隋朝古建 鄢陵乾明寺塔

乾明寺塔,在河南鄢陵老百姓的口中,多叫鄢陵塔,是一件國寶。據記載,乾明寺塔始建於隋,當時的乾明寺“磚塔高一十八層,南北各望二十里外。”寺內殿宇輝煌,香水繚繞,人頭攢動,誦聲如潮,為當時遠近聞名的佛教勝地。但這千年古塔卻在明嘉靖年間因地震而轟然倒塌,不復有存。現在看到的乾明寺塔則是明嘉靖後期在僧人和居士的廣泛化緣和捐贈下重新復建的。後經歷代整修,特別是解放後的多次修繕,才保留有現在的風貌。

隋朝古建 鄢陵乾明寺塔

如今的乾明寺塔,保留著原塔建築風格,磚結構閣樓式,十三層通高38米,每層簷下都有斗拱裝飾,瓦簷挑角,角掛鐵鈴,古樸典雅,蔚為壯觀。除了其歷史悠久外,乾明寺塔還與很多名人相關,增添了其傳奇色彩。唐代大詩人李白因受朝中權貴的讒言抵毀,對仕途心灰意冷,離長安後呈與該塔結緣,留下過精美詩篇。明朝重修該塔時驚動了汴梁周王,取得了王妃的青睞,從而慷慨解囊,為塔修建的如此宏偉奠定了基礎。解放後更有鄧小平同志邀國際友人新西蘭路易•艾黎來到鄢陵,興致勃勃地參觀了乾明寺塔,四百年古塔還為國際交流作出了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