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觀念的轉變,竟產生這麼大的影響,“中國”由此誕生了

一次觀念的轉變,竟產生這麼大的影響,“中國”由此誕生了

不久前,有個朋友在圈子裡發了個,中國是怎樣產生的問題。朋友們答案五花八門,有說是起於夏朝,理由是華夏文明的開始是從夏朝開始的;有的說是從秦朝開始的,因為秦始皇統一了中國;有的說是自1949年開始的,因為新中國成立了。看了這些,很多人覺得似乎沒毛病呀,理由也是扛扛的,挑不出什麼刺。可是呢,事實真是如此嗎?我覺得,我是很有正義感的,很有必要解釋下答案滴,不能讓大家在迷茫中一直錯下去呀。(俺熊大的臉皮可是連光頭強的字彈都無法射穿的喔)

其實,“中國”概念的生成是在商周之變開始地,這個和古人的天命觀有非常大的關係。古人不像我們現代,他們非常重視天命,認為只有天命所歸才能成為君主。商朝是由“商人”這個群體建立的,這個“商人”不是指做買賣的人,而是指商族。他們認為天命降於商人。很多人不禁會問了,這個是啥意思呢?咱們可以這樣理解,商人才算是人,商人之外都不是人。為了讓上天能夠永遠地保佑自己,商人會經常地進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祭祀當中會用到活人做祭品。

次觀念的轉變,竟產生這麼大的影響,“中國”由此誕生了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被獻祭的人從哪來的呢?從對外戰爭掠奪的羌人而來。當時所謂的羌人並不是今天所說的羌族,而是生活在商王朝西部的、除了商朝人以外的所有人,包括後來推翻了商朝的周人,差不多都被稱為羌人。

咱們可以看到,商人的這種天命觀,絕對不是普世主義的,他就沒考慮過除了商人之外的其他民族,而是一心一意地努力維持自己的優勢地位,在他們看來,這樣的歲月就靜好了。

正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商人的這種天命觀,肯定會被羌人反抗。其中,周人是最主要的一支抵抗力量,他們組織了很多苦不堪言的羌人群體來反抗商朝。反抗的時候,在周人中間有過一個觀念層面的爭論,究竟天命是降於周人還是降於周王呢?爭論的結果是,天命降於周王。

次觀念的轉變,竟產生這麼大的影響,“中國”由此誕生了

這個觀念變化太重要了。可能你看去。這似乎是把天命的載體變得狹隘了,實際上是把它變得普世了。為啥呢?如果天命是降於周人,那就和此前降於商人的套路差不多,周人想要歲月靜好,就得時刻壓制住所有不是周人的群體。這樣的話,周人商人征戰,誰勝誰敗就不好說了。因為,對於其他羌人群體來說,打完這一戰,十有八九隻不過換了個地方那我們獻祭,憑啥要跟你混啊?

而如果天命是降於周王,則周王便是天下的共主,他不僅僅要為周人主持正義,而是要為全天下人主持正義,這是一種真正的普世觀念。只有這樣,才能號令所有羌人,同心同德去打敗商朝,甚至商朝的軍隊也會臨陣倒戈,反商大業才可以成功。

次觀念的轉變,竟產生這麼大的影響,“中國”由此誕生了

正是這樣的一種觀念的改變,周王以後都是以天下共主自居,也是認為自己本身應該承擔更多責任。於是,就有了周武王所提出的“宅茲中國”,這是最早提出中國這個概念的時候。在那時,這句話主要意思是說,周王應該居住在天下的中央,也就是全世界的中央,和現代的“中國”概念有著很大的不同。這個中央不是地理意義上的,而是文明意義上的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