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殲-20還厲害?中國神祕戰機再次亮相,隱身能力超越殲-20

比殲-20還厲害?中國神秘戰機再次亮相,隱身能力超越殲-20

眾所周知,隱身戰略轟炸機因其優秀的隱身能力,是所有反隱身能力不足的國家的懸頂之劍,其威懾力往往能讓擁有國在軍事以外的領域佔據優勢。隨著技術的發展,隱身戰略轟炸機的技術如今已經逐步下放,到現在世界上已經出現了多種無人隱身攻擊機。

去年,網上出現了一張從某研發單位流出的照片。照片上的飛機打滿了馬賽克,但依然能看出來這又是一種新型的無人飛翼式飛行器。一直到最近的一屆珠海航展,人們才知道這是航天科工集團飛航導彈研究院下屬海鷹無人機公司的“天鷹”無人隱身攻擊機。而到了年末,該公司更是在網上公佈了“天鷹”無人機試飛降落的視頻。這是首個有真機試飛視頻的中國隱身飛翼式攻擊機,令人振奮!如今,出現在大眾面前的中國隱身飛翼式無人攻擊機的真機、模型數量多達四種,其他三種分別為“利劍”、“星影”、“彩虹-7”。

比殲-20還厲害?中國神秘戰機再次亮相,隱身能力超越殲-20

二戰結束後,人們為了提高轟炸機的威懾力,除了要求其需要具備更長的航程,更大的載重之外,還要有更強的突防能力。在那個還沒有精確制導武器而擁有空投核武器的時代,突防能力在轟炸機上有更重要的意義。於是,為了提高其突防能力,當時的設計師們想到的是提高轟炸機的速度或是提高轟炸機的隱蔽性。而當時的任何發動機都無法讓轟炸機得到像戰鬥機那樣的速度,於是,人們把目光投向了隱身。

1964年,《莫斯科學院無線電工程學報》發表了一篇論文,其論題是“論物理衍射理論中的邊緣波行為”。該論文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點,即物體對電磁波的反射強度與物體尺寸的關聯度遠小於其與物體外形的關聯度。這篇論文的發表人是蘇聯科學家彼得·烏菲莫切夫,他被後來的飛機設計師稱為現代隱身理論奠基人。

比殲-20還厲害?中國神秘戰機再次亮相,隱身能力超越殲-20

從此,航空界開始尋找一種完美契合這一觀點,並能用於轟炸機的氣動佈局。二戰末期的Ho-229進入了美國航空設計師們的視野。他們發現,只要將這種佈局進行一些翼身融合設計,再進行稍微的氣動修形,隨後輔以隱身塗料。這樣的一種飛機便不僅具有超遠的航程,極高的載彈量,並且還有遠超時代的優秀隱身性能。於是,威名遠播的B-2“幽靈”誕生了。

隨後,設計師們將隱身修形帶進了戰鬥機的氣動設計。但是直到今天,依然沒有任何一款戰鬥機的隱身氣動佈局可以與隱身飛翼佈局相提並論。因此,航展上的這款“天鷹”攻擊機的隱身性能將會比殲-20還要強。

比殲-20還厲害?中國神秘戰機再次亮相,隱身能力超越殲-20

從“天鷹”的展板上可以看出,這是一款翼展約為14米的大展弦比無人攻擊機,最大起飛重量約3噸,最大載重不超500公斤。這架飛機的起落架有著與其體型不相符的避震行程,且前輪使用了雙輪,不難想象,其實這是一款用於前線簡易機場的攻擊機。那麼,在未來,這樣的攻擊機便可以以與其他不同體量的無人攻擊機形成不同的戰場打擊範圍。對於軍隊武器裝備的體系化建設有很大的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