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云南白药的“保密配方”,在国外却查得到!


你可能不知道,云南白药的“保密配方”,在国外却查得到!




你可能不知道,云南白药的“保密配方”,在国外却查得到!


观澜原创插画 · 《云南白药有把保密大宝剑》


大多数人应该都或多或少听过一点云南白药的传奇故事。

坊间传说云南白药的创始人曲焕章在一次采药中,见到两条大蛇撕咬搏斗,一条斗败后,遍体是伤,气息奄奄。钻入草丛中,不久便止住血。曲焕章到那草地上认真鉴别,发现了一种创伤良药;后来粉丝越来越多,一路壮大......

妥妥的正能量传奇故事范本嘛,拍个五十集的电视剧没问题。

但估计云南白药自己也没想过,一向手持“国家保密配方”的尚方宝剑,却会被一位血液科医生送进舆论漩涡。

近日,实名认证为“三甲医院血液科执业医师”的博主 @科普医生博雅 发帖,称自己在买牙膏的时候,发现云南白药牙膏标示含有“氨甲环酸”的成分,而这是血液科医生常用的止血药,并且还是处方药。


你可能不知道,云南白药的“保密配方”,在国外却查得到!


爆料者原博

昨日,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回应称,云南白药牙膏组合使用的所有成分均符合国家和国际的相关通用规定,无违法添加成分。氨甲环酸是广泛运用于功效牙膏中的一种常用成分,目前国内外多种功效牙膏都使用了此成分。

事态发展至此,氨甲环酸的添加是否合规已然不再是舆论关注的重点。有网友发出质疑,牙膏中起作用的到底是云南白药起还是氨甲环酸?“难道云南白药牙膏是中药负责宣传,西药负责效果?”“吹得牛哄哄,东西为啥那么不自信,是不是骗人的?”

云南白药是我国著名的活血化瘀中成药,是被列入一级保护品种的药品,也是绝密级中药制剂,其处方、剂量、制法等内容长期保密,其为人所知的多是其明显的止血功效。

深受牙龈出血困扰的人群依此原理类推,云南白药放在牙膏中势必也有出色的功效。这大概也是云南白药牙膏以“止血效果”为宣传策略的逻辑所在。

云南白药也一直试图告诉消费者,是其独有配方云南白药的添加让牙膏有着宣传中的功效。云南白药天猫官方旗舰店上关于其产品的介绍中明确写着“独含云南白药活性成分,帮助减轻常见口腔问题”等字眼。



超市里,云南白药牙膏二十几块一支,绝对不算廉价牙膏品牌。云南白药多年树立的品牌形象,让不少人愿意为其金字招牌买单。

你可能不知道,云南白药的“保密配方”,在国外却查得到!


针对网友的疑问,两个问题待解。云南白药止血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将其添加在牙膏中,能否发挥其作用功效?作为一款功能性牙膏,若起作用的是一种西药成分,云南白药以其作为金字招牌的中药成分作宣传点,是否有以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之嫌?

不少网友注意到,今年来云南白药的股价已经缩水不少。以2018年5月28日的股价高点——118元/股来计算,至其9月18日停牌之时的每股70.23元,短短几个月时间,云南白药的市值已经跌去约500亿元人民币。

而牙膏业务对云南白药来说有多重要呢?

云南白药2018年半年报显示,截止2018年5月,云南白药牙膏市场份额为18.1%,在国内品牌中排名第二。根据 @每日经济新闻 的估算,在云南白药以牙膏为主的健康产品公司中,牙膏产品为其贡献了过半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国内,云南白药依旧是“国家保密配方”,但是2002年,云南白药作为“膳食补充剂”进入美国市场时,在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交的相关申请书中,明确列出了一份成分表;且在美国的药店和亚马逊商店,购买到的云南白药产品,都在说明书中标注出了具体成分。


你可能不知道,云南白药的“保密配方”,在国外却查得到!



例如云南白药酊,从成分表上看,其具体成分为田七、冰片、散瘀草、白牛胆、穿山龙、淮山药、苦良姜、老鹳草、酒精。而在国内市场,除了草乌这一毒性成分外,目前云南白药产品的其他成分仍未公布。

而在多起涉及云南白药被诉的官司,云南白药均以“国家保密配方”予以回击,且均以胜诉告终。

有媒体曾报道,2009年4月,律师赵因购买了云南白药内服,出现了胸闷等症状。同年6月再次服用云南白药,不久后开始出现口腔发麻的症状,心跳加速等症状,后经抢救脱险。

赵因认为这与她服用云南白药有关。查阅相关文献后,她发现云南白药该药处方中含有草乌,但云南白药均没有在其说明书中予以警示。于是,2009年7月,赵因在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对云南白药股份有限公司提起了侵权诉讼,认为云南白药股份有限公司侵犯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知情权,要求云南白药公司在药品说明书中标明完整处方药味。

被告云南白药称,对于原告赵因的诉讼请求,云南白药公司不予以认可。云南白药处方工艺为国家机密,赵因要求云南白药公司在说明书中公布云南白药完整处方药味属于违法要求,是一种巧立名目,想变相泄露和使用“云南白药”的秘方及工艺方法的行为。赵因也因此无法进一步举证而败诉。

2013年,云南白药被香港卫生署检出含有未标示的乌头类生物碱这一毒性成分。香港与澳门当即分别下令回收该系列药品。后来,云南白药承认其配方中含有乌头碱类物质,并称该物质通过炮制可使毒性消解或减弱。次年,云南白药称已按照要求修改相关药品说明书,标明含有草乌。

这可以算是一次迟到的纠错。不过,当云南白药再次因再次面临类似危机时,似乎仍想借助神秘主义叙事过关。@光明网评论员 在《牙膏到底含什么“药”,不该这么难说清》一文中表示,一套暧昧说辞,总有遭遇质疑的一天,万一穿帮,连带着的民族情感、文化认知都会连带着遭受冲击。因此,在产品宣传上搞模糊化处理,长远来看,绝非明智。种种说辞,必须破除模糊不清的广告口径,回归一是一、二是二的科学常识。

@澎湃新闻 也在社论中提到,中医药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经得起质疑和围观,用科学数据让人信服,不能永远指望“保密配方”包打天下。

不愿针对其药理给出具体说法的云南白药,难以消除公众这样的揣测:云南白药的保密成分,会不会既是它向公众释疑的“绊脚石”,又是它宣传盈利的“保护伞”?

也有说法认为,此次云南白药走入的连环困境,像是一场外界趁其资产重组期间实施的“阴谋”,说不清道不明的“国家保密配方”,似乎成了一个攻击点。

总之,老是把“保密”尚方宝剑请出来的云南白药,消耗着消费者的信任,也消耗着消费者对中医药的信心。什么时候云南白药敢于放下自己的大宝剑,什么时候它才能用科学覆盖其软肋。

• end •



观点流

有价值的观点在流动中聚合

观点 · 聚合 · 价值


主编 | 刘 昆

副主编 | 龚孟关

撰文 | 张 扬

※本号内容专属于光明日报 · 观澜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