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复榘会被枪毙?

秋天的红叶882


韩复榘被杀,其实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促成的,而绝非简单的在抗日战争时期不战而逃,毕竟在抗战时期,不战而逃的将领不只有韩复榘一个。



韩复榘是出身于西北军冯玉祥手下,从一个小兵一步一步做到了冯玉祥手下的13太保之一,确实还是有几把刷子。特别是在北伐战争的第二阶段,韩复榘是第一个打到北京城下的北伐将领,时人称之为“飞将”。

也许是跟在冯玉祥身边久了,耳濡目染冯玉祥的倒戈之事,在中原大战前夕,韩复榘眼见着跟着冯玉祥没啥前头,转而投靠了蒋介石。蒋介石对于韩复榘的倒戈,也是相当欢迎,立马把山东省主席的宝座送给了韩复榘。


这个山东省韩复榘的宝座,也为韩复榘的死埋下了伏笔。

韩复榘本质上是一个军阀,军阀就要有自己的军队和自己的地盘。到了山东之后,韩复榘就把山东当成自己的私人地盘,把蒋介石的人排斥出去,扩充自己的私人军队。蒋介石一直致力于消灭地方军阀,韩复榘的行为对于蒋介石来说自然是不能忍受的,两人之间的矛盾就此埋下了。

接下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张杨二人联手扣押了蒋介石。在这个关键时刻,韩复榘发表漾电,对张杨二人的行为表示支持。这一下,韩复榘与蒋介石的矛盾算是更深了。

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夕,日本人和韩复榘之间有过联系,日本人希望韩复榘当汉奸,进行华北自治,最终遭到韩复榘的拒绝。在全面抗战爆发的初期,韩复榘对于抗日也是相当上心的,和日本人进行过激烈的交火,比如说血战德州。

但是,经历了多次和日本人交火之后,韩复榘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自己的军队越打越少,而蒋介石许诺给的增援却一样没看到。甚至,蒋介石把原本许诺给韩复榘的炮兵部队也撤了,转而给了汤伯恩。在这种情况,韩复榘明白了蒋介石在借刀杀人,假借日本人之手除掉一些地方势力。



前面也说了,韩复榘是一个军阀,军队是他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根本,除了自己,韩复榘谁都不信。因此,当日本人再次进攻时,韩复榘不战而逃,以保存自己的实力。韩复榘的不战而逃行为,让日本人轻而易举的占领了山东,差点破坏了关于徐州会战的部署。当李宗仁责问韩复榘时,韩复榘振振有词的回答:南京不守,何以守泰安

本来韩复榘不战而逃的行为,已经极大的动摇了国军抗战的军心。但接下来韩复榘又作了一件事,直接让蒋介石决定处理掉他。韩复榘逃离山东后,竟然联系四川军阀刘湘,原西北军将领宋哲元,意图切断蒋介石退往四川的道路,逼迫蒋介石下野。而宋哲元听到韩复榘的建议后,吓了一跳,直接告诉了蒋介石。

蒋介石一听,也是忍无可忍,直接诱杀了韩复榘!


小镇月明


韩复榘明面上是蒋介石以“违抗军令,擅自撤退”罪名枪毙的。但是,我们大家心里都有数,不听指挥,只顾跑路的国民党将领不再少数,被这个罪名枪毙的高级军官只有他一个人,当时的汤恩伯也同样丢和河南,却得到了蒋介石的辩解。

那韩复榘为什么倒了八辈子霉被枪毙了呢?韩复榘被枪毙的真实原因是联合宋哲元、刘湘准备“和日反蒋”。

以下是宋哲元参谋长张樾亭在1960年写的回忆文章中说的话:“一日深夜,宋叫我到他住室对我说:‘韩复榘密派代表来说:刘湘令川军封闭入川之路,不让蒋介石及其部队进川。韩本人率部撤裾南阳、襄樊、汉中一带。希望我们撤守潼关以西,联名通电和日反蒋。你看这事做得做不得?’我问宋说:‘总司令以为如何?’宋说:‘不能做,做了遗臭万年。’我说:‘对’宋说:‘要严守秘密。’于是宋即一面敷衍韩的代表,一面用特密电报告蒋介石。没隔几日,蒋由汉口专车到开封召集韩复榘、宋哲元等开军事会议。”这个就已经很明确的指出了韩复渠有很明显的勾结日本人的动作。

而且,经过一次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已经很怕了,如果三者结合在一次搞出一个“武汉事变”是蒋介石不想面对的,而且韩复榘虽然前期做了很多事情,但终究是存了私心,怕自己的实力受到损害,自己的不战而走,直接导致了济南泰安的沦陷,使得黄河天险很轻易的就丢给日军,这个是很明面的事情,不管于公于私都要做,杀鸡儆猴,警示了国民党高官不要和韩复榘一样和日军走的过近和不听指挥,而且收获了民心,一举多得,蒋介石这么做不亏。


梦里芸汐


抗战爆发时,韩复榘担任山东省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一职。韩复榘部下辖孙桐萱第十二军和曹福林第五十五军,驻扎在山东境内,归第五战区李宗仁指挥。据李宗仁在回忆录中透露,韩复榘部训练和装备都还差强人意,不过是否服从命令拼死作战,却大成问题。当时李宗仁已得到情报,韩复榘曾派遣代表赴平津活动,有与日军妥协的意图。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左)与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在台儿庄

日军占领平津后,韩复榘即派人与日本华北派遣军总司令秘密联络,希望日军不要进犯鲁境;而日方则希望韩复榘宣布山东独立,正式下水当汉奸。双方意图相距甚远,最后没有谈拢。

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

李宗仁到徐州视事后,看到韩氏摇摆不定,于是亲自赴济南一行,与韩复榘作竟夕之谈。在李宗仁说服下,韩复榘认识到抗战是长期的,但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军民,也认识到汉奸当不得。但韩复榘目光短浅,他还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当前第一要务是保存实力。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韩复榘选择了不战而退。1937年12月23日,日军由青城、济阳渡过黄河;27日进入济南;31日攻陷泰安;1月5日进入济宁;日军沿津浦路长驱直入,致使我方门户大开。韩复榘不顾李宗仁一再命令,竟然率部脱离津浦路,向鲁西撤退。

蒋介石闻讯极为震惊,1月中旬,统帅部命令一、五战区师长以上将领到归德召开军事会议,蒋介石亲自参加。1月11日会议召开,蒋介石与副总参谋长白崇禧等统帅部高层主持。散会后众人纷纷离去,刘峙对韩复榘说:“韩总司令请留步。”刘指着会议室内的几名便衣卫士说:“请韩总随他们去。”韩复榘知道事情不妙,脸色发青,低头而去。

当天下午,蒋介石召集李宗仁、白崇禧、程潜三人开会,征求对韩氏的处理意见。蒋介石和程潜主张严办,李宗仁、白崇禧虽然未发一言,但其意不言自明。

不久,韩复榘在武汉被处决。随即《中央日报》公开发布韩复榘罪状:1、违抗命令,擅自撤退;2、按兵不动,拥兵自保;3、勾结日寇,阴谋独立;4、收缴民枪;5、纵兵殃民;6、派销鸦片;7、破坏司法独立;8、擅征和截留国家税款,破坏税制;9、侵吞国防经费;10、扰乱金融。

韩复榘与妻子之墓

多年以后,韩复榘的顶头上司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虽未经过军法审判,然此事(指枪毙韩复榘)确使抗战阵营中精神为之一振。”


民国年间那些事


1938年1月,原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在武汉被国民政府军委会组织军事法庭审判处决。这是中日开战以来第一个被军法处死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韩复渠出生于河北霸州,早年闯关东认识了冯玉祥,因为写的一笔好字,加之人也比较伶俐,深的冯玉祥喜欢,官也越做越大,西北军把他和孙连仲、石友三等人并称冯玉祥旗下“十三太保”。

要说冯玉祥对他有知遇之恩,韩复渠应该涌泉相报,但自做了河南省主席以后,韩复渠就打起了自立为王的主意,1929年韩复榘与石友三联名发电,表示“维持和平,拥护中央”,接受了蒋介石任命的第三路军总指挥。彻底背叛冯玉祥。

反水后的韩复渠在中原大战中表现卖力,缴足了投名状,大哥蒋介石对他的表现也十分满意,1930年委任韩复渠做山东省主席,韩复渠由此开启了对山东长达八年的统治。平心而论,韩复渠这个主席在山东做的还不错,他大力推行“清乡”、“剿匪”、“澄清吏治”、“乡村建设”、“新生活运动”等运动;对发展地方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也十分重视,山东在他的治下小日子过的还比较滋润。

但也正因为如此,韩复渠的野心越来越大,不仅大力扩充地方势力,还截留中央税款,俨然有割据一方的势头,发展到后来他竟然明目张胆的支持张学良扣押蒋介石,与蒋介石的矛盾也越来越深。

抗战开始以后,韩复榘被委任为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指挥山东军事,承担黄河防务。刚开始韩复渠也和日本鬼子装模作样打了几仗,但后来一看势头不对,立马动起了歪心思,据戴笠获得的情报,韩复渠居然与日本大特务土肥原贤二暗通款曲,打算在日本占领山东后,成立汉奸政府,由韩复渠继续担任山东汉奸政府的主席。1937年日军大举进攻山东,韩复渠为了保存实力,竟然不战而退,完全放弃山东,面对第五战区长官李宗仁要他死守泰安的命令,韩复渠鸟都不鸟,直接带兵开溜。

此时蒋介石已经对韩复渠动了杀心,但抗战危机关头,韩复渠手下到底还有不少兵马,蒋介石只能先按住,但接下来,韩复渠生动演绎了什么叫做不作死就不会死。

据宋哲元参谋长张樾亭会议,撤出山东的韩复渠见国内抗日形势不利,密电四川军阀刘湘以及29军军长宋哲元,希望刘湘堵住蒋介石撤退四川的道路,然后自己率部堵住南阳、襄樊、汉中一带,宋哲元撤守潼关以西,联合日本鬼子灭掉蒋介石。

刘湘和宋哲元虽然和蒋介石关系都不咋地,但在民族大义面前断然拒绝,不仅如此,正在武汉督战的刘湘直接把密电给了蒋介石。

西安事变以后的蒋介石对下属反水十分忌讳,而韩复渠不仅不抗日,还想着投敌,无异于自寻死路。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以召开军事会议为借口,把韩复渠骗到开封扣押,随后秘密押到武汉,短暂审判之后在武昌就地处决。据说审判过程中韩复渠一言不发,只是微笑,不知道当时他心里在想什么。

韩复渠被抓以后,还有不少人为他说清,尤其是早年好友孙连仲更是到处托人,但蒋介石早已打定主意,一点余地都没有。韩复渠想做吕布,蒋介石可不是刘备,只能说恶人自有恶人磨,死的不冤枉。



日慕乡关


韩复榘自己作死以致被蒋介石枪毙,怨不得人。

韩复榘曾是冯玉祥麾下“十三太保”之一,可算是深得冯玉祥的重用,可能是因为跟着冯玉祥的时间久了,也学会了冯玉祥的“绝招”——临阵倒戈,所以在冯玉祥和蒋介石开打之前,韩复榘便倒了冯玉祥的戈,投靠了蒋介石。

当然,当时倒戈的也不止韩复榘一人。

1929年5月,韩复榘与石友三同时背叛冯玉祥,投入蒋介石的阵营。1930年9月,即被任命为山东省政府主席,一直到被枪毙。

蒋介石真心想让韩复榘当这个山东省主席吗?恐怕不然,只是当时为了拉拢韩复榘以削弱冯玉祥,蒋介石不得不给韩复榘一个好处。当时两人能够“勾结”,是因为蒋介石想削弱冯玉祥,韩复榘则想通过蒋介石让自己往上爬,所以两人的结合,说到底只是利益所至,是一个权宜之计。所以,蒋介石在收拾了冯玉祥以后,肯定不想让韩复榘继续以独立的状态存在于他的眼皮底下,只是一直没有好的办法,毕竟韩复榘手里也有枪。

实际上,当时与韩复榘同在山东的还有一个刘珍年,韩复榘主政山东以后便一直想要除了刘珍年。1932年,韩复榘在没有得到蒋介石同意的情况下,便对刘珍年发起了进攻。蒋介石听到消息以后震怒不已,据说当时蒋曾向韩要两个团,韩没有给,可是韩这边没给,那边就和刘珍年打了起来,蒋介石能不发怒么?发怒的蒋介石决定要发兵讨伐韩复榘,只是后来在张学良等人的调停下,又因局势不稳,最后只能放弃了这个想法。但是,蒋与韩的矛盾自然也就越发尖锐了。

韩复榘自己在心里也想当一个军阀,也多有驱逐蒋介石在山东安插的人的行为,所以他和蒋介石的矛盾注定是不可调和的。

1937年日本人制造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卢沟桥事变爆发没多久后,日军又马不停蹄地向山东进军,此时的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五战区副司令、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将会怎么抉择呢?

韩复榘被称为“逃跑将军”,被视为一枪不跑丢弃了山东,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在日军攻打德州的时候,韩复榘曾亲自率军奔赴济阳督战,与日军打了一场遭遇战,他自己也差点折在了济阳。

当时蒋介石让韩复榘守住黄河防线,韩因此向蒋要了炮兵团。当时李宗仁也想要这个炮兵团,韩复榘没有给,可见李宗仁作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在韩复榘这里也讨不到面子,韩、李两人或也因此开始交恶。不过,让韩没想到的是在日军逼近黄河的时候,蒋又突然将炮兵团调走了,韩复榘气得大骂:“蒋叫我们在山东死守黄河,抵住日军,原说派重兵炮支持的,到快用的时候,忽然抽调走了。他们不守南京,却叫我们死守济南,叫我们用步枪跟日军拼么?”

这事蒋介石做得厚道吗?当然不厚道,说白了蒋介石也是想让韩复榘当炮灰,让日军消耗韩复榘的实力,以后好收拾。

由此可见,韩复榘最终决定不守山东,选择撤军,除了他自己想要保存自己的实力以外,和蒋介石调走炮兵以及不守南京也有关系,你蒋介石可以不守南京,我韩复榘凭什么不能不守济南、不守山东?

后来,在韩复榘撤到泰安的时候,李宗仁要求他守住泰安以配合即将开始的会战,但是他却怒怼李宗仁:“南京不守,何守泰安!”

这一下,韩复榘在已经得罪蒋介石的情况下,又将李宗仁给彻底得罪了。

1938年1月,蒋介石在河南开封召开军事会议,韩复榘作为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五战区副司令、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自然也不能不去,只是韩复榘没想到的是,这个会议将会要了他的命。当时参加会议的人是不被允许携枪进入会场的,所以韩复榘的枪也被卸了。在会上,蒋介石向韩复榘发难:“我问韩主席,你不发一枪,从黄河北岸,一再向后撤退,继而放弃济南、泰安,使后方动摇,这个责任,应当是你负担!”

可是谁也没想到,韩复榘竟然会对着蒋介石的枪口撞上去:“山东丢失是我应负的责任,南京丢失是谁负的责任呢?”

这话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吗?当然不能,放弃南京是当时国府高层达成的共识,所有人都有这个默契,但是说到底放弃首都不是件光彩事。可是韩复榘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谁负责?蒋介石、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陈诚这些人谁能跑得掉?

所以说韩复榘的一句话,让他几乎得罪了所有人!这也是没有人为他说情的原因。

韩复榘最后被枪毙,当然少不了蒋介石公报私仇的原因,但是他在战场上逃跑也是事实,一个集团军总司令在战场上当了“逃跑将军”会对军心产生怎样的影响?

所以,蒋介石枪毙韩复榘是没有错的,韩复榘死得也不冤,谁让他自己当这个出头鸟呢?

韩复榘保存实力,蒋介石消灭异己,实则皆是私利重于国利,说到底也是一丘之貉。


吾与吾国


在抗战时期,他不但是第一个被军法处死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而且还是按军法处死的军衔、军阶最高的国民党军将领。那么,他到底是谁,为何被处死,还有他到底冤不冤枉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事情的来龙去脉。

他就是韩复榘,他也曾是一员猛将,曾为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在北伐战争期间,他是率军第一个打到北京城下的北伐将领,有“飞将军”之称。中原大战的时候,他脱离冯玉祥投靠了蒋介石,后来他成了山东省主席,一边整顿吏治,发展经济、教育、文化以及农村建设等事业,一边对抗蒋介石的中央政府,当时的山东处于半独立状态,他俨然成了“山东王”。

我们不得不承认韩复榘也曾经抗过日,绝非是个孬种,只是他在民族大义面前,有太多的小九九了。1937年,韩复榘断然拒绝了日本人的“华北五省自治”计划。在全面抗战爆发后,韩复榘也曾亲自在第一线指挥,进行了夜袭桑园车站、血战德州、坚守临邑、济阳遭遇战、徒骇河之战、济南战役、夜袭大汶口等战役。因此,韩复榘的部队也是损失较大,光德州血战他的三个师就损失过半。后来,再加上蒋介石调走了许诺给支援他的中央重炮旅,导致战场形势恶化,最后韩复榘为了保存实力,擅自撤离山东战场,弃守了黄河防线,致使日军长驱直入。



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以在开封开会为名将韩复榘诱捕。1938年1月19日,国民党组成高等军法会审,宣布了韩复榘“违抗命令,擅自撤退”等十大罪名,并且革除了他的所有职位。而在1月24日,他就被军统特务秘密处决。那么,这个韩复榘到底冤不冤枉呢?



说实话,韩复榘作为军人不战而退,该死。但是蒋介石在这件事情上也不地道,也有自己的小九九。首先是蒋介石一边下令韩复榘坚守济南,另一边却出尔反尔将承诺支援韩复榘的重炮旅给调走了,这也太不地道了,简直就是在釜底抽薪,难免不让韩复榘怀疑老蒋在借机消灭异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老蒋是在逼韩复榘撤退。二是厚此薄彼,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汤恩伯的部队溃败,38座城池被敌攻陷,损兵20多万,事后,蒋介石也就给了一个撤职留任,后来更是不了了之了。而韩复榘直接就是枪毙,有对比才有伤害呀!

总之,韩复榘之所以被介石枪毙,“违抗命令,擅自撤退”只是借口,而一韩复榘直跟蒋介石不对付,企图联合四川的刘湘反蒋,这才是蒋介石非要枪毙他的主要原因。各位,你们说呢?


密探零零发


韩复榘之死,只能说没搞清楚情况,在国家存亡之际,还打着小九九,蒋介石不杀你杀谁?

韩复榘祖籍湖北,后面迁到了河北霸州。家里条件一般,所以走了很多人的老路闯关东,加入了北洋军,在冯玉祥手下当兵。因为以前读过私塾,所以识点字,就被冯玉祥留在身边,晋升之路就此打开,跟石友三这些成为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

冯玉祥手下的很多将领都有一个绝活,骑墙,一看势头不对就换边,特别的滑头。这个韩复榘的走位也是非常飘忽,来回摇摆,一会投靠蒋介石,一会又回到冯玉祥的身边。到了抗战之前,他已经是山东省主席,第三集团军总司令。

在这期间,韩复榘明是蒋介石手下的大将,但其实是拥兵自重,属于军阀之类的人物。

在张学良搞西安事变时,韩复榘通电支持张学良,所以跟蒋介石的关系一向不好。

可以说,蒋介石也是有心收拾这位反骨仔,但一直没有好的机会跟借口。到了日本人打进来,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到了抗战全面爆发后,蒋介石打了淞沪会战,原本是吸引日本到长江一线来。可是,日本人回马一枪,跑到了华北平原。

为什么呢?

因为华北空了,驻守山东的韩复榘拉着自己的队伍跑了,拱手把自己的防区让给了日本。

为什么呢?这里面也有一点原因,蒋介石让韩复榘守黄河,答应调一批大炮过去。可是,等韩复榘退到黄河一线,结果并没有什么大炮。

韩复榘一琢磨,这不是蒋介石要清除异已,借日本人的手消灭我吧。

感觉不对劲,韩复榘就把自己的队伍拉走了,这跟张学良一样,也是保存实力。

但时势不同了,那时候只是东三省,这时是全国之存亡。而且这会蒋介石刚在淞沪会战中把自己的精锐全拉了出去,损失严重。

中央军都拼了,你一杂牌军想保存实力?(此处应该有江浙沪三字经)

蒋介石就有杀韩复榘的心了,而且他也感觉有必要立下威,当时各地都是地方军,都是军阀,如果大家都是这样,想着保存实力,那中国还不得亡国。

就拿韩复榘开刀!

为了杀韩复榘,蒋介石也是想了一个办法,把韩复榘叫到徐州开会。

韩复榘也不怕,他也没想到蒋介石起了杀心,而且徐州离他的军队近。可是来了之后,接到通知,改了会议地点,开封。

这一下,韩复榘嗅到了一些危险,川军大佬刘湘给他通风报信,说你别来,来了就麻烦了。不过,李宗仁打包票,说你跟老蒋就是有点误会,大家开个会,把话说开就行了。

韩复榘就来了,来的时候,处处是关卡。

第一道关卡把韩复榘的车队给拦住了。

又一道关卡把韩复榘的贴身侍卫给拦下来。

最后,开会前,又让大家把枪上交。韩复榘一看别人都交了啊,也没多想,就把配枪也上交了。

到了开会的时候,韩复榘这才知道,这就是一个专门批他的会,蒋介石问:“今天我问韩主席:你不发一枪,从山东黄河北岸,一再向后撤退,继而放弃济南、泰安,使后方动摇,这个责任应当是由谁来负?”

韩复榘不怕死,反问一句:“山东丢失是我应负的责任,南京丢失该谁负责任呢?”

这个听起来有点道理,其实没道理,南京守卫战,那是打败了,你这是直接跑路啊。

两人就吵了起来,这时候,蒋介石心腹刘崎出来打圆场,说先休息一下。

韩复榘被刘崎拉到一个车上,一进去,里面有两个人,分别是戴笠和龚仙舫。

军统大哥大都出动了,就此把韩复榘抓了起来,然后送到武汉审判,给他判了十大罪,死刑 是跑不掉啦。

韩复榘没有出席,最后执刑也是由军统的特务下手,还打黑枪,从后面开了一枪,没打中。

韩复榘很生气,说:你有本事打我的胸!

打胸就打胸,数枪下来,韩复榘就归西了。

韩复榘这一杀作用还是挺大的,地方军都知道抗日不是儿戏,再玩老一套是不行的。接下来,桂系、西北军、川军三军合力,拿下了抗战的第一大捷台儿庄大捷。

韩复榘就算为抗日祭旗了吧。


脑洞历史观


韩复渠从一个小兵到将军,最后乃至成为一方诸侯“山东王”,这和他努力分不开的。他从19岁闯关东自谋生路,后投军冯玉祥,由于作战勇猛被冯赏识,之后成为了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由此说,冯玉祥对韩复渠有知遇之恩。

但是,在乱世民国,“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1928年,韩复渠和冯玉祥产生了矛盾,据说冯玉祥打了韩复渠一耳光,当时韩复渠是河南省主席,韩在众人面前有点挂不住脸,所以带着手下弃冯投靠了蒋介石。



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蒋介石任命韩复渠为第三路军总指挥。开赴山东,同时任命他为山东省主席,韩复渠开始了对山东长达八年的统治。

蒋介石对韩复渠在山东“割据”很忌惮,害怕尾大不掉,于是在财政上限制他,不给他拨款。韩复渠以牙怀牙,打击和排挤蒋介石的亲信,蒋、韩之间的关系产生裂痕。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时。韩复渠率先通电支持二人做法。无疑使蒋、韩的矛盾进一步升级。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韩复渠奉蒋之命指挥山东军事,刚开始韩确实奋力抵抗日军的进攻,但国军装备,兵员素质比日本军队悬殊太大,韩复渠部队损失严重。加之蒋介石把韩的炮兵调走配备给了蒋的嫡系部队。韩复渠心想这是老蒋公报私仇,借刀杀人。于是韩复渠为了保存实力,不战而放弃省会济南,同时下令焚毁省政府、进德会等,名曰“焦土抗战”,实施坚壁清野。

当日军进入山东地界时,李宗仁电令韩复渠要凭借泰山屏障,死守泰安,韩复榘回电:“南京不守,何守泰安。”李宗仁大怒,将韩电转给蒋介石,指韩复榘不听指挥,蒋阅后极为愤怒。

韩复渠有自己的打算,他不战而退,主动放弃黄河泰山天险,是为了保存嫡系部队的实力。本来预计可守数周的黄河防线,被韩复渠几日就弃守了。这让蒋介石大怒。另据情报透露,韩复渠同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秘密联络,企图共同发动反蒋运动。韩复榘的这些行为使蒋介石下定铲除他的决心。(韩复渠不顾民族大义,该杀)



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在河南省政府召开高级将领机密军事会议,韩复渠也在应邀之列,韩到了会议室,随即被蒋的特务拿下。

1938年1月19日,国民党组成高等军法庭,何应钦任审判长,鹿钟麟、何成任审判长官,贾焕臣任军法官。然而,在审讯中,韩复榘拒不认罪,只昂着头微笑,一句也不答复,也不请求宽恕。不过零口供并不妨碍判他有罪。

1938年1月24日,韩复渠被军统特务枪杀在武昌市平阅路33号内院一座小楼上。后韩的部下埋葬了韩复渠。


秉烛读春秋


收到统帅部固守泰安的电令韩复渠回电反讥,南京尚且不守,区区泰安怎么守得住?后来他接连放弃阵地,甚至有率部开往其他战区的企图,面对上峰责问,韩竟然回答说全面抗战,何分彼此?在哪都一样。

怕死的人往往死的最早,不作死就不会死,这两句话用来送给山东省主席、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渠再合适不过了。

他的被处决,虽然有蒋介石拿他的头提振军纪、鼓舞士气的考虑,更多的是他必须要为基本等于将整个山东送给了日军买单,死的不算冤枉,这是主因。

此外,韩复渠在天时、地利、人和全都丢尽的情况下,他的死也是必然,这是次因。

所谓丢掉天时,即是南面的南京、北面的太原全都沦陷的情况下,腰部的山东就显得异常重要,韩复渠竟然这么轻易的就丢了,必然要付出代价

丢就算了,关键韩复渠丢山东的方式太消极了。对于重镇济南,他只留下一个师进行防御,其他部队全部退往泰安。

结果他走几天后济南就被日军占领,丢济南后的第四天,他又撤出原本应该好好打一场防御战的泰安逃往大汶口,接着又丢掉了济宁。

这时候的蒋介石因为丢城失地,面对着国内外极大的舆论压力,腰部山东丢后津浦路一旦被日军打通,南北战场就衔接起来,中国的抗战局面就异常严峻。

可以说韩复渠的消极抗战,正撞在了枪口上。

所谓丢掉地利,主要指老巢山东沦陷后,韩复渠就成了无本之木,走出势力范围的他就成为了砧板上的鱼肉

事实上,蒋介石也正是以在开封召开第一、第五战区军事会议的名义,通知韩复渠与会,然后将其拿下送往武汉审讯法办。


通过调虎离山,韩复渠连一点反抗余地没有就被搞定了。

所谓丢掉人和,就是说韩复渠把该得罪的大佬都得罪了,人人欲惩办他而后快

韩复渠在西安事变后曾通电支持张杨,这么大的事儿,你说这口气蒋介石能不能咽下?

再者,韩复渠的地盘曾归属冯玉祥的第六战区,可他对这位失势的西北军老长官极度不尊重,命令也不听,你说他出事的时候冯玉祥会不会救他?

还有,后来划归第五战区的韩复渠,对李宗仁让其死守汶上、济宁以确保郑州、徐州安全的命令置若罔闻,直接率部下撤离战场。

最后再补充一点,蒋介石曾下过这样的死命令:任何军事主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擅自撤离自己所属战区前往其他战区,违者杀无赦。

这一点,韩复渠又踩了红线。所以说,他的被处决,一点都不让人意外。


欢迎交流,请关注@司马砸光


司马砸光


韩复榘被枪毙,完全是他咎由自取的,怨不得任何人。

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借口在开封召集北方将领会议,邀请韩复榘到达会议上,并且将他逮捕,押解到汉口。在1月24日,蒋介石以韩复榘“违抗命令,擅自撤退”的罪名将其处决。至此,这个在山东统治近八年的“山东王”韩复榘,了结了他的一生。

那么身为一代军阀,按理说应该是拥兵自重,他怎么会被蒋介石处死了呢?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韩复榘于1890年出生在河北霸县,在1910年进入冯玉祥部当兵,在冯玉祥的营中,他崭露锋芒,从一开始的小兵,一直升到营长,成为了冯玉祥的亲信,当时韩复榘与石友三、孙良诚、孙连仲、刘汝明等人,一起并称为“十三太保”。

韩复榘是个摇摆不定的人,简而言之,就是谁比较强大,他就去投靠谁。韩复榘曾经两次背叛冯玉祥,第一次投靠了阎锡山,第二次投靠了蒋介石。虽然这都与当时的格局有关,但也改变不了韩复榘经常“易帜”的形象。

从1930年9月起,韩复榘在蒋介石的任命下,担任起了山东省政府主席。在那个军阀割据的时代,韩复榘本身又有兵权,很快他就掌握了山东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山东王”

韩复榘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这山东省政府主席虽然是国民政府给他封的,但他却把山东当成了他自己的地盘。他非常害怕蒋介石有一天,把他这个职位撤下来,或者时常插手山东的事物,因此他做了不少小动作。

比如他曾经两次利用当地的土匪,截留国民政府的税收。说到这里,就稍微提一下,民国时期山东的土匪很是生猛,有两位土匪的名气非常大,一是劫火车的孙美瑶,二是被称为民国第一悍匪的刘黑七。

韩复榘在位期间,基本上不怎么剿匪,而是对这些土匪进行招抚,顺道再利用这些土匪,做些打击老蒋的事情来,他还培养过杀手去暗杀国民党党部负责人。

如果光是他跟蒋介石的个人矛盾也就算了,关键是他把这种矛盾看的太重,连在大是大非面前也分不清了。

在1935年左右,随着华北地区的形势转变,韩复榘在蒋介石和日本侵略者中间左右摇摆,他一方面利用日本的势力,阻止蒋介石的国民军进入到山东,一方面又不想被人骂成汉奸,拒绝日本让他参加“华北自治”的邀请。

这些小伎俩,自然逃不过蒋介石的眼睛,不过那时候蒋介石应该也不在乎,毕竟韩复榘明面上还是得听国民政府的,哪个手底有兵的军阀,还没点小心思呢?

真正激怒蒋介石的,还是在“西安事变”之后,韩复榘通电全国,公开对张学良和杨虎城表示支持,并且准备派兵袭击何应钦攻陕的中央军后路。韩复榘的这个举动,让蒋介石决定拿他开刀。

抗日战争爆发后,好在韩复榘还有那么一点民族大义,没有投靠日本人。但他却在日本侵占山东的时候,怀疑蒋介石要借抗日为名,从而消灭他的部队。

所以他只派少数部队与日军周旋,随后便率领大部队撤退,将山东省拱手让出。蒋介石退出南京,到达武汉,准备进入四川的时候。韩复榘又与刘湘密谋,企图封闭入川道路,并且派人联络宋哲元,三人联合倒蒋。

结果这一策划被宋哲元密报给了蒋介石,所以蒋介石下决心要杀掉韩复榘。这也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韩复榘的死,完全是他咎由自取的。

消极抗日、拱手将山东让给日本人、又要杀蒋介石,这哪一项罪名,都足以让他身首异处了,而且一旦他倒蒋成功,国民党势必会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到时候日本趁乱而入,更容易侵略我国。

有人说蒋介石杀韩复榘,完全是杀鸡儆猴,或许有这么一点,但韩复榘真正触碰到了蒋介石的底线,所以他不得不死,即便没有猴子,他也得被枪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