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韩复榘在山东是如何剿匪的?

安琪儿露露


关于韩复榘的传说一直有很多,热度也一直不减,但是纵横发现一个问题,有那么一小撮人连张宗昌和韩复榘都没分清楚,两个人虽然都主政山东好几年,写诗的那个是张宗昌,韩复榘的轶事也很多,并不比张宗昌差。

韩复榘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有一次开会的时候说,“没来的请举手!”想来也十分搞笑。

在这里纵横就不分析韩复榘的轶事,专门和大家探讨一下韩复榘是如何在山东剿匪的。

山东土匪匪患在民国时期到底有多严重

山东自古多响马,这是古代就有的老话,响马就是劫道的土匪,《隋唐演义》中的好汉,很多都是山东人;《水浒传》中的山东梁山泊更是匪窝,连朝廷都奈何不得,可见,土匪是山东的历史文化啊。

到了民国时期,山东成为全国匪患最严重的省份。从1921年到1935年这14年间,也就是张宗昌和韩复榘统治前后,山东近五分之四的辖区内都有土匪活动,成规模的土匪武装更是多大370多股,这些土匪成为阻碍山东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山东的发展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张宗昌统治时期,因为张宗昌本身就是土匪出身,吏治腐败,土匪势力更加猖獗,好好的一个山东已经成为土匪的天堂。

(张宗昌)

当时山东有名的土匪简直是多如牛毛,巨匪刘黑七部人数最多时达上万人。

这里举例介绍一下号称民国第一悍匪的孙美瑶,在抱犊崮落草为寇,人数最多时多达七八千人,1923年孙美瑶率部制造了临城劫车案,绑了很多洋人,最后惊动北洋政府,曹锟给了孙美瑶一个旅的番号才摆平此事,可见山东土匪的嚣张程度,敢直接和中央政府叫板,有意思的是,北洋政府还妥协了。

到韩复榘主政山东之前,光有名的土匪就多达数十人,民国的山东号称是“平地高山,遍地皆匪。”

韩复榘是如何在山东剿匪的?

韩复榘主政山东之后,为山东的治理也下了一番功夫。

首先一点,土匪严重最根本的问题并不是土匪,而是这个社会出了问题,贪腐腐败,官匪勾结永远是土匪等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在剿匪的同时,韩复榘大力整顿吏治。

韩复榘采取的是重典治吏,他规定,凡是山东政府的公务人员,只要贪污超过伍佰元以上就枪毙。

为什么这个金额是五百元呢?纵横认为是跟民初时期袁世凯制定的超过一千元就枪毙相比较吧!袁世凯下令超过贪赃超过一千元就枪毙后,真的就把当时原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北京市市长王治馨给毙了,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韩复榘此举,明显意在敲山震虎,为了整顿吏治,韩复榘经常“微服私访”搞突击检查,山东107个县,韩复榘上任一年,就抓起来55个,法制之严格可见一般。

只有肃清了干部队伍,才能更好的去剿匪。

韩复榘的剿匪策略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清乡剿匪”,小股土匪由地方警务自己处理,大股土匪则派出正规军前去收拾,有的时候韩复榘亲自去负责剿匪,可见对剿匪的重视程度。

为了剿匪,韩复榘专门制定《守城剿匪办法》,如果境内出现土匪活动,要求各县县长和警长“务要亲督民团副大队长、公安局长调拨团队进剿”,“务于 48小时以内率队到达,不得借故延宕或作壁上观”。

为了调动地方官员剿匪的积极性,除了剿匪不力要受到惩罚外,韩复榘还提出了考核办法,将剿匪成绩作为考核官员的重要标准,简单来说,剿匪不下力的,可能会丢官,剿匪剿得好的会升官。

山东土匪横行,根源是匪藏于民间,老百姓平时为农,年景不好的时候就为匪,想要彻底根治很困难,但是韩复榘采取了“管制枪械刀具”的办法,韩复榘规定民间枪支一律定级造册做上标记,控制民间枪械的数量,尤其禁止民间私自制造枪械。

在考察地方官员贪污的时候,韩复榘创造性的建立了高级侦探队,在剿匪时,韩复榘创建了“特别侦探队”,利用收编来的土匪,前去侦查土匪的实际情况。

除了上述这些策略外,韩复榘在剿匪中成立的民团更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民团跟保甲制度有一定的关联,韩复榘为了剿匪,组织民团配合军队进行剿匪。

对于抓捕的土匪,韩复榘也绝不心慈手软,只要是案件坐实,一律枪毙。

经过韩复榘多管齐下的铁腕剿匪,到1936年山东匪患基本彻底剿除。

韩复榘虽然是军阀出身,在抗日过程中也有消极抵抗之嫌,其治理山东的过程也有很多不妥之处,但是客观来说,韩复榘主政山东这几年,山东整体发展水平还是不错的。


史论纵横


韩复榘这个人,在历史上评价挺低的,一来他跟“倒戈将军”石友三是好友,并且一起倒来倒去的。二来日本占领山东后,他的不抵抗主义,另后人们对他骂声不断。

不过韩复榘在治理山东上面,倒是值得赞誉的。

韩复榘主政山东之后,提出了“澄清吏治”、“根本清乡”、“严禁毒品”、“普及教育”四项施政方针,并且在执行上力度极大。

比如韩复榘给公务人员规定了严格的工作时间,并且规定省府机关每周进行三次早会,并且实行点名制度,如果点名时还有人未到,必定受其惩罚。



韩复榘是个时间观念很重的人,有一次他事先没打招呼,就到了济南市政府点名。结果上班铃打过了,大部分人都没有准时上班。韩复榘一气之下,直接解散了济南市政府,市长被撤职,职员被解雇,直到半年之后才重组济南市政府。

还有一次他视察到某县,他按照规定的时间去参加县政府的早会。结果有位科长首先到场,而县长却因故迟到。韩复榘当场就把科长升为县长,将县长贬为科长。

虽然韩复榘的出发点是好的,不过这次却闹了个笑话。原来这位科长是在赌场打了一夜麻将,第二天一早直接从赌场到县政府的。从此以后这个县,就流传了一夜赌博赢来了县长的笑话。



韩复榘上任后不久,就发现了山东境内匪情严重。韩复榘在就任初期,还是非常具有民族大义的。他曾经对着士兵说:“国家纵不能由我而治,亦不能由我而乱;国耻纵不能由我而雪,亦不能由我而增。”

于是他先后颁布了《守城剿匪办法》以及各种剿匪奖惩办法,并且亲自任清乡督办和清乡总局局长。鲁南抱犊崮山区是土匪活动猖獗之地,韩复榘亲自赴剿匪前线,一个半月,剿灭土匪数千人。

民国期间全国各地都饱受匪患之苦,但能真心去剿匪的军阀真没几个,韩复榘在关于剿匪的这个话题上,又积极又用心,可谓是给其他军阀竖起了一个标杆。

然而山东有一巨匪,名唤刘桂棠,因为他跟其他土匪结拜时排行老七,人又长得黑,所以又叫刘黑七。刘黑七在山东盘踞了29年,其为匪之长,祸害之广,手段之残忍,性格之狡猾,可谓是民国数万匪首之首,称为民国第一巨匪也不为过。

韩复榘老早就注意到了刘黑七这个巨匪,然而刘黑七不仅狡猾异常,而且人强马壮。要知道韩复榘刚到山东就任时,也就三万多人马。而刘黑七势力最强时,居然也有三万多人马。

韩复榘曾经派兵征剿刘黑七,但效果甚微,于是改征剿为招安,但刘黑七过惯了土匪生活,哪受得了军中的条条框框?于是被招安不到半年,就反了出去,还去河北挖了韩复榘的祖坟。

两年之后(1934年),刘黑七又聚了两万多人马,重新回到山东为匪。韩复榘新仇旧恨一起算账,不仅派了大批部队,还附有4架飞机追剿。刘黑七不敌,土匪们连死带跑,没多久就剩下4000人。韩复榘步步紧逼,在诸城与刘黑七匪部血战20昼夜,把刘黑七彻底打垮。

不过刘黑七并没有被擒,而是抛下残匪,带着几个亲随到了天津日租界养伤。刘黑七的匪首能力还真不是盖的,伤好之后召集旧部,不到半年就聚了三千多人,结果在1936年被宋哲元剿灭。1938年刘黑七竟然又聚了三千多人,继续在山东为匪。直到1943年才被我军剿灭,不过那个时候他的老对头韩复榘,早已经被蒋介石枪毙了。


再说回韩复榘,当初刘黑七逃往天津之际,韩复榘自觉旷日持久,损耗巨大,却没能抓住刘黑七,于是向南京政府递送辞呈,蒋介石再三挽留,韩复榘这才消除辞意。在一次剿匪会议上,韩复榘声泪俱下的说道:“究竟我们还想不想干?”其部署无不动容、为之感动。

凭良心讲,韩复榘的历史名声虽然不太好,但他在剿匪和治理山东的上面,可谓是不遗余力。并且他还治军有道,是军阀中少有的文武双全的模范。

韩复榘对于不对平日里的训教,强调学科、术科并重,除了正常的军事训练之外,还有大刀劈砍、拳术武功等。韩复榘反对训练中照本宣科,他说:“书本上的知识拿到社会上去应用是很难恰当的,必须实事求是地埋头去做,才会有相当效果。”

他还经常把部队军官叫到济南当年执导,比如1932年8月31日,他对军官这样要求:

第一,遇有公务,必须认真,不能瞻徇情面;第二,国家设官分职,阶级虽有高下,而各人均有应负之责,不过阶级高者应多负责任多做事,阶级低者须尽职,不可放任;第三,须任劳任怨。

尽管韩复榘有历史污点,但是从他对山东的治理、对土匪的清剿、对军士们的培养来看,他的很多地方还是值得为人称道的。


进而读史


1930年中原大战后,蒋介石为了笼络人心,任命冯玉祥麾下大将韩复榘为山东省主席。


山东自古多响马,比如隋唐时期的程咬金、秦琼等,北宋时期的梁山好汉。到了民国时期,山东的匪患更为严重,所以韩复榘想治理好山东,剿匪就成了头等大事。

当时山东境内有107个县,竟然有84个县都有大股土匪盘踞。这些土匪中,百人以上的土匪武装就有380多股,其中最知名的孙美瑶、张鸣九和刘黑七这三股土匪,孙、张部人数各几千人,而刘黑七部则高达上万人。

面对严峻的剿匪局面,韩复榘成立了剿匪司令部,自己亲任总指挥,各县县长实行责任制,并组建民团,军民合力剿匪。

随后颁发《剿匪守则》和《枪支管理条例》,剿匪有功者赏,不力者罚。民间私造、贩卖和修理枪支者,从重处罚。


韩复榘剿匪实行剿抚并用,对投降、归顺的土匪,进行奖励,并将他们改编成特别侦探队,由韩复榘本人亲自指挥。

剿匪行动开始前,韩复榘电令各军:“获匪一律枪毙,通匪一律枪毙,凡捕俘匪首领者赏洋五千元。”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后在政府军和民团的强力围剿下,仅两年多时间,山东境内土匪武装除刘黑七部基本被肃清。

对最大的土匪武装刘黑七部,韩复榘首先实行了招抚,可刘黑七为人十分奸诈,他领了韩复榘的枪支、钱粮后,继续为非作歹。


韩复榘大怒,亲率大军围剿,打的刘黑七损失惨重,然后退出山东,流窜到河北一带。

刘黑七在路过韩复榘河北老家时,还掘了韩复榘的祖坟。后来抗战爆发,刘黑七投靠了日本人,当了汉奸,直到1943年,八路军剿匪时,才击毙了刘黑七。

韩复榘主政山东,肃清了匪患,山东人民也得以过上了几年太平日子。当时《大公报》也对韩复榘剿匪功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躬自督策”、“不但是为地方除害,且为国家纾莫大之隐患”。




花木童说史


老衲我祖上,跟韩复渠有血海深仇……

话说山东响马四川贼,小偷小摸出安徽!大家不要喷,都是民间说法,老衲也是道听途说,没有地域黑的意思!

不过山东响马、强盗、土匪多,这是不争的事实。

老衲祖上自明太祖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被迫移民到山东也有六百多年,虽不是名门之后,祖上也没有为非作歹之人,嘉庆、道光年间还出了个本地首富,置办土地十八顷,店铺若干!祖坟地的松树林就有30亩,都是一搂粗的柏树!

但是民国年间我的一个太爷爷出现了!据说是身高八尺、貌比潘安、虎背蜂腰、飞檐走壁、骑马射箭百发百中!

老衲不知道他是不是也得罪了“高太尉”式的人物,但是他上山入伙当了响马倒是真的!

也曾骑马跨枪、耀武扬威、横行乡里!

话说韩复渠主政山东,做了省主席,鉴于山东匪患严重,新官上任三把火,老韩首先从剿匪开始,借剿匪之名,剪除异几巩固统治,站在乱世时期统治阶级的立场,也合情合理!

没多久,老韩军队围困山东枣庄北,最高山抱犊崮,我太爷爷被捕,押解济南关押。

太奶奶得到消息,托人四处打探!最后省里放话出来,拿出三千大洋,可以放人!

这三千大洋在如今相当于三百万,那时已经家道中落,根本就凑不出来,太奶奶四处游说,东拼西凑还是不够,最后盯上了30亩坟地里的柏树!

我的太爷爷他们弟兄几个,死活不同意卖那一搂粗的柏树。

这个太奶奶也是个有匪性的婆娘,召集太爷爷的小弟们,把其他几个太爷爷一起关了起来,硬是把30亩一搂粗的柏树全部伐卖了!

凑够了钱就租了一辆马车去了济南,到省政府去领人!

钱交完了,人也领出来了,不过!是死人!据说抬出来的时候,太爷爷的血还是热的!

太奶奶险些自杀,被随从劝住,哭着一路,把太爷爷拉了回来安葬!

老韩这个龟儿子,也是土匪套路,虽然乱世用重典,但是要钱还要命,就不地道了!跟土匪绑架撕票有何区别?

太奶奶和太爷爷有一个儿子,解放后还死了,她从此未嫁,这算不算是爱情?

一直活到1995年,九十多岁才走,小时候带着我们玩,她喜欢一边喝酒,一边抽烟,还一边给我们讲故事……




英雄本色无怨无悔



由于韩复榘在抗战期间违抗军令,擅离职守,被蒋介石枪毙,加上之前背叛冯玉祥,导致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很低,其实在韩复榘主政山东近八年的时间里,还是做过很多利国利民的事的。其中,在山东境内剿匪,就是一个值得赞扬的事。


民国时期,匪患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滋生了土匪的疯长,其中山东匪患最为严重,在1923年在山东境内发生的“孙美瑶临城劫车案”更是震惊世界。


1930年末韩复榘开始主政山东,为了巩固自己在山东的统治地位,建立一个独立王国,韩复榘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就有针对剿匪的条款。



一、积极动员军队、地方政府和老百姓,要求同心协力肃清匪患;

二、加强剿匪意识;

三、当地政府剿匪成绩与政绩挂钩,不合格者辞职走人;

四、招安土匪;

五、加强民间枪支管理;

六、训练地方民团,提升战斗力;

七、韩复榘亲自指挥军队围剿土匪。


而当时山东鲁南地区有三股较大势力的土匪,分别是孙美瑶,有土匪3000人左右,盘踞在抱犊崮附近;尹土贵,3000人,占据蒙山;王百川,2000千人左右,占据良崮。在韩复榘强势介入下,经过三年时间清剿,这三大土匪瞬间灰飞烟灭,尸横遍野,鲁南匪患彻底缴清。



而当时山东排名第一的土匪叫刘黑七,在全国来说都很有名气。在1934年3月,韩复榘又亲率军队前去围剿,面对装备精良的政府军,刘黑七也是损兵折将、一路溃逃,最终只身一人逃到了天津租借,再也没有什么作为。


韩复榘清剿土匪,利国利民,使百姓安居乐业,乃是大功一件。在其他方面,韩复榘做的也不错,是一位相当有作为的政客。可由于在政治上与蒋介石的明争暗斗,导致韩复榘最终难逃一死,对他的评价自然也是极度丑化的。


对此,你觉得韩复榘是一位合格的省主席吗?欢迎留言评论。


历史局中人


看待民国军阀韩复榘应当功过两分开,他抗日不力被惩办罪有应得,但其剿匪、扫毒的功绩却不该抹杀。

韩复榘1930年9月主政山东时,土匪问题已十分严峻。据《民国山东通志》记载,当时山东在全国范围内都堪称匪患“重灾区”,股匪四处横行,少则几十上百人,多者达数千之众。惯匪刘黑七(原名刘桂堂)所辖匪众最多时竟有3万多人,其流窜鲁、冀、豫各省为非作歹长达29年,所到之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给当地百姓造成巨大伤害。

韩复榘出于巩固自身统治需要,对剿匪颇为重视,并为此采取了“清乡”战术。具体来讲,就是划分区域,各县境内小股土匪由当地县长(兼民团大队长)率民团、县警察、联庄会剿灭,大股土匪则派遣正规军在各地民团配合下加以扫荡。必要时,韩复榘也会亲自出马,上阵督剿。

1934年追剿山东头号悍匪刘黑七所部时,韩复榘调集了5个师的正规军和大批民团参战,在济南-泰安-济宁一线严密布防。刘匪多系骑兵,飘忽不定,一昼夜就能跑出去100多公里。为此,韩复榘亲临前线督阵,用2列铁甲车封堵铁路桥对面山口以防刘匪流窜进山,还用飞机撒《劝告书》瓦解匪帮。

但刘黑七所部悍匪十分狡猾、顽固,竟然从包围圈中溜走并逃回沂蒙山老巢。韩复榘遂重新调整部署,又电请南京政府派舰队封锁海岸线,并派飞机助战。

尽管刘匪处处挨打,损失惨重,最后仅剩不到百人,刘黑七也身上多处负伤(4颗牙被打碎),但这家伙狡诈多端,最后还是乔装打扮走海路逃往天津。直到1943年11月,已投靠日寇当了汉奸的刘黑七才被八路军鲁南军区消灭。

或许有人会问,那年头兵荒马乱、官场腐败,韩复榘如何调动起大小官员的剿匪积极性呢?方法也很简单,就是颁行各种奖惩法令,将剿匪与政绩考核、官员升迁直接挂钩。这招确实管用,为保住头上“红顶子”乃至趁机升官发财,山东全省官员一下子来了热情。特别是各县组建、训练和直接掌握的民团在剿匪过程中很是卖力。

比如1932年4月下旬,鲁南民团、沂水民团在配合运启昌旅围剿土匪头子石增福的战斗中表现出色,穷追猛打,还断了匪徒的粮道,最终迫使走投无路、困守鸡山的石匪残部投降。紧接着,鲁南民团又夜袭李鹏均匪帮,激战5小时全歼200多名土匪。

为此,韩复榘专门召开大会表彰鲁南民团,并赏大洋1000元。史载,类似这样的新闻报道在当时的山东官方报纸上经常能见到,说明韩复榘“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剿匪策略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

为切断土匪武器来源,韩复榘又下令在全省范围内核验民间藏枪,要求民间枪支一律呈交所在县府核验后烙印并发给持枪许可证,同时严禁民间私造军火,严禁铁厂、铁匠作坊私修枪械,违者严惩。

需要说明的是,韩复榘主政期间建立的警务系统,也在剿匪过程中出力很大。比如1934年6至8月,为营救被土匪劫持的英国商船“顺天轮”号(载有中外乘客97人),韩复榘属下沿海各县警察局不仅昼夜派出巡逻船在海上缉查,还在匪徒将人质用渔船转移到安上后严密搜查、追击,最终于8月下旬说服匪首放人投降。

韩复榘还“以毒攻毒”,收编土匪刘耀庭部组建了隶属警务系统的“特别侦探队”,利用其对土匪活动规律、行事作风的熟悉进行剿匪,同样取得不错战绩。

治乱世须用重典。对于十恶不赦、屡教不改的顽匪,韩复榘一律严惩不贷,他在省政府每逢周三、周六下午专门开庭审问盗匪、烟毒案件,不论轻重,只要案情属实就判处死刑。

在韩复榘厉行剿匪的高压态势下,到1936年山东匪患基本绝迹,其中莘县、夏津县的县长、警察局长,还因为辖区内“实现6个月未发生一起匪患”而得到省政府记功嘉奖。也正因为如此,韩复榘主政时期被认为是民国年间山东最为承平的阶段。


网言军事


民国历史波涛汹涌,群魔乱舞,在近现代史的大舞台上,韩复榘这个名字未必为人熟知,可是如果提到冯玉祥和他手下的“十三太保”,相比多数读者能够恍然大悟。北伐战争时,韩向方第一个打到北京城下,可谓是国民军的第一急先锋,甚至被当世之人成为“飞将军”,竟能与西汉名将李广齐名。他后来叛冯投蒋,在中原大战中抵抗晋军,为蒋介石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主政山东后,他发誓要把当时的山东变为古代的齐国,励精图治,大力改革,一度使山东的发展状况盛极一时。后来却因为抗日战争与蒋介石发生分歧,被蒋介石诱杀,下场十分凄惨。


山东故称齐鲁大地,大禹分九州时称青州,春秋战国时为姜太公封地齐国所在地,作为当时临海的主要大国,进而垄断了盐业,使得当时的齐国富甲天下。山东物华天宝、地灵人杰,拥有人间仙境蓬莱和五岳之首泰山,刘公岛、沂蒙山也是山东的著名旅游景点,这里不仅有传承千年的孔林孔庙,也是李清照和辛弃疾的故乡,这里不仅有大明湖和趵突泉代表的济南泉文化,更有着青岛的碧海蓝天。

但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东的匪患相当猖獗,这其中以鲁南地区最为严重,当时仅临沂一个地区,土匪便多达50余伙。山东全境100多个县域,其中80多个县都有土匪盘踞,这么多的土匪当然是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用提衣能蔽体食能果腹,甚至朝不保夕都是常有之事。


1930年9月5日,韩复榘受蒋介石任命,正式成为山东省政府主席,在他主政山东的七年间,为了实现“变鲁为齐”的志向,韩复榘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政策。

政治方面:施政纲领之明确列出“剿匪清乡”,并定期向军队、地方和百姓训令布告,以期同心协力肃清匪患。并且制订《守城剿匪办法》、《山东省民团剿匪奖惩办法》等规定,要求各级部队、官员、民团等严格执行。在剿匪一事上赏罚分明,并将其作为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内容。


军事方面:制定《验枪办法十条》,加强对非法持枪的管理力度。对于民间私自持有枪支的数量、样式都做了明确限制。此外,严禁民间私造军火,严禁铁工厂私修枪械,违者即严加惩处。

社会方面:组织民团、联庄会等地方武装,培养民众自治、自卫能力,县级长官要按时下乡,召集民众讲演剿灭办法,以期弭患于无形。为拔除土匪窝藏地点,把剿匪与“清乡”结合起来。韩复榘自任鲁豫清乡督办兼山东省清乡总局局长,在开封设督办署,在济南设山东省清乡总局,在土匪活动的重点地区设立清乡司令部。


此外,为对付土匪,采取“以匪制匪”的特殊办法,重用熟悉土匪的“降匪”组成“特别侦探队”,以侦探土匪行踪,这成为了剿匪的利器。“特侦队”下设两个大队,以“降匪”刘耀庭、张步云为两队队长,直接受第三路军总部领导,实际是韩亲自指挥。

韩复榘对土匪的清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安定了地方社会。然而随着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局混乱,战事频繁,山东各地的土匪又死灰复燃,重新为祸地方。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土匪问题才真正得以解决。

而韩复榘本人在之后的1938年,因为参谋处把他的牢骚话通过电报发给了李宗仁,间接传到了蒋介石的耳朵里,被扣上了主动放弃抵抗致使山东沦陷的帽子,进而被蒋介石一步步诱捕、诱杀。


历史本来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成者王侯败者贼,历史有的时候仁慈,能让你流芳千古,历史有的时候残忍,能让你悔不当初。还是以唐代诗人曹松的《己亥岁二首》作结吧: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平均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唯恋无名


韩复渠这个人,历史上对他误会挺深的,比如说他大老粗没文化,韩复渠确实没接受过正规教育,但读过9年私塾,参军前在县衙里当笔帖,写得一手好字,在部队里能打仗又有文化才被冯玉祥器重,成为西北军13太保之一。

图为山东省主席韩复渠。

侯宝林相声大师曾有个作品叫《关公战秦琼》,讲的是当年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渠要为父亲做寿,吵着要看《关公战秦琼》,三国的关羽和唐朝的秦琼差着400年,不可能战在一起,所以是用来讽刺韩复渠的作品。但真实情况是这个老段子讲的是山东省主席张宗昌,不是韩复渠,另外韩复渠的父亲1925年就去世了,韩复渠是1930年才任山东省主席的。

为誉为中国哈佛的齐鲁大学。

1929年蒋桂战争时期,韩复渠脱离西北军投靠蒋介石,1930年中原大战时奉蒋介石之命开拔山东,从此任山东省主席长达8年之久。主政山东期间,韩复渠最注重教育,比如提高经费,学生人数翻了3倍等;特别是狠抓土匪和吸毒。

民国时期的土匪绑票。

韩复渠军人出身,有着爱憎分明的性格,他最恨土匪和贩毒的人,土匪是抓一个枪毙一个,一个都活不了,贩毒也是逮一个杀一个,吸毒的第一次被抓罚款戒毒,第二次被抓直接枪毙。当时山东匪患严重,107个县城竟有84个县有匪患,剿匪也是韩复渠上任后的四项任务之一。

民国时期的土匪。

推出《剿匪办法》,全省组建民团防匪,不抵抗严惩,抵抗有功奖赏;全省民间枪支检查备案,非法枪支没收,严禁私造军火,举报有奖,抓住严惩;全省清乡行动,各地用地毯式方式剿匪,并在匪患严重地区设置军事据点,举报土匪者有重奖;收编大土匪,用大土匪去收拾各地土匪。1934年剿灭山东最大土匪刘黑七时,韩复渠动用了中央的飞机,可见剿匪力度和决心,所以不到5年山东境内匪患基本平息。


图文绘历史


1930年9月5日,南京政府决定任命韩复榘为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终于得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但是他主鲁后的统治并不稳固,除了要与蒋、张和胶东的刘珍年等各方周旋外,还要对付各股土匪。众所周知,当时因为政局不稳,匪患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山东则是“重灾区”,境内107个县中有80多个县盘踞着土匪,势力大的土匪就有近四百股。

韩复榘为了巩固自己在山东的统治,在军事、政治等方面上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当时南京政府只准韩复榘部编成两个甲种师,一个乙种师和一个手枪团,并一律划为地方部队,可是韩复榘根本不听中央命令,还另外扩编了两个师和一个旅及四路民团。这些扩编的部队大部分是韩复榘收编的土匪,他采用“以匪制匪”的办法,对于投降的土匪予以优待,然后用他们去对付那些顽固的土匪。

对付小股土匪,韩复榘将采用剿匪与清乡结合的政策,要求地方警务联合党政机关及百姓,同心协力消灭土匪,为此他制定了《守城剿匪办法》等政策,全省各县组建了防匪民团,当土匪入境时,地方长官不得撤退,必须合力围剿,剿匪不力者给予处罚。除此之外,韩复榘还整顿吏治,严打官匪勾结现象。为了进一步消除匪患,韩复榘还加强私有枪支管理,严禁民间私造军火。

对付大股土匪,韩复榘则亲自率部围剿,如鲁南地区的孙美崧、尹土贵等部,他们常年盘踞在鲁南的各个山区,无恶不作,有的甚至发展到了好几千人,韩复榘决定扫清匪窝,亲自督战,将这些大大小小的土匪全部包围,不到一个月,这些土匪悉数被歼,1932年2月,韩复榘在鲁南设立了清乡办事处,到了次年1月,鲁南地区的土匪残余势力基本被消灭。

其实韩复榘剿匪最大的一次行动是围剿匪首刘黑七部,这件事还惊动了老蒋。刘黑七是华北七省的巨匪,他长期周旋于各个军阀势力之间,甚至还从老蒋那里骗过粮饷装备,他们平时烧杀抢掠,为害一方。在1931年韩复榘大力剿匪之时,刘黑七率部投降韩复榘,可他不听调遣,居然率部逃往河北、察哈尔省等地,在此期间他还投奔过日伪,不过后面又流窜回到了山东,老蒋命令韩复榘一定要将刘黑七部消灭干净,从1934年3月下旬开始,刘黑七所部就与韩复榘部展开激战,不过刘匪骑兵多,且强悍顽固,虽然被韩部击溃,但是大部分逃走了,后面韩复榘派大军追击残匪,老蒋还派出了飞机支援,经过一个多月才将这股残匪歼灭,但匪首刘黑七只身逃往天津租借,这让韩复榘赶到非常遗憾。

刘黑七部被消灭后,山东的匪患算是彻底被消除了。韩复榘虽然在抗战时期有消极抵抗之嫌,但他在主政山东时期确实为山东做了不少贡献。然而在日军占领山东后,山东的土匪又多了起来,知道新中国建立,山东的土匪问题才被彻底解决。


兵说


地处中原,两面环海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山东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时期的山东也不例外。自民国成立以来,一直到中原大战爆发,山东始终没有形成稳固的军阀统治。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山东省,也从没有形成一个拥有巨大影响力的鲁系军阀。

民国土匪剧照

虽然出身于奉系军阀的第一任“山东王”张宗昌曾统治山东数年之久,但是,不学无术的“狗肉将军”统治下的山东,与军阀混战时的山东并没有什么两样,反倒由于他的盘剥,山东人民的苦难更为严重。

也因此,在中原大战之前,山东各地军阀肆虐、土匪横行、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自古就以响马著称的山东土匪,在民国时期更是蜂拥四起,多如牛毛。再加上被北伐大军击溃的张宗昌数十万直鲁联军溃兵,大部分都溃散在山东各地,落草为寇,使得山东的匪患更为严重。

民国山东地图

当时的山东土匪,不但祸及山东本地居民,甚至还将“影响力”扩至中国乃至海外。曾劫持数十位洋人、轰动全球的临城劫车案,就是盘踞在抱犊崮地区的山东巨匪孙美瑶所做。

其后,山东土匪们还曾效仿临城劫车案,在山东沿海劫持了英国商船顺天轮号,再次劫持数名外国人,又一次轰动全国。而拥匪数万,祸及北方十多个省份的巨匪刘黑七,更是“大名鼎鼎”。

在这种局面之下,如果不将山东多如牛毛的土匪剿灭干净,任何一方势力都无法对山东进行有效的统治。而山东王韩复榘,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主政山东的。

韩复榘

1930年9月5日,为了酬谢在中原大战中倒戈一击,出力甚巨的原西北军大将韩复榘,蒋介石将其任命为山东省政府主席。早就对拥有自己的地盘儿渴望已久的韩复榘无比兴奋。然而,他高兴劲儿还没过,就发现了自己的地盘面临着无以复加的匪患问题。

无论是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还是希望为国家和民族做一些事情,剿匪都势在必行。再加上贫苦人出身、深知匪患对于百姓祸患之大,韩复榘决定集结全省驻军和民团军,彻底剿灭山东的土匪。

韩复榘

我们形容土匪,常常使用“聚啸山林”的字眼,原因很简单:因为土匪毕竟是乌合之众,虽然手段残忍,但大多数都没有什么军事训练可言,如果对上正规军,大都不是对手。因此,他们往往选择地势险要的山地盘踞。

而民国时期的山东土匪,主要盘踞在三处:一处是以抱犊崮、蒙山为重点的鲁南山区土匪;一处是鲁东莱州湾各县山区土匪;一处则是鲁西南山区匪患。这三处,大大小小的匪帮数量难以数计,土匪总人数更超过数十万。

土匪剧照

剿匪工作绝不是一蹴而就,更不可能速战速决。因为土匪盘踞当地日久,他们对于当地的地形十分了解。老行伍出身、深知用兵之道的韩复榘选择先多厚少,先易后难,决定首先动用主力部队将大股土匪消灭。

集结全部兵力后,在韩复渠的亲自率领下,剿匪大军先后横扫了鲁南、鲁西南和鲁东山区,将盘踞于此地的大股土匪,如拥有3000多匪众的孙美菘匪帮、王百川匪帮、张黑脸、王子明、徐荣章、刘世楠等土匪相继剿灭。这些罪大恶极的土匪匪首在被俘虏以后,也在被审讯后一一处决。

山东抱犊崮

而对于人数很少、却更为灵活的小股土匪,韩复榘则充分利用同样熟悉当地情况的民团。从1931年刚刚就任山东省政府主席没多久开始,一直到1935年,用了4年之久的时间,韩复榘才将山东匪患基本肃清。也从这时候起,山东才真正有了建设和发展的可行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