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抑或蔡京,不必爭論不休,看過他們的高清作品再說話

蔡襄抑或蔡京,不必爭論不休,看過他們的高清作品再說話

蔡襄尺牘《謝郎帖》

自從宋代書壇有了“宋四家”的提法,便爭論不休,延至今日,尚無定論。書法行家們公認宋代書法以“蘇(軾)黃(庭堅)米(芾)蔡(?)”四人的成就最高。

蔡襄抑或蔡京,不必爭論不休,看過他們的高清作品再說話

蔡襄尺牘《謝郎帖》局部一

既是公論,自當確有所指。但這個“蔡”為何人,有兩種說法:蔡襄或者蔡京。其實蔡襄抑或蔡京,不必爭論不休,看過他們的高清作品再說話。

蔡襄抑或蔡京,不必爭論不休,看過他們的高清作品再說話

蔡襄尺牘《謝郎帖》局部二

無怪乎人們要將蔡襄、蔡京並提,此二人確實關係密切,不僅是堂兄弟,而且都工於書法,聲名甚顯。蔡襄年長蔡京35歲,成名自然早得多。

古人論書,兼論其人。蔡襄、蔡京兩人的書法高下姑且不論,單就其人品而言,便大相徑庭。蔡襄為人忠直,為官清廉,頗有政聲;而蔡京四為宰相,貪贓枉法,排除異己,留下千古罵名。

蔡襄抑或蔡京,不必爭論不休,看過他們的高清作品再說話

蔡襄尺牘《謝郎帖》局部三

二人人品高下懸殊過甚,在評判其書法時,有人便以此製造出話題,以至爭論至今。宋史對蔡襄的書法讚譽有加,稱:“襄工於書,為當時第一,仁宗尤愛之,制元舅隴西王碑文命書之”。

蔡襄抑或蔡京,不必爭論不休,看過他們的高清作品再說話

蔡襄《扈從帖》

蘇軾、黃庭堅對其書法均深為讚許,蘇東坡稱:“君謨(蔡襄字君謨)天資既高,積學至深,心手相應,變化無窮,遂為本朝第一。”黃庭堅贊曰:“君謨真行簡札甚秀麗,能入永興之室。”而蔡京雖也有擅書之名,卻絕無如此高的評價。

蔡襄抑或蔡京,不必爭論不休,看過他們的高清作品再說話

蔡襄《澄心堂帖》

由此而觀之,當初的“蘇黃米蔡”之蔡,當屬蔡襄無疑,這也是關於“宋四家”的主流說法。但明代有人拿兩人的人品說事。

蔡襄抑或蔡京,不必爭論不休,看過他們的高清作品再說話

蔡襄《陶生帖》之一

他們認為:蔡襄書風保守,循“二王”規矩,不敢逾雷池一步;而蔡京的書法具有創新性,氣勢開張,更符合宋代尚意的書風。就書法的藝術性而言,蔡京高於蔡襄。因此“蘇黃米蔡”之蔡,本指蔡京,全因他人品低劣,為人所不齒,故而易為蔡襄了。

蔡襄抑或蔡京,不必爭論不休,看過他們的高清作品再說話

蔡襄《陶生帖》之二

他們以此例告誡後人:人品高尚乃是第一等的要事,否則,即便書法精湛如蔡京之高,仍不免被書藝不濟但為人忠誠的蔡襄所替代。此論看似褒揚蔡襄忠君愛民,貶斥蔡京奸惡不法。實則對蔡襄的書法評價極不公允,有故意貶低之意。

蔡襄抑或蔡京,不必爭論不休,看過他們的高清作品再說話

蔡襄《陶生帖》之三

到了清代,書壇尊碑抑帖之風大盛,對繩墨“二王”的蔡襄更是看不順眼。便將“襄、京”之爭又抬出來,放言“蘇黃米蔡”之蔡定為蔡京,即便其人品低劣,但不絕應因人廢字。一時之間,以京易襄之議甚為喧囂。

蔡襄抑或蔡京,不必爭論不休,看過他們的高清作品再說話

蔡京書法之一

平心而論,蔡襄書法風流蘊藉,精氣內斂,既有這樣的優點,便不免於拘束內含,自然不可能做到氣勢開張,氣魄宏大。內斂與開張互為矛盾,只能選其一。

蔡襄抑或蔡京,不必爭論不休,看過他們的高清作品再說話

蔡京書法之二

蔡襄將含蓄之風寫到了很高的境界,而且繼承“二王”書法,臻於精妙之境。而蔡京的書法風格與蔡襄相反,而且不以傳統為唯一遵循,也達到了較高水平,但究其藝術高度,絕不可與蔡襄相提並論。在他們那個時代已有定論。在此,小編將二人書法精心整理,看過這些作品,蔡襄抑或蔡京,不必爭論不休,不論人品,單就書法而論,水平高下也是顯而易見的。

蔡襄抑或蔡京,不必爭論不休,看過他們的高清作品再說話

蔡京書法之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