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寶寶患五種常見病症狀及護理

冬季到來,氣候嚴寒,寶寶的抵抗力下降,各種疾病趁機來搗亂。想要及時預防?先要了解冬季常見病,有哪些~怎麼預防呢?

1·流感

雖然一年四季都會發生感冒,但秋冬季常為流感高發期。由於傳播力強,常成地方性流行,有嚴格季節性,北方多發生在冬季,南方多發生在冬季和夏季。流感的發病與流行速度較快,主要表現為寶寶突發高熱、頭痛、全身痠痛、乏力、咳嗽、咽痛、乾咳、眼結膜充血、流淚,低幼寶寶還可誘發嚴重的高熱驚厥等。

冬季寶寶患五種常見病症狀及護理

流行季節少帶寶寶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和病人集中的地方診病。加強身體鍛鍊,適當進行戶外活動,不宜過多;並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用冷水洗手洗臉,增加耐寒能力;居室每日開窗數次,通風換氣。有流行疫情時,最好不要去托幼機構。

家庭護理方案

父母要讓患病的寶寶臥床休息,要注意多喝開水補充水分。

如果體溫很高(超過38.5℃)可以吃一些退燒藥。嬰幼兒服用退熱藥時家長應慎重,應按醫囑進行,不要自行喂藥。

患感冒體力消耗很大,因此不能因為寶寶精神好些就放任他到處亂

注意保持寶寶的口腔衛生,哺乳寶寶若因鼻塞影響吃奶,可以在哺乳前用麻黃素點鼻。

2·凍瘡

凍瘡發生於寒冷的時候,它是冬天常常在戶外玩耍,或到戶外沒有注意做防寒防護的寶寶容易發生的一種皮膚病。當身體較長時間處於低溫和潮溼刺激時,就會使體表的血管發生痙攣,血液流量因此減少,造成組織缺血缺氧,細胞受到損傷,尤其是肢體遠端血液循環較差的部位,如腳趾。

冬季寶寶患五種常見病症狀及護理

寶寶凍瘡主要發生於肢體遠端血液循環不良的部位:手指、手背、腳趾、腳跟、腳邊緣、腳背、耳輪、耳垂、面頰。被凍傷的部位一開始充血發紅,形成暗紅色的斑,並伴有腫脹、疼痛、發癢,尤其是一遇到熱時,又癢又脹十分不舒服。如果未能及時控制病變,暗紅色的斑逐漸變成暗紫色,腫脹更為明顯,嚴重者出現水泡。水泡可能會破潰,形成潰瘍面,這時,疼痛加重。通常,凍瘡會癒合得很慢,一直等到天氣暖和時才能好轉。

家庭護理方案

當寶寶要去戶外時,一定要注意給寶寶保暖是否得當,如衣服是否防寒,特別是經常暴露的部位,可適當的塗抹護膚油以保護皮膚。

預防凍瘡,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暖,寒冷的時候也讓寶寶在戶外玩耍時間過長,也不要玩久坐不動的遊戲。經常按摩手、腳、面部、耳朵,年齡越小及體質虛弱的寶寶更要加以注意。

衣服要寬鬆,最好是蓬鬆的棉服或羽絨服;穿棉鞋一定不要太小,否則將會影響腳部的血液循環而易發生凍傷;襪子要吸汗並及時更換,以免因潮溼凍傷腳。

寶寶患了凍瘡要及時治療,沒有破潰時在紅腫疼痛處塗抹凍瘡軟膏或維生素E軟膏,也可請中醫開一些草藥煎洗。

用茄子幹煎湯浸泡寶寶易發生凍瘡部位,經過多次浸洗可有效防止凍瘡發生及復發。

當有水泡和水泡破潰形成潰瘍面時,應及時就醫處理,父母應避免處理不當加重病變而使合併症發生。

3·口角炎

冬季空氣乾燥、寒冷、多風。一方面,皮脂腺分泌下降導致嘴唇失去潤滑,容易出現乾裂。而孩子的嘴唇黏膜更薄,易出現乾裂和疼痛;另一方面,嘴唇乾裂不適,孩子會下意識去舔,以期通過唾液來緩解乾燥疼痛,但頻繁舔嘴角反而會越舔越乾燥,甚至出現乾裂、出血等情況。這便是口角炎。

家長應當在平時吃飯的過程中

冬季寶寶患五種常見病症狀及護理

教育寶寶不要挑食偏食,並在孩子的食譜中適當添加核黃素豐富的食物、蔬菜和瓜果,如粗糧、豆製品、魚類、大棗、紅白蘿蔔、大白菜、西紅柿、香蕉、梨等。

有的孩子除了愛舔口唇外,還喜歡咬手指、咬異物,這樣容易將唾液、細菌或微生物帶至口角裂口中,引起細菌感染,加重口角的炎症。

家庭護理方案

發現孩子口唇發乾時,可塗少許硼砂甘油、潤唇膏或食用油,防止乾裂發生,並服用維生素B2,每日3次,每次1-2片。如果已經糜爛發炎,可用75%的酒精或0.2%的碘伏塗口角,每日2次。

當孩子出現口角炎後,家長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外用含抗生素的軟膏,每天塗抹嘴角兩三次;也可外塗魚肝油、橄欖油,同時給孩子多喝水。此外,如果孩子口角創面結痂,千萬不要撕掉幹痂,應讓其自愈後脫落。

4·支氣管炎、肺炎

支氣管炎和肺炎由細菌或病毒、支原體、衣原體和病菌引起,是小寶寶的一種主要常見病,尤其是嬰幼兒時期。多發生於冬春寒冷季節及氣候突變時,寶寶患病後免疫力不持久,容易再次感染。孩子有發熱、咳嗽、鼻翼扇動、煩躁不安等,有時可伴有嘔吐、腹瀉。嚴重時會呼吸困難、口鼻周發紺、甚至心衰等。

家庭護理

1、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遵醫囑按時服藥;

2、創造適宜的家庭環境(溫度、溼度、通風、採光等);

3、保證患兒安靜,儘量避免哭鬧;

4、翻身拍背(幫助寶寶排出分泌物);

5、注意保暖(使體溫維持在36.5℃左右);

6、多飲水;保證營養充足,少量多餐;

7、做好寶寶的退熱護理。

5·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傳播途徑主要經消化道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粘膜皰疹液而感染。

先出現發燒症狀,手心、腳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口腔粘膜出現皰疹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

冬季寶寶患五種常見病症狀及護理

流行期間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外出歸來要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經常清洗消毒。

護理

如果孩子確診,一定要告知幼兒所在班級,這樣能防止病毒進一步傳播。感染後注意隔離。手足口病會在一週左右自愈,不需要過分擔心。注意多次少量飲水,可以適當吃冰涼、鬆軟的食物。家裡的玩具餐具都要消毒,注意房間通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