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李忱為何要裝瘋賣傻36年?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十三年,那他為何要裝瘋賣傻36年?

李忱原名李怡,是憲宗的庶出兒子,被封為光王。李忱從小就不受寵,無人注目,常常落落寡歡、呆滯木訥,終日不發一言。成人以後,這種情況愈發嚴重。

唐宣宗李忱為何要裝瘋賣傻36年?

有一次,文宗皇帝宴請諸王,席間歡笑不斷,唯獨光王悶聲不響,文宗拿他開涮說:“誰能讓光叔開口說話,朕重重有賞!”於是諸王對他百般戲謔。可他始終都像一根木頭,甚至連嘴角都不動一下。看著他那模樣,文宗在一旁笑得前仰後合,眾人也鬨堂大笑。李炎剛才戲弄光王的時候也很起勁,卻忽然止住了笑容,他忽然在想: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場合都不為所動,如果不是愚不可及,那就是深不可測!

李炎登基之後,多年前對光王的感覺始終揮之不去,越來越覺得,身邊留著這麼一個“深不可測”的人,遲早是個禍害!他讓四名內侍綁架光王,關進永巷,然後又捆得像個肉粽一樣扔進宮廁。而內侍仇公武趁人不注意,偷偷把奄奄一息的光王撈了出來,神不知鬼不覺地運出了宮。

唐宣宗李忱為何要裝瘋賣傻36年?

會昌六年春天,唐武宗李炎病危,他的幾個兒子都還年幼,帝國沒有儲君,朝野上下人心惶惶。這時,光王出人意料地回到了長安,他是宦官仇公武等人帶回來的,因為宦官們需要一個傀儡。

這一年暮春,光王李怡成了“皇太叔”,而且改名李忱。然而,接下來的日子,李忱忽然變得無比陌生。他神色威嚴,目光從容,言談舉止沉著有力,決斷政務有條不紊,看上去和從前判若兩人!隱忍了大半生的他,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就把所有重要的李黨成員全部貶出了朝廷,同時迅速拔擢了一批新人,可以看出宣宗李忱駕馭百官的智術、心機和手腕遠非前幾任天子可比。直到此時,仇公武才恍然大悟。自己處心積慮所做的這一切,只是替李忱做了一回嫁衣!

唐宣宗李忱為何要裝瘋賣傻36年?

歷史也給予了李忱很高的評價,說他明察沉斷,從諫如流,惠愛民物,後世稱之為“小太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