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將公主賜給狀元,狀元寧死不從,宰相說8個字,狀元乖乖就範

在古代想做官,除了靠關係或砸錢,就只剩下科舉考試這一條路了。很多寒門子弟,多年來埋頭苦讀聖賢書,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金榜題名,高中狀元光宗耀祖。或許是受到電視劇和文學作品的影響,導致人們會將狀元與駙馬聯繫在一起,認為高中狀元后,迎娶公主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實際上,有據可查的“狀元駙馬”只有一位,就是唐朝的鄭顥。

皇帝將公主賜給狀元,狀元寧死不從,宰相說8個字,狀元乖乖就範

當時皇帝將年輕貌美的公主賜婚於鄭顥,他卻死活不願意。這可是無數男人的夢想,娶了公主就相當於成了皇帝的半個兒子,可他竟然不願意。後來宰相出面跟他說了八個字,狀元鄭顥乖乖聽話,立即與公主成婚。

鄭顥是唐朝時期滎陽人,他自幼飽讀詩書,出身官宦世家、家境殷實,爺爺鄭絪曾是前朝宰相。公元842年,鄭顥赴京參加科舉考試,一舉奪魁高中狀元。鄭顥以前曾想,等考中狀元后就去迎娶楚州的盧氏為妻,本來他可以做一個兼得“金榜題名”與“美人相伴”的人生贏家,卻未曾想到,他高中狀元后,被皇帝唐宣宗看中選為了駙馬。

皇帝將公主賜給狀元,狀元寧死不從,宰相說8個字,狀元乖乖就範

唐宣宗的女兒萬壽公主到了適婚年齡,唐宣宗就開始滿世界地給她找夫婿,曾給萬壽公主介紹過好幾個大臣的兒子,但她一個也沒有看上,她甚至跟唐宣宗說道:“如果遇不到喜歡的人,無論如何都不會出嫁”,令唐宣宗很是頭疼。

這時候,白居易的堂弟,當朝宰相白敏中向唐宣宗推薦了鄭顥。說他剛考上狀元,又是前朝宰相的孫子,論家世才華都都配得上公主,唐宣宗聽後覺得十分有道理。於是唐宣宗就找了一個機會,安排萬壽公主與鄭顥兩人見了面。萬壽公主對鄭顥一見鍾情,唐宣宗高興的不得了,將鄭顥叫到身邊,讓他準備婚事,找一個良辰吉日與公主成親。但未曾想到,鄭顥當場就給婉拒了這樁婚事,表示寧願死也不會娶公主,這令唐宣宗十分不解。

皇帝將公主賜給狀元,狀元寧死不從,宰相說8個字,狀元乖乖就範

唐宣宗沒有責罰他,而是拍著肩膀讓他好好工作。鄭顥離開後,唐宣宗將宰相白敏中叫了過來,讓他去給鄭顥做思想工作,勸說鄭顥答應這樁婚事。白敏中接到指示後,趕到鄭顥的住處,找到他開口問道:萬壽公主有傾國傾城之貌,又深受皇帝的寵愛,為何你要拒絕婚事?一番交談之後,鄭顥說出了原因。

原來鄭顥與范陽盧姓女子早就有婚約在身,兩人是青梅竹馬,在高中狀元前曾對她許諾,高中後一定會娶她為妻。白敏中得知後也不再多說,只留下八個字:“君若不從,大禍將至”。鄭顥瞬間就明白了其中含義,白敏中是在警醒他,如果惹怒了皇帝,不僅他本人會有生命危險,連家人乃至深愛的女子盧氏都會受到牽連。為了家人與盧氏的安全,鄭顥無奈只能答應這門親事,與公主成婚。此後步步高昇,官至檢校禮部尚書、河南尹。

皇帝將公主賜給狀元,狀元寧死不從,宰相說8個字,狀元乖乖就範

鄭顥心裡苦呀,唐宣宗是岳父又是皇帝,自然怨不得,他只能將肚子裡的一腔怨恨全發洩在媒人白敏中身上。兩年後,白敏中卸下宰相職務出鎮西北,臨走前跟皇帝說:“鄭顥對我懷恨在心,我走之後,肯定會誣陷我,您可要把持住,不然我可就小命不保了。唐宣宗拿出一個木匣交給白敏中,微微一笑說:“你放心的走吧,我心裡有數。鄭顥這兩年沒少彈劾你,這木匣裡面放的就是他彈劾你的文書。”

白敏中離開長安後,天天提心吊膽的,每次想起此事,心中都後悔萬分,真不該做這樁媒!而鄭顥更難受,原本的美好婚姻卻被人硬生生拆散,娶了個不喜歡的公主,雖然成了世人羨慕的駙馬爺,但終歸是不情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