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敬禮!|習作園地

“爹爹,給您拍照嘍!”

我捧著手機,蹦蹦跳跳地跑向外公。一直笑呵呵的外公將他側著的身子轉了過來,只見他兩腿一併,收斂了笑容,面目嚴肅,兩眼猶如鋼鐵打造的甲冑和利劍,閃爍著冷峻的光。他放下手中破舊的菜籃,手上的水也來不及甩幹,右手筆直地舉過肩,有力地停在頭的右側,而左手緊繃,貼著粗麻布的褲腿——爹爹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我稱外公為“爹爹”,這與我們這邊的風俗有關。外婆要叫“婆婆”,舅媽要叫“姆姆”……爹爹年近八十歲了,他豐富的人生經歷,真是世界上最吸引人的一本故事書。每次回家,我都要爹爹講一講他的故事,還有他對現代社會的認識,對新聞事件的看法等等,爹爹呢,也很樂意講給我聽。我從他身上學到的,比從任何一本書中得到的還多,爹爹的為人處事,一言一行,像一盞盞清澈的水,無聲地澆灌著幼嫩的綠芽,在潛移默化中,深深影響著我……

在那個貧困的年代,在這個小山村中,幾乎所有的農民都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可以說目不識丁。爹爹識字全憑自學,求知若渴的他便攢錢買了一本《新華字典》,得空就認真地翻看,手畫之,心記之。後來,家裡裝了電話,爹爹裁了幾張紙,用記號筆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寫下了家裡親友的姓名和電話號碼,一個微型電話薄就這麼搞定啦!

逢年過節,我和大姨家的表哥去爹爹家,幾乎每一回,爹爹都會讓我們倆在一沓薄薄的米黃色的紙上比賽寫字,那紙可是他精心收藏的喲!印象中,每次寫完後,爹爹都會開心地接過紙,慢慢地走到堂屋光線較亮的地方,佝僂著背,低下頭,眯著眼睛,仔仔細細地端詳、辨識著我們稚嫩的字。爹爹用他那粗糙的佈滿老繭的手指,輕輕地撫摸著光滑而柔韌的紙上那微凹的字印。陽光透過明瓦,傾瀉下來,溫柔地覆蓋在爹爹的身上。他的周圍也灑滿了金粉,氤氳著溫暖的芬芳……爹爹一邊看,一邊會問我們他不認得的字。若識得一個新字,爹爹就會笑起來,露出殘缺不全的幾顆牙,滿足地點點頭,對我們更是不吝誇獎,糖果鼓勵,之後,會像得到什麼珍寶一樣,小心翼翼地把紙收到一個木盒裡,慢慢撫平,輕輕壓好,再用他那雙如老根盤結的手,顫顫地蓋上盒子……

也正是爹爹對漢字的熱愛,他的努力與那份堅持,讓小小的我對漢字充滿了敬畏和興趣。現在,我已是九年級的學生了,但在緊張的學習之餘,我常會抽出時間來,在字典裡查幾個生字,或在字帖上行雲流水般描摹著優美的硬筆書法,靜靜地享受那筆尖輕滑過紙張的舒暢與自豪……

爹爹吃了一輩子沒有文化的苦,對我們這些子孫便寄予厚望,分外嚴格。我的表姐,初中時要輟學,到社會上去打工,好說歹說卻油鹽不進,脾氣一向溫和的爹爹一下子火了,用粗麻繩把她結結實實地綁在院裡的棗樹上,然後揮起了掃把,幾個大人在旁邊都拉不住;大表哥也是小時候被爹爹關在家中練毛筆字,不練?便被罰站在曬得滾燙的大青石板上,一動不能動,疼得表哥哭爹喊娘;現在,我的小表哥又迷上了打遊戲,爹爹很痛心,每次都會極力反對,好言相勸不成,便關電腦,拉電閘……爹爹太希望我們能夠珍惜眼下來之不易的機會,志存高遠,好好學習,所以才對我們這麼嚴格……

爹爹敬畏歷史。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論是黨召開的重要會議,還是偉大領導人說過的話,爹爹都爛熟於心。像紅軍長征、三大戰役等,我背得混亂不堪,爹爹卻一清二楚。彷彿只要是近現代史,爹爹沒有不明白的。他就是最好的歷史教科書。閒暇時,爹爹總愛站在家裡的一張大地圖前,雙手相疊在背後,微弓著腰,努力地伸長著脖子細細地尋找,識別我國的每一個省、市、縣。爹爹常指著地圖上的一塊區域,用洪亮的嗓音說道:“這是XX 年XX 戰役進行的地區,離我們真近!”或用手丈量著某處兩地之間的距離,然後感慨道:“這麼長的路,比一個省還要長,想想當年紅軍在長征路上吃了多少苦啊!”

爹爹格外敬佩毛澤東主席。就連清明時看到別人燒印有毛主席頭像的紙錢也會心痛不已。爹爹還省吃儉用地從一個騙子手中高價買了一個“純金”的毛主席像,後來才知那是某地的旅遊紀念品,價格低廉,但爹爹並不在意,仍然用他那神聖而飽含感情的眼睛望向毛主席像,仍然用他那深情的話語說:“毛主席,是人民的主席。我們永遠懷念他!”那尊雕像始終被擺在堂屋的正中央,被擦拭得乾乾淨淨,熠熠生輝……

正是爹爹對歷史深深的熱愛與尊重,感染了我,以至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不敢有絲毫鬆懈。偶爾想偷懶時,爹爹那雙蒼老,但充滿著渴望與敬仰的眼睛就會出現在我的腦海。爹爹沒有機會像我一樣,安安穩穩地坐在椅子上,吹著空調,悠閒地看書,家裡還有地等著他去種,山上還有柴等著他去砍……每當想到這裡,我就會有所愧疚,目光便堅定地移回書本,繼續認真地讀下去……

時光如白駒過隙,爹爹現在只剩幾顆牙齒了,連兒孫買的鬆軟糕點也怕吃了。爹爹老了。記得他曾說過,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能看到我考上好的大學。我知道,爹爹盼著我能夠當一名醫生。我想,我會懷揣著這一份厚重的希望,努力地邁向前方……

· 作家點評 ·

作者用細緻的行動描寫和語言描寫,生動立體地刻畫出外公的形象,是一位忠厚認真的老人。只有飽含深厚的感情,才能留意所寫人物的細節,也才能夠從日復一日的平凡生活中,提煉出具有代表意義的典型事例。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對外公的感情之深。同時,作者的成長,亦深受外公的影響。教育,是家風的傳承。家風,是優良品德的言傳身教。代代相傳,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希望。(廣州市青年作家協會 金夢瑤)

作者: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第三中學九(10)班 劉念

主編:李坤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