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前副总裁:新零售浪潮中,被裹挟还是崛起?

为什么阿里“双十一”电商销量每年都在刷新着记录?

今年的双十一又将产生多大的交易额?

为什么中国的电商可以取得如此漂亮的成绩?

国际视角上,下一个阿里巴巴将会在哪里出现?

小狮子带你走进全球电商的前世今生。

《全球电商进化史》这本书是由阿里巴巴前副总裁波特·埃里斯曼所写,他在阿里巴巴工作了近8年,亲眼见证了公司从马云的公寓一步一步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

阿里前副总裁:新零售浪潮中,被裹挟还是崛起?

离开阿里后,埃里斯曼一直致力于写书和为互联网公司提供咨询。他的第一本书《阿里传》,以内部人士的角度,讲述了自2000年开始,阿里巴巴及其创始人马云在中国电子商务的成长历程。而《全球电商进化史》一书,则是基于他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新兴电子商务市场的游历写成的

在《全球电商进化史》的写作过程中,埃里斯曼对历史和行为等进行深入研究,他认为中国人天生比西方人更具有社会性。这一观点在他访问贵州的农村时得到了论证。

“村民之间的协作无处不在。为了灌溉农田,土地相邻的家庭会合作控制水的流向,让水从一片稻田流到下一片稻田,确保相邻土地的稻谷获得生长和繁殖所需的充足水分。美国西部的小麦种植讲求单打独斗,而中国人耕种稻田的方式则截然相反。无论是厘清灌溉路线,还是解决各家各户之间的争端,以确保社会和谐,都需要整个村落的协调和配合。”

阿里前副总裁:新零售浪潮中,被裹挟还是崛起?

对埃里斯曼来说,这有助于解释他疑惑多年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商业比美国商业更具社会化特征

一篇刊登在2014年《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报告提出了一种非常具有说服力的假设:水稻种植比现代化更能让人产生集体主义思维。在报告中,研究者提出了“水稻文化理论”,即稻田需要积水,因此,水稻产区的农民必须紧密合作,才能建造出复杂的灌溉系统。

小麦种植只需要天上下雨即可,不太注重邻里合作。而且,“水稻种植让团结协作变得更加重要,从而鼓励农民紧密合作,形成互助互惠关系,并尽量不做出会引发矛盾的行为。

阿里前副总裁:新零售浪潮中,被裹挟还是崛起?

印度人曾经说过,在印度发展电商,最大的障碍在于物流。为了深入研究物流问题,埃里斯曼花一个下午的时间跟随孟买著名的“达巴瓦拉”(dabbawalla)——也就是送饭工——亲身体验。他所获得的收获比预想的还要多。

“这个问题在印度农村更加复杂。与中国农村建设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不同,印度农村毫无规划可言,因此,很多人的房子根本没有地址。

确实,除了面临中国经历过的所有问题之外,印度还要解决一大堆难题。电商在印度,是一顿由七道菜组成的大餐,不像在中国市场中只扮演着主食的角色。电商若要在印度大行其道,每一个环节都要有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有所改善,其中最亟须解决的便是物流问题。不过,挑战越大,机遇也就越大,中国市场如此,印度市场也是如此。印度已经成为全球电商的主战场。”

阿里前副总裁:新零售浪潮中,被裹挟还是崛起?

继印度和中国之后,东南亚是最具增长潜力的电商市场。印度尼西亚已然成为投资者最青睐的市场。据报道,光是Tokopedia一家企业就打算筹资2.5亿美元收购火箭互联网创立的Lazada。

接受我的采访时,Tokopedia创始人说阿里巴巴已经成为Lazada的新东家,他希望自己的公司能与来赞达一较高下。自诩“丛林巨蜥”的Tokopedia已经布下棋局,它能否战胜阿里巴巴这头来自扬子江的大鳄?东南亚其他国家又能从中学到哪些经验呢?

此外,埃里斯曼还将带读者去往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目前处于腾飞阶段的拉丁美洲,以及电商最后一块处女地:非洲。

在电商的头20年发展历程中,它的目标是争夺发达国家的10亿消费者资源;而接下来这20年的故事将更加精彩。从中国到印度,从印度到非洲,电商市场为创业者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迎接他们的将是拥有60亿消费者的新兴市场

对如今的创业者和电商先驱来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

阿里前副总裁:新零售浪潮中,被裹挟还是崛起?

往期精彩回顾

阿里前副总裁:新零售浪潮中,被裹挟还是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