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矢志不移心向党 薪火相传家国梦


改革开放40年|矢志不移心向党 薪火相传家国梦


在党的领导下,山东黄金矿业(玲珑)有限公司(前身为招远金矿)用两个40年的栉风沐雨,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辉煌跨越。80年里,玲珑金矿不断超越自我,为党、为国、为民贡献出令人瞩目的“玲珑力量”……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玲珑金矿以实践再次证明,深植于玲珑人血脉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助力国有企业不断崛起腾飞上大有可为。

忆往昔:峥嵘岁月 家国情怀

玲珑金矿早在宋代就有采金活动,因其“尖斗砂子平斗金”天下闻名,堪称天然立体的黄金博物馆,耀古烁今,驰名中外。近代,与黑龙江的漠河金矿、吉林的夹皮沟金矿和台湾的金瓜石金矿一起盛名天下,共同演绎了中国近代史的黄金辉煌。

从1898年开始,玲珑金矿的赫赫威名吸引来了德、美、日列强的觊觎和蚕食。1939年2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招远,叫嚣“宁失招远城,不丢玲珑矿”,开始了疯狂的掠夺和残暴的压榨。面对日寇的强盗行径,中国共产党在玲珑点燃了抗日烽火,在地下党的领导下,“玲珑矿工斗豺狼,竹篮提手把炸药藏,只见破篮空荡荡,大摇大摆闯鬼岗;金都儿郎玩日寇,破棉絮里把金粉藏,但见破袄兮兮脏,不卑不亢骗倭狼”……

通过把金粉末揉到头发里、藏在破棉絮里、放进鞋里等方式,混过哨岗的搜查,为抗日战争筹集了大量黄金,仅1939年至1945年就累计向延安运送黄金13万两,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1943年的一次送金任务中,一行20余人伤亡过半,但仍然克服万难将黄金送到延安,用生命兑现了“人在金子在,人金共存亡”的铮铮誓言。1945年8月21日,周恩来副主席通过新华广播电台向世界宣布:玲珑金矿解放!

回到人民怀抱的玲珑金矿,受到了党的极大关怀:及时发放工资,走访矿工家庭,救济生活困难的矿工……矿工们感受到了党的温暖。这一段历史,曾被改编为抗日战争电视连续剧《大金脉》,在山东省内和整个黄金行业产生了良好反响。

1946年,内战爆发,玲珑金矿成立了工人护矿队,保卫矿山、生产黄金、支援前线。1948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为此,上级把生产硫酸——制造炸药的主要原料的任务,交给了玲珑金矿。转产硫酸,面临着技术、设备和人员的困难,但全矿职工迎难而上,自己设计制造了循环式耐酸泵等5种制酸工具,为解决稀硫酸运输困难,自己生产了铁锅进行浓缩。在“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鼓舞下,工人们整天在恶劣的生产环境里和缺少有效劳动保护条件下,昼夜挥汗,忘我劳动,每当一辆辆汽车满载硫酸驶出玲珑金矿,每当前线捷报传来,矿工们都以能为全国解放贡献一份力量而感到骄傲自豪。

不论是民族危难之际,还是内战弥漫之时,玲珑金矿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为党、为国、为民贡献黄金,展现了红色企业在党领导下的家国情怀。

跟党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发展是硬道理,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各种矛盾的根本途径,才能正确把握全局。这一点上,玲珑金矿不忘初心跟党走,奋发有为勇争先。

1962年,玲珑金矿重新组建之时正是中国黄金行业刚刚起步的时刻,这里发生的一切都牵动着整个黄金行业的神经。玲珑金矿组建初期,条件极为简陋,车间是草棚,井下抡大锤,土机磨碎矿,土拉流选金,运输设备全靠人拉肩扛。就在这近乎原始的生产条件下,玲珑人以苦为乐、以矿为家、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仅用了4年时间,建起了一座生产能力突破600吨/日、具备采选冶综合能力的大型黄金矿山。之后,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幻,玲珑金矿发展国家黄金事业、矢志为国争光的信念依然执着。

在玲珑金矿的发展历程上,有过黑云压境的沉重时刻,有过军心动摇的艰难瞬间……但是,在这个历史的转折关头,

1975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王震亲临玲珑金矿视察,他鲜明地提出:“有了金子,我们的腰杆才能硬朗!”掷地有声的话语,开宗明义的指引,给玲珑金矿带来了巨大的欢欣和鼓舞。这一年,在国家经济条件准备不充足、企业缺煤少电的情况下,风钻不能转,玲珑人手把钎杆人打锤;选冶设备不能开,组织职工、家属、学生齐上阵,拣矿石、砸矿块,“吃饭要人喊,休息要人劝”的场面随处可见。

云消雾散,雨过天晴。玲珑金矿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

1975年底,黄金产量达到4.24万两,突破了历史最好水平,此后,黄金产量逐年递增,连续23年黄金产量位居全国第一;1982年,在农村联产承包经营机制刚刚开始之际,率先在全国黄金行业实行了承包经营机制;1985年,当中国改革的大潮在黄金行业刚刚涌起微波细澜时,在企业内部大力推行了领导体制、干部制度、用工制度的改革;1988年,黄金产量在全国率先突破100万两;2006年,黄金产量在全国率先突破200万两;2016年,黄金产量在全国率先突破300万两;2017年,成为国内产金突破100吨的单体黄金矿山。

不忘初心,不讲条件,埋头实干,敢闯敢试,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幻,玲珑人依靠这种传承的胆识和气魄,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神话”。

科技创新是玲珑人一贯的追求,也是企业不断走向辉煌的优势之一。1978年~1991年,先后提出地质科研报告12份,创立了独特的“玲珑式—过渡式—焦家式”成矿理论,提高了找矿的准确性。1983年9月,在我国黄金行业中最先应用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采矿,降低了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此外,酸化法处理含氰污水、活性炭吸附柱—碘量法测金工艺、机械搅拌氰化、转炉熔炼金泥等科研项目均属国内首创。

玲珑金矿始终坚持与资源危机抗争。该矿“窄矿脉、薄矿体”特点显著,多年前,曾有业内专家预测,玲珑金矿将进入发展的贫困期,矿藏资源的枯竭不可避免。但玲珑金矿干部职工敢打硬仗的倔强性格没有认输,遵循“追掘进、攻盲区”的原则,朝着“一万米掘进、一万吨付产”的目标奋力攻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探矿增储管理“玲珑模式”,使玲珑金矿一次又一次破解了资源危机。从1998年的月掘进4000余米到目前的1万米以上,抽象、枯燥的数字里,蕴含着生机与希望,蕴含着节奏与速度,蕴含着创新与奉献。

玲珑金矿被誉为中国黄金行业人才的摇篮。“得一人才,比生产一吨黄金更珍贵。”正是这种强烈的人才意识及与之相配套的以师带徒、人才梯队等人才培养机制,使一批批优秀人才在玲珑金矿脱颖而出。据不完全统计,玲珑金矿自1962年至今,为整个行业输送了500多名高级管理人才,山东黄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玉民,副总经理侯成桥、裴佃飞均长期在玲珑金矿工作过。玲珑金矿培养出了山东黄金集团首个“山金柱石”侯学武。侯学武是玲珑金矿的脚步丈量者,是山东黄金的形象代言人,更是“黄金精神”的代表,当下,山东黄金集团掀起了向“山金柱石”侯学武学习的热潮,相信在他的引领下,将会有更多的“山金柱石”层出叠见。

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改革开放阶段,以及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玲珑金矿难题面前不退缩,困难面前不松劲,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形成了“精诚团结、敢于担当、不畏艰难、永争一流”的新内涵。

展未来:薪火相传,再谱华章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玲珑金矿将在党的领导下,一切依靠职工,一切为了职工,勇挑重担,实干担当,发挥主力矿山的作用,为山东黄金“争做国际一流、勇闯世界前十”贡献积极力量,并向着党领导下的下一个一百年和下一个累计产金百吨矿山迈进。

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玲珑金矿在党的领导下风风雨雨八十载,对党的优良传统有着良好的传承和发扬。步入新时代,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持续推进该矿创新开展的“七心”工程和“五个一”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把党建红利转化为企业壮大、员工幸福的力量源泉。

进一步抓好企业发展。玲珑金矿浅部和中部保有矿量不断减少,但中深部资源较为丰富,为实现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深部开拓迫在眉睫,为此,该矿按照“当期抓重点突破,中期抓技改技措,长远抓深部开拓”的思路,把探矿放在比生产更重要的位置,以掘进米超产保证接续,保证生产稳定,并投资15亿元进行项目建设,为“十三五”后期、“十四五”乃至更加久远打好基础。

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以及山东黄金集团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要求,先行一步,力争趟出一条企业改革的路子来。实施《中层干部综合考评暂行办法》,实施5%底数淘汰机制,实现领导干部“职务能上能下,薪酬能升能降”的动态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中层领导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组织架构进行优化,实施矿区制,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打通管理、技术、技能人员多序列晋升通道,建立后备人才和金(银)蓝领选聘制度,为员工成长成才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进一步履行国企责任。“让尽可能多的个人和尽可能大的范围因山东黄金集团的存在而受益。”这是承诺,更是行动。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加快在深部开采和无尾矿山建设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以技术创新突破擦亮“山东黄金,生态矿业”的名片。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恪守为国为民之责,多办利国利民之事,积极奉献爱心,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关爱员工、依法纳税、保护生态等方面展现国有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