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印记——襄阳不了情


湖北印记——襄阳不了情


2016年夏,我在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工作。那时,我们公司有一个项目,就是寻找城市文化。我们一路向西,沿着有文化故事的城市出发。

那一站,我们就来到了湖北襄阳。说起来,在湖北的城市中,我听得最多的不是武汉,而是荆州和襄阳,那是因为,荆州是刘备“借”的,襄阳是郭靖“守”的。


湖北印记——襄阳不了情


来到襄阳,不见郭靖和黄蓉,却见一个干净而古朴的小城迎立在夕阳中。那一眼,我便喜欢上了襄阳。她没有武汉的高楼林立,也没有武汉的人流滚滚,她有的,是一种沉静与从容的气度。

在这里,我遇到了襄阳日报的美女记者,她给我讲襄阳四十年来的变化。她其实年也不过四十,她说从小,就是跟着襄阳的变化而长大的。


湖北印记——襄阳不了情


我和她站在城墙之上,望着汉水从脚底下流过。美女记者告诉我,四十年前的襄阳,还是一个城市面积只有20多平方公里的小小的城区,而现在,襄阳城区的面积已经扩大到了170多平方公里。人口也从原来的20多万,发展到现在的150多万。

望着汉水隔岸的城区,想像着当初郭靖黄蓉守城的镜头,不禁有些恍怫。岁月如梭,四十年前的襄阳,虽然没有了炮火的侵袭,也贫穷、闭塞,人民生活清苦。

那时,路不通,财也不通。没有了经济来源,人们什么也抓不住的感觉。改革开放后,汉江上架起了多座桥梁,两岸居民来往方便了,经济也活跃起来。


湖北印记——襄阳不了情


走下城楼,街道上灯火已经通明。商店林立,吃的用的应有尽有。而四十年前,据说这里一到晚上,还黑灯瞎火的,路都看不清。

天热,城墙脚下,坐满了纳凉的老人。他们一边摇着莆扇,一边唠着岁月的变迁。安详的脸庞,休闲的姿态,是对现在生活的满足感。


湖北印记——襄阳不了情


湖北印记——襄阳不了情


湖北印记——襄阳不了情


我们走进饭店,点一波湖北著名的小吃,品尝这个城市特有的味道,感受这丰足生活的安宁。

喜欢这个小城,不骄,不燥,从容,安逸。时光如此,甚好。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