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吕剧团 新编老剧种 看德州平原“老戏骨”与吕剧的“不了情”

编者按: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新时代的故事就在哪里。 他们甘于平凡,不甘于平庸,在平凡的岗位,有着不凡的坚持。为挖掘百姓故事,传递平原正能量,大众网·平原聚焦身边的基层典型,聚焦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人,特别推出“平原人·平原事”系列报道,用最平凡而温情的角度,讲述咱平原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成立吕剧团 新编老剧种 看平原“老戏骨”与吕剧的“不了情” “平原人·平原事”系列报道之一

成立吕剧团 新编老剧种 看德州平原“老戏骨”与吕剧的“不了情”

李保平与老伴儿

成立吕剧团 新编老剧种 看德州平原“老戏骨”与吕剧的“不了情”

多才多艺的李保平(右一拉二胡的为李保平)

平原有个吕剧团,吕剧团里有个老编导,他叫李保平。 李保平可是个老戏骨,上大学时,与吕剧结缘, 与吕剧相伴大半辈子,如今,他已过古稀之年,但说起吕剧创作,他却是“才思泉涌”。 他也是个戏痴,生活中,不让干别的可以,不让写剧本绝对不行,走着路想,半夜爬起写,虽苦犹乐。 “他就是个戏痴,为了写出好剧本,吃饭时、遛弯时都带着纸和笔,只要灵感来了就写,甚至半夜三更想起来也写。”李老师的老伴儿说。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对吕剧痴情不减,成立“平原乡情吕剧团” 李保平与吕剧相识于大学时,相伴于工作中。上世纪60年代末,他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参加学校演出时,李保平对吕剧很感兴趣,工作以后,先后担任过宁津文化馆文艺辅导员、德城区吕剧协会会长,一直没有离开过吕剧。 2005年.李保平于平原一中退休,对吕剧更是“痴情不减”,从组建“平原吕剧协会”,到成立“平原乡情吕剧团”,他担任编导,创作排演作品16部,多部作品在省市获奖。 今年,李保平已经74岁,当聊到他倾注了诸多心血的作品时,眉宇间更是神采飞扬。李保平创作的吕剧作品,在农村有很多中老年人“粉丝”,他的作品成为文艺下乡演出的“压轴戏”。 如何让群众喜欢上吕剧,如何让吕剧走向群众,李保平可是动了不少脑筋,积了很多创作新理念。“创作要接地气,要把观众摆在首位,要想到群众的生活环境、文化程度,说他们听懂的话,演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李保平说。 党的十九大以来,一系列富民政策,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李保平就把老百姓对党的感激之情,通过唱词表现出来,替他们说出心里话。邻里间有小矛盾、单身老人再婚……这里就是老百姓的生活中的部分,李保平就把这些写进作品,激发正能量、化解小矛盾。“哎呦,这不是演的俺家的事嘛!”这是观众对李保平作品的评价。

成立吕剧团 新编老剧种 看德州平原“老戏骨”与吕剧的“不了情”

平原乡情吕剧团

成立吕剧团 新编老剧种 看德州平原“老戏骨”与吕剧的“不了情”

平原乡情吕剧团演出现场

成立吕剧团 新编老剧种 看德州平原“老戏骨”与吕剧的“不了情”

李保平的《双做寿》荣获第二届德州市长河文艺奖 “老瓶装新酒”,让传统剧种焕发新活力 让传统剧种焕发新活力,李保平坚持与时俱进。作品一定要紧跟当前形势,紧跟人们的文化需求,用李保平的话说是:作品要做到“老瓶装新酒”,必须有强烈的时代感。 李保平提高站位、创作作品,他作品内容鲜活体现了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既使是历史题材,也与新时代相连。比如,历史题材的群口快板“张飞砸花轿”、大型新编历史剧“铁钉案”,都与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等新时代、新理念相映。 一部作品,要想打动观众,引人入胜,必须在创作技巧上狠下工夫,要做到故事完整、矛盾突出、冲突激烈、推向高潮,在语言上,无论唱词、道白,都要精炼流畅。对于吕剧来说还要求风趣幽默、通俗易懂,语言要符合人物性格与身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老百姓写戏、演戏,这是李保平的追求。李保平的作品“双做寿”“夕阳更红”,都是四场以上的大型剧目,为适合每天两场的农村流动演出,李保平动了心思。 比如,在布置舞台、灯光、音响、布景、道具等演出设备上,李保平和他的演出队都尽量做到拆装容易、装卸方便、一景多用、反正能使。比如在“夕阳更红”的布景设计上用了反正面、折叠式、变形金刚式的场景。打开正面是“李金喜的家”,合上露出反面又变成了下一场的“秀田鱼塘”。

成立吕剧团 新编老剧种 看德州平原“老戏骨”与吕剧的“不了情”

李保平自编自导的所有作品

成立吕剧团 新编老剧种 看德州平原“老戏骨”与吕剧的“不了情”

李保平的手绘剧本 自掏腰包印剧本、修乐器,甘做大家的“老师、大哥和管家” 平原乡情吕剧团共有20个人,团里既有74岁的“老戏骨”,也有57岁的“小鲜肉”。在剧团里,李保平是编导,也是大家的“老师、大哥和管家”。 有一年冬天,大家排练平原春晚节目,排到天大黑。剧团成员很多是住在乡镇上的,散场后,大家准备回家时,被李保平叫了回来,他担心大家的安全,让大家今晚全住在自己家。“挤点就挤点,你们回去路上我实在是不放心” 。 剧团经费紧张,李保平就自掏腰包,复印剧本,一摞摞发给成员们,二胡、京胡等乐器坏了他就来修。“李老师作品让人信服,做人让佩服,从李老师那里我们学到了太多东西”,乡情吕剧团团长崔行军说。 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李保平,创作热情不减、壮心不已。“我们要与乡情吕剧团的成员一起,继续为老百姓写戏、排戏、演戏,让老剧种迸发新活力、传播新理念、传播正能量!”李保平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