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寫作的純乾貨

一篇寫作的純乾貨

文章要有摧枯拉朽的霸氣

這是一篇純乾貨的寫作技巧,鑑定完畢。

都說文人相輕,變相的是說,寫東西的人很難服別人,你清麗脫俗,花團錦族,我文風偏偏質樸,喜歡單刀直入。

很難調和,我很高興能和大家相遇,平時積攢的話忍不住想說,大家當我好為人師吧。


1. 注意文章的節奏感:

例子,孫子兵法,謀攻篇:

孫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大家讀一下,這裡還有別的優點,但是這個全用短句的節奏感,有一種“巨斧揮砍”短促,有力,一下接一下,中間不能插下任何廢話!兵家的腔調也同時躍然紙上:高效,簡潔,一劍封喉。

寫文章能符合調性,這是更好的要求。

一個小建議,寫文章,若是把這句摘了,仍然連貫,通順,這句就可以去掉!


2. 氣勢

如何增加文章的氣勢,我的感覺是短句排列,再有就是:運用頂針手法!

例子;杜甫的兵車行: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還是先讀一下,感受下氣勢。這種下一句話,緊接上一句話,雖然俗套,但是管用。


3.等式思想(我自己的黑話)主要就是讓大家改變視角來表述!

要是一句話大家都這樣表達:A+B=C,那麼為何不從C=B+A,這種方式展開,這樣的視角就不一樣了。

例子:舒婷的《我兒子一家》,這篇文章太長,這是我們上初中的課文,不知道90後的課本有沒有他,大家百度下吧。

作家以兒子的視角來寫東西,平平一句話,就有了很多童趣。我忍不住,摘一段:

媽媽的體質不好,懷孕時又吃了這麼多苦頭,所以我出生那天來了不少親友看望她。姨姨從門縫窺見我被倒拎著,大喊:“是男孩!”爸爸頹然應聲:“糟了!”姨姨氣急:“我姐姐千辛萬苦,哪怕養出個蟑螂來,你都該叫好極了!”每逢我淘氣,父親老是搖搖頭:“若是女孩就好了。”


4.注意細節,魔鬼的魅力在於細節。

這個意義就是,有時候你講道理,常常陷入一種“自己寫開心了,收不住了,開始放水,但是別人讀起來也就平平”,這就是典型的自己熱起來,沉浸在情緒中,忽略了細節處理。

金庸小說,細節處理就很好,寥寥幾筆,效果明顯。(我有一篇文章是專門寫這個的,“金庸小說的對話功力”)

我在這隻說一個小細節:都說黃蓉和楊過聰明,但是金庸怎麼處理的呢?

比如說,在武林大會期間,郭靖的老朋友:武三通和朱子柳來了,郭芙就興沖沖的跑進來“娘,你猜誰來了”

黃蓉心想,這英雄大會期間,每天的賓客沒有一千也有八百,怎麼猜得到,但是轉瞬之間,就說出了“定然是一燈大師門下來了”接下來又說“芙兒,你馬上要學一門極高深的武功,就不知道你學不學的會!”

郭芙還懵逼中,楊過就明白了,書中大意:大小武兄弟,向來和郭芙片刻不離,定是來了本門師長,脫不開身。這次相聚,一定會將一陽指傳給武氏兄弟,為了討好芙妹,大小武必然會轉述。

短短的一個細節描寫,黃蓉和楊過智者的形象立馬鮮活了起來。

小說的魅力在於人物豐滿,人物的豐滿在於細節描寫。讀文字,不是看視頻,沒有語調和表情。

但這是劣勢嗎!我覺得正是因為沒有限制,文字反而無形變成無數可能。

這就是常說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你的文字可以讓讀者有更多的想象。

這點你要是抓不住,真的不好跟別人拼!

5.這個有點玄了,文章的高度。

高是一個很抽象的詞,什麼樣的文章是有高度。

這個要拿奇葩說舉例子了,大家可以看下,注意下黃執中和詹青雲,陳銘這種職業辯手的思維。

為什麼這些人說的話你就想聽,因為說了你沒有想到的層次,這就是高度。

這篇文字,有點散亂,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是一些散點。不成系統,大家見笑。

覺得說的有點意思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影子雙俠”(read1945)

我算是拋磚引玉希望大家分享自己的乾貨!

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