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了解一下“積極效應”!

請對孩子進行積極期望

最近小編看了一個神話,應用到教育也是挺有意思的,為了讀者們更好接受,為此特意從長篇中,簡化了故事。

在希臘神話中,皮格馬翁是賽浦路斯國王,也是位雕像家,他不喜歡凡間的女子,決定永不結婚。可是,在用神奇技藝雕刻了一位美麗少女後,他卻瘋狂地愛上了自己的雕像,並期待她能接受自己的愛。最終,他的執著感動了愛神,雕像復活成了他的妻子。於是有了今天的賽浦路斯人。

神話終歸博人一笑,而羅森塔爾的實驗,卻得出了這個效應。羅森塔爾把學生們隨意分成兩組, 一組給予積極評價,一組給予消極評價。後來,果真就是那樣的積極或消極的結果。積極期望是一種外界的支持,而消極期望則是一種外界的否定。

在教學中,積極心理學是貫穿始終的靈魂。針對不同年齡孩子的身心特點,以及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傷害,教育者們應把積極心理學融入到課程裡,設計出獨特的生存課程,除了教給孩子們生存技能外,還應該挖掘出他們的愛、寬恕、感激、智慧、樂觀等美德,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

我們知道,對孩子進行積極心理學教育,他們一定會變得更強大,而家人、朋友、老師、同學,都是這種積極支持力量的核心。

請了解一下“積極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