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米脂縣四大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2018年3月,榆林市扶貧資金管理現場會在米脂召開;9月,陝西省山地蘋果產業扶貧現場會和"互聯網+"社會扶貧現場會先後在米脂召開;與此同時,數據核實工作又被作為典型樣板在全省推廣交流……

這些都是米脂奮力脫貧攻堅取得的優秀成果。


陝西米脂縣四大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2018年以來,米脂重點聚焦脫貧"摘帽"這一最大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治本之策,主抓山地蘋果、米脂小米、電子商務、光伏發電等"四大"助貧產業,以產業發展打牢脫貧基礎。該縣建立了生產獎補機制,研究制定了種植、養殖、加工、鄉村旅遊、農機具購置、電商等6大類23個產業到戶獎補項目,每戶不超5000元,扶持建檔立卡戶發展生產實現增收。2018年,全縣安排生產獎補資金525.4萬元,發放小額貸款1.2億元,對1.01萬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進行精準幫扶。

據瞭解,2018年7月動態調整後,米脂縣共有貧困村82個,建檔立卡貧困戶12305戶、33219人,其中在冊貧困戶7282戶、17665人,貧困發生率9.8%。2018年,米脂縣嚴格執行貧困退出"577"標準和相關要求,嚴把退出程序關、時間關和質量關,有條不紊推進各項工作,目前,完成了6214戶、15553人的脫貧和82村退出市級抽查工作,貧困發生率降低至1.1%,具備全縣整體脫貧"摘帽"的條件。

山地蘋果產業——果農日子更紅火


陝西米脂縣四大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2015年以來,米脂把實施好陝西蘋果'北擴'戰略、做大蘋果產業作為重點任務,持續推動山地蘋果產業發展壯大、提質增效,讓米脂大地處處碩果飄香。"米脂縣縣長高寒說。

截至目前,米脂山地蘋果面積達到20萬畝,涉及行政村168個,建成山地果園627個,掛果面積7萬畝,年產量達到8.5萬噸,產值4.2億元。預計到"十三五"末,全縣山地蘋果總面積將達到25萬畝,實現人均栽植1畝以上,全部掛果後,全縣蘋果總產值將達到25億元,僅蘋果一項將實現人均收入超1萬元,蘋果將真正成為農民發家致富的金蛋蛋。

為充分調動全縣農民發展山地蘋果的積極性,該縣通過整合財政涉農資金、爭取各級項目資金、廣泛吸納社會資本等方式,建立山地蘋果"全過程"扶持體系,涵蓋了土地整理、果樹栽植、後期管護各環節,涉及到設施配套、技術服務和災害防治多方面,多數果農在建園當年實現"零負擔",掛果園基本實現灌溉用水、動力電源、道路硬化、防雹網、農機具配套"五到園"。

為引導貧困戶發展山地蘋果,該縣在普惠政策的基礎上,對發展山地蘋果的貧困戶,每畝再補助500元,實現建園"零投入"。目前,全縣發展山地蘋果產業的貧困戶有4655戶、14703人,其中自身直接發展山地蘋果的貧困戶有2893戶、8679人,建成山地蘋果園1.23萬畝,通過"合作社+貧困戶""家庭農場+貧困戶"等模式,以流轉、務工為紐帶,建立起利益聯結關係貧困戶1762戶、1869人。

此外,該縣還培養了一支山地蘋果"本土化"技術力量。形成了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米脂試驗站為引領、縣為支撐、五大蘋果片區為依託、村級專業服務隊為基礎的技術服務體系,全縣"本土化"技術力量已達900多人,所有果園都能做到規劃選址、土地平整、選苗栽植、日常管護"一條龍"服務。

為了既解決果園用工短缺,又解決貧困戶務工渠道不暢問題,全縣還建立勞務補助機制,凡貧困勞動力從事蘋果產業務工的,給予務工收入30%的補助,每年最高補助8000元。2017年,僅在果園長期務工的貧困勞動力達308人,直接勞務收入達426萬元,勞務補助128萬元。

蘋果產業作為全縣產業體系中的支柱產業,其發展程度直接影響著地方經濟發展水平。要發展壯大蘋果產業,就必須充分調動全社會一切資源,採取綜合治理手段。"高寒介紹說,引進陝西果業集團就是其中一個重要舉措。

2018年1月成立的陝西果業集團米脂分公司計劃五年投資5億元,建設山地蘋果產業扶貧基地1萬畝,配套建設集萬噸果品倉儲、分選加工、交易、物資供應、電商平臺於一體的果品服務體系,解決果業產業鏈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果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除了積極利用陝西果業集團的渠道,米脂還通過"借船出海"的方式,建立起穩定高端的銷售渠道,把電商在線銷售作為蘋果營銷的重要途徑,搭建"小商品"與"大市場"的橋樑,廣大群眾正在蘋果全產業鏈的持續發展壯大中,收穫越來越多擴大就業、增加收入的實惠。

小米產業——米脂小米成"網紅"品牌


陝西米脂縣四大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2018年"雙十一"當天,米脂小米在各大主流網絡電商平臺銷售額達698萬元,比去年的銷售額翻了近一番,在全國100個國家級貧困縣農產品當日的銷售額排名也躍升至第三名。

"近年來,我們在提升小米品牌價值上狠下功夫,努力實現好產品能賣個好價錢。"米脂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副主任呂德勇介紹說,基於去年"雙十一”期間米脂小米的銷售情況,2018年各大商家提前備戰,紛紛在各大電商平臺註冊銷售,提前鋪貨,備戰"雙十一"。淘寶、京東、蘇寧等各大網絡銷售平臺也主動與米脂電商企業對接,開設米脂小米專題館,宣傳、推薦、銷售米脂小米。據統計,僅本土企業青創聯盟電子商務公司"雙十一"當天,通過電商平臺,小米雜糧線上交易額達212萬元,定單量達2.8萬單。

截至目前,全縣建成集穀子種植、加工、銷售、研發為一體的市級現代農業園區2個,加工銷售龍頭企業9家,專業合作社38家,認證無公害生產基地10萬畝,綠色小米生產基地1.5萬畝,年總產量達3萬噸。註冊了"米脂小米""米脂婆姨貢米""米益康""桃花峁小米"等小米品牌,形成了生產基地、小米加工、精裝出售等成熟產業鏈條,年加工能力突破6萬噸,年銷售額7.2億元。藉助電商扶貧平臺,米脂小米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西安等10多個省市,飛到全國百姓的餐桌上,深受喜愛。

"比種其他的都強,今年我還打算種穀子!"米脂縣印鬥鎮峁圪塔村貧困戶杜玲信心滿滿地說,擁有12畝耕地的她,2018年將土地全部種了穀子,並以高於市場價30%左右的價格賣給村裡新建的小米加工廠,收入8000元左右。她同時還在加工廠打工,一個月收入3000元。杜玲高興地說:"2018年我脫貧了,相信以後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米脂縣還利用中國社會扶貧網,全面推行了貧困戶與企業線上對接、線下籤訂的"網上訂單"農業,6家企業也以每公斤高於市場價0.4元的價格,分片區與206個行政村、4808戶產業貧困戶簽訂了穀子訂單收購協議,可幫助貧困戶增收224萬元,戶均增收465元,確保短期內穩定增收。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2月13日,榆林市副市長、米脂縣委書記王國忠應邀赴京做客五洲傳播中心《中國推介》欄目,向全球推介米脂小米。同時,米脂小米入選2018年央視“國家品牌計劃 廣告精準扶貧”項目,2018年12月1日至31日,央視小米廣告分為15秒、30秒、60秒三個版本,在央視8個頻道滾動播出1個月,對米脂小米品牌進行全國推介和宣傳,進一步提高了米脂小米知名度,從而引領帶動全縣小米產業升級發展,促進全縣貧困人口增收。

電商產業——農產品觸"網"進城


陝西米脂縣四大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2018年初,通過政府搭臺,電商企業唱戲,米脂縣成功舉辦了"助力脫貧攻堅·米脂有禮年貨會",三天時間實現銷售額605萬元,籌集扶貧基金60萬元,有效促進了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這只是米脂電商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小縮影。近年來,為促進電商發展,米脂建立了集展示展銷、教育培訓、物流倉儲、創業指導為一體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為返鄉農民、大學畢業生提供一站式創業孵化服務。目前,已有43家企業和個人入駐孵化中心,累計開展電商培訓1萬多人次,全縣註冊電商企業62戶,開辦網店402個,通過電商帶動創業就業1300多人。同時,培育出以陝西青創聯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優秀電商企業,已打造出"米脂小米""米脂婆姨貢米""桃花峁"等知名網絡銷售品牌。僅2018年1—10月實現網絡交易額2.32億元,實現農產品網絡銷售額6654萬元,電商產業帶動840戶貧困戶增收270萬元。

該縣還先後建成鎮、村級電商服務站144個,鄉鎮覆蓋率100%,行政村覆蓋率達70%,其中建成貧困村電商服務站52個,並依託電商服務站建立了惠農金融服務站,全面開展農產品銷售、網絡代購、金融服務、快遞收發、教育培訓等便民業務。目前,已累計為村民提供網絡交易4000多萬元,提供存取款等金融服務6萬餘筆,免費收發農村快遞15.1萬餘單,極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讓農民真正享受到了電商帶來的實惠。

在此基礎上,該縣引導電商企業深入農村與貧困村、戶合作,通過網絡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特產品,提供就業創業平臺,幫助群眾增收脫貧,湧現出一批優秀的電商企業,與貧困戶聯手打造綠色、有機、健康的農特產品,通過電商平臺把農特產品銷售由低端市場引入高端市場方向,在企業盈利的同時,為貧困戶創造更大的利潤空間。

其中,青創聯盟有限公司在米脂縣桃鎮、印鬥、楊家溝三鎮共19個貧困村建立了8000畝穀子生產示範基地,創新"互聯網+訂單農業""送豬生財""送雞下蛋"等助農增收模式,探索引進小米、雜糧、山地蘋果等深加工項目,增加產品附加值,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累計幫扶貧困戶1367戶、4113人,累計為貧困戶增收680多萬元。

此外,2018年4月24日,該縣還在全國首創了"保險+電商"扶貧模式,通過與中國人壽財險陝西分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將電商平臺與人壽財險的"國壽天財"央企平臺進行對接上線,利用中國人壽財險的銷售資源,向全國銷售來自米脂的特色農產品,其中80%的銷售利潤用於為貧困戶購買適宜的保險產品,提供一整套風險預防措施,構建起保險扶貧迴路,有效防止群眾因災因病返貧。目前,已實現銷售額20萬多元,所獲得扶貧基金已為654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購買了人身意外保險,為100名貧困學生購買了學平險,保額達3398萬元。

光伏產業——貧困戶沾"光"受益


陝西米脂縣四大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在米脂縣城郊鎮井家畔村,一排排新建的光伏電站正在進行最後的測試和維護,並於2018年11月下旬正式併網運行。據米脂縣農業生態扶貧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李清鎖說,這個項目最大的特點是,電站採用"農光互補"設計方案和理念,不僅滿足了機械化耕作的需求,也為農業種植和養殖留出必要的空間,適用各種類型農業,實現光伏+農業雙收益。

米脂四季分明,氣候乾燥,日照充沛,適宜發展光伏產業。近年來,該縣搶抓國家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政策機遇,集中全力把光伏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一項戰略舉措和主導產業來抓,堅持集中聯建式和分佈式兩種光伏電站建設相結合。截至目前,全縣總投資2.3710億元,年發電量可達3300萬千瓦時,可持續25年帶動87個貧困村的5842戶貧困戶增收脫貧,每戶每年平均收益3000元。

據介紹,在攻堅期內,這些電站資產除了使貧困戶收益外,還按照一定比例讓貧困村村集體收益,每村每年平均6萬元左右。

"下一步,米脂將繼續引導貧困戶及一般農戶向主導產業聚集,強化建立利益共享機制,加快規劃編制出臺,在基礎設施投入、技術服務和人才培養、平臺打造、品牌建設等方面下功夫,為產業發展創造環境。"米脂縣副縣長孫文強說。(楊曉慧 杜芳榮 艾仙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