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飛奔”,阿里新零售斬獲世界級大獎

經歷兩年多的實踐後,新零售如今成為全球零售業打破沉悶局面的一項共識。

跨國公司的圈子裡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全球看中國,中國看電商,電商看阿里。”

所以,他們無不把與阿里的合作當做頭等大事,就算開設一家網店,都會興師動眾跑到杭州觀摩。

不過今後,這個說法恐怕要改一改了。

美國東部時間1月13日晚,在紐約曼哈頓舉辦的全美零售聯合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年度展會上,阿里巴巴入選“未來零售創造者”。

全美聯合零售會主席Ellen Davis說:“今年得獎者都是站在零售創新的前沿:創造新的商業形態,將生活和激情融入現有理念,並影響投資風向,在世界範圍內通過創造來激勵行業領袖和消費者。”

盒馬“飛奔”,阿里新零售斬獲世界級大獎

馬雲2016年10月提出的新零售,經歷兩年多的實踐後,如今成為全球零售業打破沉悶局面的一項共識。於是,我們也可以說——

“全球看中國,中國看新零售,新零售看阿里”。

“希望盒馬也能開到美國”

3年前這個時候,第一家盒馬鮮生在上海金橋國際開業,3年後的今天,盒馬在紐約引起轟動。

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零售行業協會,全美零售聯合會的會員並不侷限於美國,還包括全球50多個國家的零售商,每年1月中旬定期舉行的年度展會也成為全球零售業最重要的會議之一,今年的展會就吸引了數百家參展商和幾萬家零售商,而阿里旗下的盒馬鮮生引起了全場關注。

展會第一天,不計其數的嘉賓湧進盒馬展館,現場體驗電子價籤、自助收銀、懸掛鏈、送餐機器人等服務。一位來自美國中部的零售從業者聽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說,盒馬鮮生可以提供線下最快30分鐘配送服務,感到這是不可思議的速度。他說:希望盒馬也能開到美國。

盒馬“飛奔”,阿里新零售斬獲世界級大獎

NRF展會懸掛鏈上移動的揀貨袋

盒馬鮮生展臺與亞馬遜剛好面對面,相比前者的熱鬧,後者展臺人流稀少,則顯得格外冷清。

依託技術和數據驅動的盒馬成為攪動全球零售業的一條鯰魚,懸掛鏈、送餐機器人也為行業提供瞭解決方案。比如韓國的樂天瑪特為了實現“30分鐘配送”的目標,也計劃效仿盒馬鮮生的做法,在賣場上方設置傳送帶,通過軌道把訂單產品移動到後倉,然後再由一線員工包裝和配送。

誕生於2016年1月的盒馬鮮生,目前已在國內近20個城市開出了130多家門店,其中既包括北上廣深杭等一二線主流城市,同時也打入了蘇州、南通、寧波等一些具有強勁消費力的三線城市。

而在盒馬的背後,僅僅2017年一年的時間,就湧現出鯨選、鮮食演義等十多家追隨者。

當一個模式被印證的時候,就到了資本密集入場,企業跑馬圈地大規模推行的階段,不過目前跑通商業模式的也僅有盒馬一家。2018年9月份披露的數據顯示,運營1.5年以上的盒馬門店單店坪效超過5萬元,單店日均銷售額達到80萬元,遠超傳統超市,線上銷售佔比60%以上。

盒馬“飛奔”,阿里新零售斬獲世界級大獎

阿里商業操作系統

盒馬鮮生的快速崛起並非偶然,而之所以唯獨它能跑通模式,是因為站到了阿里巴巴的肩上。

2019年1月11日舉行的one商業大會,阿里巴巴CEO張勇發佈了阿里商業操作系統,盒馬鮮生就是阿里商業操作系統的代表作,它今天的成效也印證了阿里商業操作系統的價值。

作為一個內部孵化項目,盒馬鮮生短短三年拉出一條高速增長的s曲線,離不開阿里旗下淘寶、支付寶、天貓、菜鳥、阿里雲、支付寶、優酷、釘釘、飛豬、微博、餓了麼等業務的協同,而在阿里CEO張勇看來:這些業務及其背後的數字化能力構成了阿里商業操作系統。

盒馬“飛奔”,阿里新零售斬獲世界級大獎

阿里商業操作系統,由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平臺和承載基座構成:淘寶、天貓編織的覆蓋6億活躍用戶的實物電商平臺,優酷、微博構成的文化娛樂平臺,餓了麼、口碑構建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一主兩翼”的業務格局構成的“大消費矩陣”背後的則是螞蟻金服、菜鳥、釘釘、阿里雲構建的從金融支付、倉儲物流到雲計算、大數據為核心的數字化經營能力。

這個商業操作系統在為自身服務的同時,也將成為推動全球企業數字化升級的基礎設施。

三年前,馬雲提出新零售,為利益割裂的線上與線下“打開一扇窗”。三年後的今天,當新零售進入深水區,張勇說,每家企業都需要一個全面數字化的“企業大腦”。如同windows之於pc、iso和Android之於智能手機,阿里商業操作系統就是企業登陸數字化時代的核燃料。

比如,在阿里雲支持下,波司登減少缺貨損失21%,售罄率同比增長10%。蒙牛則把月度預測的準確率提升了5%,年度預測的準確率提升到98%,原奶調撥的成本下降了9%。

比如,在釘釘的幫助下,一家名叫牧之初心的餐飲企業從組織到業務全面在線化,單店人效達到8萬元、坪效達到4萬元,而海底撈和星巴克的門店坪效大概在5000元至6000元。

再比如,在天貓“智能導購”系統的幫助下,良品鋪子獲得了直達用戶的運營工具,“以往一半以上的線下門店沒有新客,智能導購帶來了大量新客,現在銷售額的80%來自會員”。

受益於阿里操作系統,55歲的紅蜻蜓董事長錢金波說:馬雲帶著8萬多名員工,“做了一個事兒,織了一張網,造了一個節,弄了一隻貓,抓了一隻鳥,漂了一片雲,釘住一個人”。

早在2016年底,張勇就看到:“每個企業都要走向數據公司,才有可能走向新零售。”

如今,隨著阿里商業操作系統的問世,這個構想具備了實現的可能——“品牌、商品、銷售、營銷、渠道、製造、服務、金融、物流供應鏈、組織、信息技術”等11大商業要素的在線化和數字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