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幕风云——王朝崛起

公元1598年9月18日,日本太阁大臣丰臣秀吉逝世,死于伏见城。而此时正在朝鲜与明军作战的日本联军闻讯急忙撤回本土。

秀吉逝世时,其子丰臣秀赖尚幼,为此秀吉临终前下令由“五大老”辅政,这五人分别是:

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宇喜多秀家、毛利辉元、上杉景胜。

这五个人当中,只有德川家康没有参加征讨朝鲜的战争,因此实力保存的最完整,成为五大老中最强大的一个。而就在秀吉去世的第二年,五大老中唯一能够抗衡德川家康的前田利家逝世,这使得“五大老辅政”的局面彻底被打破,日本国内大权被德川家康所垄断。

德川家康本姓“松平”,父亲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后来家康为了抬高自己的出身,隧改姓“德川”,以便和著名的“清和源氏”攀上关系。

德川家康所处的年代正值日本战国末期,德川家先是与骏河国大名今川义元结盟。但在今川义元战死于桶狭间之后,德川家康臣服于织田信长。

倒幕风云——王朝崛起

织田信长

经常玩游戏的人对于织田信长应该不会陌生,他当时最有希望统一日本的人。但是在1582年,信长却意外死于本能寺之变,日本政局又开始扑朔迷离。而在信长死后,其家臣丰臣秀吉迅速夺权。

为了对抗秀吉,家康联合信长次子织田信雄与秀吉爆发了“小牧·长久手之战”。此战家康虽然获胜,但是秀吉却成功地通过外交手段迫使破坏了家康与织田信雄的联盟。最后家康与秀吉议和,成为秀吉家臣。家康臣服于秀吉后,被转封于关东地区,居所江户,也就是今天的东京都。

1589年秀吉征服北条氏,完成了日本的统一。但秀吉并没有建立新的幕府,而是自称太阁大臣,准备征服世界。

倒幕风云——王朝崛起

丰臣秀吉

1592年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家康则借口防范北条氏残党希望留守关东。秀吉同意了家康的要求,这使得家康得以保存自己的实力。

1598年秀吉去世,家康被任命为顾命大臣。为了拉拢家康,秀吉希望家康将孙女千姬嫁与独子丰臣秀赖。家康虽然不是很情愿,但最后还是答应了这门婚事。

从秀吉的态度中可以看出,秀吉对于家康是非常防范的,秀吉深知家康绝非泛泛之辈,自己也没有在军事上真正的击败过家康,以家康的实力,日后不是周公就是曹操。但让秀吉没想到的是,家康既不是周公也不是曹操,而是司马懿。

秀吉死后仅仅一年,“五大老”之一的前田利家也随他而去,失去制衡的家康开始日渐跋扈。为此丰臣氏家臣石田三成合宇喜多秀家毛利辉元发动了“关原合战”,意图剿灭家康。

关原合战是攸关日本历史走向的重要战役,双方投入总兵力超过15万,由石田三成和宇喜多秀家、毛利辉元组成的西军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居然在一天之内就惨败于家康领导的东军。忠于丰臣氏的石田三成、九鬼嘉隆、小西行长均战败被杀,丰臣氏势力丧失殆尽。

到1603年,德川家康正式被朝廷拜为征夷大将军,正式建立幕府。由于幕府将军的驻地位于江户,因此被称之为“江户幕府”,这也是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个幕府王朝。

倒幕风云——王朝崛起

德川家康

到1615年,德川家康在大阪之战中获胜,丰臣秀赖之自杀,其子丰臣国松也被家康捕获杀害。至此丰臣氏绝嗣,家康彻底完成了对日本的统一。

为了避免再度出现战国时代的混乱情况,德川家康颁布了《一国一城令》,规定每个令制国只能拥有一座城堡,防止各藩国拥兵自重。然后又通过《禁中并公家诸法度》,明确了幕府和朝廷之间的关系,该法律规定德川幕府有权利干涉皇族事物,以此将天皇掌控于手中。

为进一步保证德川家族对诸藩国的控制,1615年家康之子德川秀忠又颁布了《元和令》十三条,从法律上规范了各藩国大名对幕府的义务。

此后经过历代幕府将军的不断完善,形成了《武家诸法度》,建立了“幕藩体制”,开启了长达265年的江户幕府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