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一起趕一個雪峰山的年

腊八节:一起赶一个雪峰山的年

(過了臘八就是年,數千人一同趕赴雪峰山。)

腊八节:一起赶一个雪峰山的年

(特色民俗表演贏得滿堂彩。)

腊八节:一起赶一个雪峰山的年

(紅紅火火迎新春,但是動作危險,切勿模仿。)

華聲在線1月14日訊(圖文 潘梁平)1月13日,農曆臘月初八,雪峰山深處,懷化漵浦縣龍潭鎮陽雀坡古村迎來了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臘八節。濃重的祭祀結束後,遊客與當地村民一道,舞龍、聽戲、打餈粑、殺年豬,品濃稠的臘八粥,嘗地道的雪峰山美食,會過生活的人喜歡一口粥配一口豬血丸子,天氣雖然寒冷,但食物裡帶著記憶的香味足以溫暖整個冬天。

數千遊客,有上海的,有長沙的,有漵浦周邊的,今年還多了一群外國遊客,他們本來是活動前一天來參加另外一項活動的嘉賓,聽人介紹了雪峰山臘八節的盛況後,特地要求多留一天感受節日氣氛。現場,國際徒步旅行產品設計專家David Landis似乎對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充滿著濃厚的興趣,祭祀、木房子,還有豐富的民俗表演,讓David手中的相機快門按個沒停。

腊八节:一起赶一个雪峰山的年

(古村裡打餈粑,一直是最受歡迎的項目。)

腊八节:一起赶一个雪峰山的年

(一碗臘八粥,暖胃又暖心。)

來自長沙的李純還在村裡買了不少的臘肉、豬血丸子等年貨,“除了過節,這次還帶著親朋好友交待的買年貨的重任,所以特地開車星期五晚上就到漵浦了。”長沙土生土長的李純說自己非常喜歡雪峰山的年味,“城裡過年基本沒什麼儀式感,人情味寡淡的。”

遊客來了,村民的腰包也開始鼓起來了,年過六旬的村民王勝宇幹起來老本行,舞稻草龍,作為雪峰山文化旅遊的固定節目,王勝宇每參演一次就能得到200元的收入,2018年,他的演出場次也達到近80場。“我還在家搞了個農家樂,一年也有玩八塊錢收入。”看到雪峰山的發展,王勝宇喜不自勝。

腊八节:一起赶一个雪峰山的年

(院子裡的平地就是戲臺,唱的都是大家的喜怒哀樂。)

腊八节:一起赶一个雪峰山的年

(年輕人喜歡自拍。)

腊八节:一起赶一个雪峰山的年

(中年人也喜歡自拍。)

湖南雪峰山生態文化旅遊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陳黎明介紹,自2014年開始至今,該公司在陽雀坡村投資了3000萬元,用於修建公路和遊客服務中心、維修古房屋、建設遊步道和復原抗戰地下指揮所。11個村民在公司就業,人均年收入3萬元。

“我們把文化先行當作旅遊開發的重要戰略。”陳黎明說,該公司成立了雪峰文化研究會,把長沙和雪峰山地區的168名民俗文化研究專家都納入了研究會,目前已出版了《花瑤挑花》《叩拜雪峰山》等8部學術專著。

旅遊開發過程中,農民是受益的主體。到目前,該公司已投資5.3億元,打造了4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惠及12萬村民。

腊八节:一起赶一个雪峰山的年

(門上剛換的春聯,“福壽康寧”,這是最美好的期盼。)

腊八节:一起赶一个雪峰山的年

(廚師諶雲業正在準備中午的美食。)

腊八节:一起赶一个雪峰山的年

(拼盤裡食物的組成也有雪峰山人特有的講究。)

腊八节:一起赶一个雪峰山的年

(新鮮的餈粑已經做好,等待歸來的遊子一一品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