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最有血性爱国将军,中山陵前剖腹,一首诗被毛泽东作为座右铭

民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风云际会的时期,时间虽短,但却在各方势力的混战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英才。有一位辛亥革命元老,他为了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跑到中山陵前剖腹自杀以示抗议,被社会各界称为“最有血性的爱国将军”,他写的一首诗也被毛泽东作为座右铭。

1893年,续范亭出生于山西,太原陆军学校毕业。1911年辛亥革命时,年仅18岁的续范亭率领一个先锋营在风雪中行军500里,占领了军事重镇大同,在清廷的疯狂攻势下坚守40天,一战成名。

民国最有血性爱国将军,中山陵前剖腹,一首诗被毛泽东作为座右铭

续范亭

早年的续范亭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并担任孙中山的卫士长,可见其智勇双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续范亭先是反对袁世凯称帝,后又反对阎锡山的统治,被迫逃至西北军任职,先后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六旅旅长、甘肃行署参谋长、新一军中将参谋等职。

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国民党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对日军拒不抵抗,反对妥协的续范亭悲愤万分。1935年,在南京中山陵拜谒的续范亭难掩心中悲痛,写下了《哭陵》一诗:

谒陵我心悲,哭陵我无泪。

瞻拜总理陵,寸寸肝肠碎。

战死无将军,可耻此为最。

腼颜事仇敌,瓦全安足贵?

随即在中山陵前剖腹自杀,幸好被卫兵发现送往医院救治。人们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一首《绝命诗》:

赤膊条条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

窃恐民气摧残尽,愿把身躯易自由。

国民党深怕此事被宣扬出去引起动乱,于是下令严禁各报刊报道此事,甚至派出特务监视医院。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一个上海私人报馆刊登了续范亭剖腹自杀的照片和绝命诗,立即引起了举国震惊,激励了全国的抗日热情。

民国最有血性爱国将军,中山陵前剖腹,一首诗被毛泽东作为座右铭

续范亭

1936年,张、杨二人先后拜访看望养病的续范亭,表达了希望其与我党合作抗日的意向,续范亭欣然应允,前往西北参加抗战。“西安事变”后期,周恩来主动约见续范亭,这续范亭首次与中共领导接触,也成了其一生的分水岭。

此后几年,续范亭领导并参加了多次抗日战争。1940年,积劳成疾的续范亭再次病倒,中共领导专门电报要他去延安治疗。1941年,担架上的续范亭终于到达革命圣地,毛泽东等领导人亲自到山坡上迎接他的到来,续范亭深受感动。

民国最有血性爱国将军,中山陵前剖腹,一首诗被毛泽东作为座右铭

毛泽东

在延安,续范亭与毛泽东相见恨晚,成了良师益友。1942年,他写了一首歌颂毛泽东的诗:

领袖群伦不自高,静如处子动英豪。

先生品质难为喻,万古云霄一羽毛。

这首诗给予了毛泽东极高的评价,毛泽东回复说“不自高,努力以赴,你的诗我做了座右铭”。毛泽东一生有三个座右铭,一个是在湖南长沙师范学习时的座右铭:贵有恒何必五更起三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第二个是青年时代的座右铭:不谈家庭琐事,不谈金钱,不谈妇女。这首诗便成了毛泽东的第三个座右铭。

民国最有血性爱国将军,中山陵前剖腹,一首诗被毛泽东作为座右铭

续范亭

1947年,续范亭因病重与世长辞,享年54岁,毛泽东亲自为其写挽词。续范亭去世次日,中共中央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