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去世,举国悲恸,却为何不是国葬?

孙中山去世,举国悲恸,却为何不是国葬?

孙中山病逝时,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南北分裂的局面。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东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任非常大总统,后因陈炯明叛变,政府解体,后于1923年3月在广州成立陆海空大元帅大本营,孙中山任大元帅,继续开展护法、北伐、再造民国的一系列活动。北方却是直、皖、奉系军阀混战更替,政局动荡。

孙中山逝世,宇内皆殇。不仅国民党阵营极度悲痛,就连北方各派系也同样承认孙中山共和元勋的历史地位。作为当时民国政权代表的北京政府执政段祺瑞发布哀悼令,称颂孙中山“倡导共和,肇我中夏。辛亥之役,成功不居。仍于国计民生,殚心擘画,宏谟毅力,薄海同钦”。1925年3月17日,段祺瑞执政府终于发布指令,为孙中山举行国葬,同时公布了“饰终典礼”,由内务部操办。

孙中山去世,举国悲恸,却为何不是国葬?

对北京执政府授予的荣典,一部分国民党人表示赞同,但绝大多数表示不能接受。对他们来说,接受了北京执政府的国葬,等于承认了现行政权的合法性,这就关系到自己的名分和政治立场,也关系到今后的政治斗争。如果实行国葬,丧事的操办权必然落到北京政府手里,也就丧失了文化权、话语权,而这正是国民党人最不愿看到的。因此,有很多国民党人主张用“党葬”的名义更加适合,“党葬”孙中山,就可以通过掌握操办权来控制文化权和话语权,就意味着只有国民党,才是孙中山开创现代中国革命的正统继承者。

孙中山去世,举国悲恸,却为何不是国葬?

由于当时的国民党还偏据广东,内部也有很多矛盾,公开在北京宣称“党葬”并不现实。于是就在北京迅速组织了治丧办事处,制定治丧方案进行实施,对国葬党葬绝口不提。治丧方案照样报给段祺瑞政府,段政府的各种参与,国民党也不拒绝,而是与之会同筹商。

孙中山去世,举国悲恸,却为何不是国葬?

3月19日的移灵和4月2日的出殡,段政府帮助营造了隆重盛大的场面和气势,确实是把葬礼作为国葬来实行。但在整个丧礼过程中,无论是国民党人的宣传,还是各报刊的报道,都很少提及国葬。国民党人凸显了在葬礼中的主角地位,既向段政府“借了力”,又达到了期望的效果,而段政府在葬礼过程中始终处于配角地位。

北京的治丧活动一结束,国民党人随即成立葬事筹备委员会,遵照孙中山遗愿,在南京钟山为他修筑墓地。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国民党实现了名义上的全国统一,陵园建设进度加快,党葬条件更加成熟。

孙中山去世,举国悲恸,却为何不是国葬?

1928年1月7日,葬事筹备委员会第55次会议,决定了碑亭碑文的内容,“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由谭延闿书写并刻碑。碑高8.1米,宽4米,重达几十吨,用福建花岗岩雕琢而成,落款时间为: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隆重的党葬即奉安大典之后,葬事筹备委员会即改为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

孙中山去世,举国悲恸,却为何不是国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