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寶應:手機上的“盜竊”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微信、支付寶等支付工具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但在使用中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範意識,稍有不慎,也會遭遇手機上的“盜竊”。


法治寶應:手機上的“盜竊”


家住寶應的徐某和楊某是要好的朋友,兩個人經常吃住在一起。前段時間,楊某到徐某家借宿,早上楊某走的時候,徐某還在睡覺。等他醒來,發現支付寶裡少了3800塊錢。


法治寶應:手機上的“盜竊”


民警仔細查看了徐某的手機,確定手機內部沒有任何木馬病毒,基本排除了支付寶密碼被破解的可能。但徐某說,他從未向他人透露過支付密碼,手機也一直在身邊。民警調取了徐某支付寶的交易信息,發現這個3800塊錢流向了楊某帳戶。


法治寶應:手機上的“盜竊”


原來當天早上6點多鐘,楊某醒來的時候,看到徐某放在枕邊的手機,想到最近自己經濟拮据,便把徐某的手機拿過來,通過短信驗證碼的方式,在自己的手機上登陸了徐某支付寶賬號,然後匆匆離開。為了提取方便,楊某在自己的手機上設置了指紋支付,在寶應大昌路和寶應中學附近,分5次將徐某支付寶帳戶內的錢轉到了自己的名下。


法治寶應:手機上的“盜竊”


本案中,楊某用極其簡單的手法就完成了手機上的盜竊,這一案件也給人們敲響警鐘:不注意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特別是手機裡的信息,有時也會導致支付寶裡的現金被盜。


法治寶應:手機上的“盜竊”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寶應又發生了一起支付寶被盜刷的案件。馬某到涇河派出所報案,稱自己的銀行卡被人通過支付寶多次盜刷,損失了1萬多元。


法治寶應:手機上的“盜竊”


一開始,民警根據以往的經驗判斷,應該是熟人盜取了馬某支付寶密碼,然後再由支付寶轉賬到其它賬戶中。但是經過與受害人馬某的交流,民警排除了馬某支付寶信息洩露的可能,也不存在熟人作案的情況。通過調取馬某的銀行流水和支付寶記錄,民警發現涉案的兩個支付寶賬號竟然都註冊在被害人馬某的名下。其中一個支付寶關聯的手機號碼機主姓劉,與馬某素不相識。


法治寶應:手機上的“盜竊”


警方經過多次調查取證,終於搞清了事情的原委。原來,馬某之前有一個手機號不用了,被某公司轉給劉某使用。劉某在使用新的手機號碼註冊支付寶時,發現該手機號碼已經註冊了支付寶,他就用短信驗證的方式,獲取驗證碼,登陸了馬某的支付寶。看到馬某支付寶賬號裡有錢,而且還綁定了銀行卡,劉某就分6次將馬某銀行卡的錢轉賬到自己卡里。從開始的200元到最多的4000元,劉某一共盜竊了馬某銀行卡中的現金約10800元。目前,劉某因為涉嫌盜竊,被公安機關取保候審。


法治寶應:手機上的“盜竊”


馬某說,這個案件完全是自己的疏忽大意才給劉某有了可趁之機,以後一定會吸取教訓。警方提醒,在更換手機號碼時,應當及時將微信、支付寶等社交網站上的信息刪除;同時也要到銀行及時更換銀行卡的通知短信,這樣,當卡里的錢財受到損害時,才能及時收到短信,向公安機關報案。


法治寶應:手機上的“盜竊”


如今大家使用支付寶轉賬、微信轉賬越來越普遍,在享受便捷的同時,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機,經常查看自己的賬戶餘額和交易明細,不要將支付寶和微信綁定多張銀行卡,卡里也不要有大額存款,妥善保管好手機密碼和支付密碼,防止因密碼洩露導致財物被盜。


法治寶應:手機上的“盜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