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既有“溫度”又有“甜度”的地方

這是一個既有“溫度”又有“甜度”的地方

北緯24°,在貴州的西南部,有一個有“溫度”的地方。

和爽爽的貴陽相比,“熱”是對TA最深刻的印象,這裡冬無嚴寒、夏季炎熱,屬亞熱帶溫暖溼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7℃,這裡就是冊亨。

這是一個既有“溫度”又有“甜度”的地方

冊亨是全國布依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比例最大的縣,被譽為“中華布依第一縣”。這裡崇山峻嶺、碧水悠悠,深處於貴州大山之中,擁有著秀美怡人的自然風光和純淨無染的生態環境。

這是一個既有“溫度”又有“甜度”的地方

冊亨也是貴州省極為貧困的地方,只因這裡山路崎嶇、交通不便。但在冊亨的大山深處,從來都不缺神秘而又優異的東西。

木耳洞的黑皮果蔗很特別

冊亨縣有個叫木耳洞的地方,這兒主要以種植黑皮果蔗為主要農作物,就連空氣中都瀰漫著“甜甜”的味道。

這是一個既有“溫度”又有“甜度”的地方

木耳洞是一個典型的天然洞溶洞,洞內一年四季都有清澈的山泉水流出,加上這裡夏季高溫、冬季無霜降

的氣候,為黑皮果蔗的生長創造了有利條件

這是一個既有“溫度”又有“甜度”的地方

“木耳洞”顧名思義,因外形長像木耳而得名

黑皮果蔗含糖量高,漿汁甜美,被稱為“糖水倉庫”。與青皮的相比,黑皮果蔗纖維含量低,其蔗汁含有 20 多種氨基酸及多種營養成分

這是一個既有“溫度”又有“甜度”的地方

如果你將這清清甜甜的果蔗嚼上一口,甜蜜的汁水就會溢滿口腔

這是一個既有“溫度”又有“甜度”的地方

木耳洞的黑皮果蔗給人的印象很特別,它果型粗大、水分足,但果皮卻不是很脆。你說它是水果,卻又長得太粗獷;說它不是水果,卻又偏偏無比甘甜地誘人

楊秀益:果蔗土地的開拓者

眼下正是果蔗豐收的季節,走進果蔗林中,一排排筆直又高大的果蔗樹立在田裡,鬱鬱蔥蔥,紫色的枝幹和清悠悠的葉子整齊地隨風搖擺。

這是一個既有“溫度”又有“甜度”的地方

每一棵紫色的果蔗上都附著粉,手一摸就粘上,楊秀益說這是果蔗熟了的表現。

楊秀益原本在廣西做建築業工作,前些年在無意間瞭解到果蔗這個水果。果蔗喜溫、喜光,是高產作物,而它對生存環境要求並不高。

這是一個既有“溫度”又有“甜度”的地方

圖左為楊秀益

“如果能將它引種到家鄉該多好啊?”楊秀益心想著:“冊亨和廣西的氣溫差不多,土壤還較肥厚,有那麼多良好的條件為什麼不去利用好它呢?”

這是一個既有“溫度”又有“甜度”的地方

於是他放棄了 20 多年的建築工作經歷,選擇回到家鄉種植果蔗。

為脫貧,日夜呵護果蔗林

為了把果蔗種植成功,他多次請教廣西的果蔗種植師傅,認真記下種植要點,並紮紮實實地去嘗試種植。

這是一個既有“溫度”又有“甜度”的地方

從種植挖溝排水到施肥人工除草,楊秀益日夜“呵護”著這片果蔗林。在累積了幾年的種植經驗後,他決定帶動村民大幹一場。

這是一個既有“溫度”又有“甜度”的地方

2015年,楊秀益與當地木耳洞優質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取得聯繫併合作,帶動了當地 20 戶扶貧戶進行種植,為 80 人增加了就業崗位。

這是一個既有“溫度”又有“甜度”的地方

如今,果蔗已經成為木耳洞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一棵棵挺拔的果蔗像高樓似的樹立在田間,看著這一片片茂密碧綠的果蔗地,楊秀益感到很是欣慰。

這是一個既有“溫度”又有“甜度”的地方

用心處理細節,果蔗才會更“甜”

每年11月,木耳洞的果蔗就會漸漸成熟。這時候的果蔗每一顆大概有 3-5 斤重,果蔗越重,說明水分越多,品質越好

這是一個既有“溫度”又有“甜度”的地方

水分過多的果蔗已經迫不及待笑開了嘴

果蔗成熟後,農戶們會用鐮刀先颳去果蔗上的白灰和蔗芽。為了讓顧客吃得更加安全放心,打包時我們採用真空包裝,以此減少果蔗氧化的現象。

一般來說,發出的果蔗都是通過精心挑選的,成熟飽滿、個大的果蔗才會發出。當然,為了保證它的鮮度,建議貨到三天內吃完

這是一個既有“溫度”又有“甜度”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果蔗出現紅印子是不能食用的,因為果蔗含水量很高,變質的部分會滲透到整顆甘蔗中。

這是一個既有“溫度”又有“甜度”的地方

或許有的果蔗中心會有少許蟲眼,那是因為果蔗在生長過程中堅持不使用農藥,自然成熟,食用時坎掉 3-4cm 即可。

“蔗”樣吃,更美味

果蔗因清甜多汁,成為人們喜愛的冬令水果之一。它的吃法可是五花八門:烤果蔗、冰檸檬加蔗糖茶、蔗糖榨汁等等。

這是一個既有“溫度”又有“甜度”的地方

超多吃法,怎麼吃都不膩!

現在,冊亨果蔗“甜蜜”上市啦!

關注VX“電商雲到村裡”可以看到哦~

愛吃果蔗的小可愛們,現在可以下單了!

一起吃果蔗,一起咀嚼人生的甘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