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I一騎絕塵領跑行業

百度AI一騎絕塵領跑行業

2018年這一特殊經濟年份,互聯網風口漸趨消亡在創投市場的“捂錢過冬”中,而巨頭跌宕,再無從吹起一波資本競投的風潮,這在兩三年前是一幅無從想象的場景。不過,當以前的風口沉澱在沒有新風口接替的2018年,滴滴、鬥魚等例證,或許都說明這是一個更容易拋開浮躁、看清問題所在的機會。

與此同時,互聯網的舞臺焦點也從資本和規模的混戰,轉移到更需長期時間考驗的領域,比如產業互聯網,比如人工智能。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兩年一直處於戰略收縮,放棄競爭賽道而轉向技術投入的百度,可能再次與AT正面交鋒。而作為一個人工智能公司,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定位和基因,相比阿里和騰訊,更適合聚焦於技術本身,而不是技術與商業的硬性融合。

回看2018年,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市場表現可圈可點,尤其是語音交互的軟硬件突破。

小度家族攪局智能硬件,技術壁壘的降維打擊

2018年可以算是智能硬件爆發的一個小高潮,新產品層出不窮,細分市場格局不斷變遷。

以智能音箱為例,Strategy Analytic發佈的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音箱研究報告顯示,第一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預估達到920萬臺,其中亞馬遜穩居第一,市場份額為43.6%。隨後的排名次序為谷歌、阿里巴巴、蘋果和小米。

然而半年時間,這份榜單已然出現變化。Strategy Analytics 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市場報告顯示,百度改變了全球市場格局,市場佔有率猛增至8%,排名第四,是本季度最大的黑馬。與此同時,IDC數據顯示,該季度搭載百度DuerOS的智能音箱在我國出貨量第一名,入門級小度助力百度拿下第三季度國內智能音箱市場24.1%的份額。

小度四款自主品牌智能硬件集中在去年落地,其中首款智能音箱更是直至6月份才面世,短短時間內的市場破局,看似是百度技術實力落地的最佳驗證。但這給市場帶來的啟示也令外界心驚:一旦成熟的技術服務提供商切入硬件領域,其影響力可能極為強勢。

以百度為例,小度目前擁有超過800個技能,控制超過85個品牌的7000多萬個智能家居設備,這依託於DuerOS的對話式AI操作系統。截至2018年10月,搭載DuerOS的智能設備激活數量突破2億臺,月活躍設備量超過3500萬,DuerOS語音查詢超過8億。龐大的大數據支持,使得小度在交互自然度、語義流暢度、反應靈敏度等方面獨具優勢。

2018年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和小度在家連續7輪的流暢對答,可稱驚豔。

不過這次大會上,更意外的是小度語音車載支架。作為車載領域的首次硬件試水,這款產品自面世,現在已經過三輪搶購高潮,超高性價比固然是核心原因,但往更深層看,小度語音車載支架結合無線充電和全語音交互的創新,一舉突破了以往對支架產品的想象力。如果放大到其它領域,人工智能技術落地所產生的市場反饋,無疑比車載支架更具顛覆性。

當然,小度家族主打性價比,也側面說明百度AI還處於拓寬與深耕應用場景的階段,通過培養消費者的品牌認知與使用習慣,縱深切入用戶的生活場景,從而更好更快地搶佔先機,佔領消費者的心智認知。

蟄伏五年初成,百度正式進入AI技術回報期

業內存在一個共識:百度重技術、阿里重運營、騰訊重產品。從核心業務的起點出發,人工智能在BAT的應用和價值顯然有所差別,阿里希望AI服務於其構建的商業體系,騰訊則依然是通過產品聚攏用戶群體,而百度想要的一直都是技術,佔領最底層服務商的位置。

這種差別其實也是百度近幾年來偏離共享單車、無人貨架、新零售等行業風口的原因。2013年,當百度建立起我國第一個深度學習研究院,李彥宏也沒想到此後百度要在人工智能的技術層面蟄伏如此之久,以致AT“臺前”競技,百度“幕後”蓄力。可長時間應用落地的滯後,難免欠缺C端市場爆發的影響力。

如今這一狀態或許在2018年得到改觀,因為直觀來看,百度在智能語音領域的軟件生態與硬件架構,正在獲取積極的市場反饋。

一方面,小度家族的硬件矩陣已初具雛形,除了智能音箱的行業爆發力,更早上市的小度在家,以海量資源和AI體驗獲得用戶青睞,並榮獲亞洲消費電子展最佳智能家居產品獎。2018 CES開展的第一天,百度DuerOS的參展產品之一渡鴉raven H,被《華爾街日報》評選為“CES展2018年最佳”。

另一方面,對合作夥伴的技術支持,不斷推動百度軟件生態加固底層技術服務商的地位。據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2010年—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人工智能技術預測》稱,2018年底百度DuerOS 的全球市場份額將佔17%,排名第三。並且憑藉中文和平臺優勢,DuerOS未來有很大可能性超越蘋果Siri。

伴隨市場爆發的也是AI場景的搭建和擴展。比如小度智能音箱 Pro,通過自然流暢的語音交互與定向適用的理解模型,更加精準與深入的滿足用戶的娛樂休閒、知識探索、分齡教育等多場景的應用需求。長期來看,無論是智能家居還是車載移動,硬件更迭和技術升級的最終目的都是構建生態閉環。

這些市場反饋的正向價值在於多年的技術積累開始轉化為商業力量,換句話說,百度也由此進入AI投入的回報期。

這裡所說的回報,並不是營收層面的改變,而是對外界傳達的一種印象:從2013年初涉人工智能到2016年戰略轉型,直至2018年在智能音箱等滲透率較好的市場領域,真正切入用戶生活場景,五年時間,百度邁過蟄伏期重新迴歸互聯網競賽中心。

小度的強勢崛起,意味著新AI時代正在到來?

2018年年底,李彥宏出現在《哈佛商業評論》評選的“全球最受關注的十大AI領軍人物”中,這是這份名單中唯一的中國面孔,與其並列的包括庫克、貝索斯以及桑達爾·皮查伊等人。從某種程度上講,這反映出目前全球人工智能的競爭局面,而百度走向與谷歌、蘋果、亞馬遜同等級的技術較量。

李開復在新書《AI·未來》中,將人工智能革命分為四波浪潮:互聯網智能化、商業智能化、實體世界智能化、自主智能化。其中第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基礎,是給互聯網用戶的瀏覽數據貼標籤,而商用人工智能則是給傳統公司數十年來積累的大量專業數據貼標籤。

雖然目前我國在前兩個浪潮中已經湧現出相關技術公司,但從AI的行業應用角度來看,53%的企業還處於無信息化或基礎數據化階段,已採用AI技術或AI驅動的企業,佔比還不到15%。而傳統產業發達的美國,在早期的商用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建立了強勢的領先地位。同樣地,這種差距延續到第三波浪潮的興起。

在智能音箱交互、無人商店和安防等實體應用上,亞馬遜等公司也早於國內互聯網公司,不過百度經過近五年的技術積累,正在將這一差距補足。

從全球申請人來看,在人工智能領域美國專利申請人依然佔主流,排名第一位的微軟和排名第二位的IBM均以4000件以上的專利數量遙遙領先,百度500多件的申請量,已位居國內第一。尤其是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專利申請在中、美、日之間的分佈較為均衡,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受百度的影響,其技術優勢超過三星、微軟等外企在國內的專利申請。

就以對話式AI市場為例,全球呈現出Alexa、Assistant、DuerOS三足鼎立的狀態。

因為亞馬遜很早公開SDK,讓其他設備和開發者可以集成並使用其技術,所以目前亞馬遜已經拓展了500餘款Alexa中控設備、4.5 萬個技能、1.2 萬款設備。兼容谷歌Assistant的設備雖不足亞馬遜Alexa一半,但在音視頻內容服務方面卻領先Alexa。

相對來講,百度DuerOS集合了亞馬遜和谷歌的優勢,一方面連接了更多三方開發者、硬件服務商,另一方面又能依託網易雲音樂、QQ音樂以及其自身的海量資源。現在DuerOS的合作伙伴數量已經超過300家,搭載DuerOS落地的主控設備超過160多款,在DuerOS平臺上的技能開發者數量超2.4萬。

DuerOS生態的活躍正是小度一系列智能硬件市場爆發的核心緣由,而應用場景的拓寬和硬件設備的滲透,也將成為商業化的前奏,推動人工智能浪潮進一步前進。

李彥宏說,“未來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宣稱自己與AI沒有關係”,AI技術所蘊含的變革力量和商業價值才初露頭角,百度的轉折也剛剛開始。

歪道道,獨立撰稿人,互聯網與科技圈深度觀察者。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