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山海经卷二西山经03

上一篇我们讲到了西山经首列山西的石脆山、英山、竹山和浮山,这几座山中丰富的矿物资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篇文章,我们将继续了解西山经的首列山系。

【原文】

又西七十里,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上多棫橿,其下多竹箭,其阴多赤铜,其阳多婴垣之玉。有兽焉,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其名曰嚣。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曰橐【上非下巴】,冬见夏蛰,服之不畏雷。

「国学经典」山海经卷二西山经03

【词语释义】

羭:yú,羭次,古山名。棫:yù,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橿:jiāng,1.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木材坚韧,可做车轮。 2.锄柄,锄把。垣:yuán,1.墙。 2.城。 3.姓。嚣:xiāo,兽名。枭:xiāo,同“鸮”,猫头鹰。橐【上非下巴】:tuó féi,古鸟名。蛰:zhé,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

【译文】

再往西七十里是羭次山,漆水从这里发源向北流入渭水。山上有很多的棫树和橿树,山下则生长着茂密的竹丛。山北阴面有丰富的赤铜,而山南阳面则有很多叫做婴垣的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猿猴而双臂很长,擅长投掷,它的名字叫做嚣,也有人管它们叫做猕猴。

羭次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外形像普通的猫头鹰,长着人一样的面孔而只有一只脚,叫做橐【上非下巴】,这种鸟习性很是奇怪,别的动物都是冬眠,而它却是夏眠,常常冬天出现而夏天蛰伏,因为如此,古人认为把它的羽毛放到衣服里就不怕打雷了。

「国学经典」山海经卷二西山经03

关于独足鸟,《神农本草经》《说苑》《格致镜原》《唐韵》《临海志》里也有记载,说它们别名“商羊”(孔子语)、“山萧鸟”,昼伏夜飞,将雨则鸣。《河图》记载,独足鸟是一种祥瑞之鸟,看到它的人会勇猛强悍。《南史》里说,南陈即将灭亡的时候,一群独足鸟聚集在宫殿,用嘴喙画出救国之策的文字。这种独足鸟据说就是橐(非巴)。概括这些典籍记载的橐(非巴)特点,就是有反季节性、祥瑞性,当然,最显著的还是一只脚。

【原文】

又西百五十里,曰时山,无草木。逐[zhú]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水玉。

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兽多猛豹,鸟多尸鸠。

又西百八十里,曰大时之山,上多穀柞,下多杻橿,阴多银,阳多白玉。涔[cén]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清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水。

「国学经典」山海经卷二西山经03

【词语释义】

鸠:jiū,尸鸠,即鳲鸠。鸟名。穀:gǔ,通谷,必有稃甲,百谷之总名,粮食作物的总称。柞:zuò,柞树,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叶子倒卵形,花单性,坚果卵形,木质坚硬,耐腐蚀。叶子可用来饲养柞蚕,木材可用来造船和做枕木等。也叫柞栎。

【译文】

羭次山往西一百五十里是时山,山上草木不生。逐[zhú]水从这座山上发源,向北流入渭水,水中有很多的水晶石。

时山往西一百七十里是南山,山上遍布粟粒大小的丹砂。丹水从这座山上发源,向北流入渭水。山上的野兽多是猛豹,和现在的豹子不同,古人认为猛豹的体型像熊,毛皮光泽有花纹,能吃蛇也能吃钢铁,传说睡在猛豹的皮上可以避免瘟疫,而将它画在画上可以辟邪。南山上还有一种叫做尸鸠的禽鸟,据说体态和鸠差不多大小,羽毛黄色,不会筑巢,大多住在树穴里。也有人认为尸鸠就是布谷鸟。

「国学经典」山海经卷二西山经03

南山往西一百八十里是大时山,山上有很多的穀树和柞树,山下则生长着茂密的杻树和橿树。山的背面盛产银矿石,山的南坡则布满了白玉石。涔[cén]水在这座山上发源,向南流入渭水,清水河在南坡发源,向南流入汉水。

【原文】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

[miǎn];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其上多桃枝钩端,兽多犀兕[sì] 熊罴,鸟多白翰赤鷩。有草焉,其叶如蕙,其本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曰蓇蓉。食之使人无子。

「国学经典」山海经卷二西山经03

【词语释义】

嶓冢:bō zhǒng,山名。在甘肃。钩端:郭璞 注:“钩端,桃枝属。” 袁珂 校注:“桃枝,竹名。”罴:
pí,熊的 一种。即棕熊。鷩:bì,赤雉,即“锦鸡”。白翰:是白色羽毛的野鸡。古时以为瑞鸟。桔梗:jié gěng,茎高20~120厘米,通常无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极少上部分枝。蓇蓉:gū róng,传说中的一种香草。

【译文】

再往西三百二十里是嶓冢山,汉水从这座山上发源,向东南方向流入沔水。嚣水也是从这座山发源,向北流入汤水。山上有很多的桃枝竹和钩端竹。山上有很多的犀牛和兕,还有很多的熊和罴,罴是熊的一种,俗称人熊,都十分的凶猛好斗。

「国学经典」山海经卷二西山经03

嶓冢山上海栖息着很多的鸟类,其中最多的就是白翰和赤鷩,白翰是古时的一种瑞鸟,传说只有天下万物太平的时候才会出现。山上还有一种叫做蓇蓉的香草,叶子长得像蕙草叶,茎干像桔梗,开黑色的花朵却没有果实,传说吃了这种草就不能生育。

本文所有资料来自《山海经》等书,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

-END-

有人问我做中国人是什么体验。我告诉他,认得汉字,识得诗词,赏的风月,弹得古琴,清茶半盏,浊酒一杯,不知是多少辈子修来的福分。——《不记年》,更多文学经典,请多多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