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奇葩说》今天也在谈论死亡

《奇葩说》第五季马上就要收官,今天这场半决赛的辩题是:假如能看到别人的“死亡时间”,该不该告诉TA们?

群雄论战,难辨输赢。高晓松曾被算命先生预言活不过三十五,邱晨首次公开自己的患癌经历。

现实生活中,医院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大致能看到人的生死的地方。对于医生来说,他们也会面临要不要告知患者的困境;对于当事人而言,说服自己并让自己接受死亡,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困境。

不久前,我们推送过一部关于生的纪录片,叫《生门》。

今天,我们想要推送一部关于死的纪录片,叫《生命里》。

不同的是,这部片子里的人,他们都已经事先知道,自己的生命周期所剩无几。他们也许仅仅只是想要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即使依旧带着遗憾。

刚好,《奇葩说》今天也在谈论死亡

《生命里》海报

导演吴海鹰用两年时间记录了上海临汾社区服务中心里四十多位临终者的故事,最终剪辑成这部三集的纪录片,分别取名“记得”、“陪伴”、“心愿”。

影片由云集将来制作,由金马奖影后万茜担任解说。

弹幕里很多人说,万茜的声音让人出戏。是的,作为一名演员一位歌手,万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员。她所营造的氛围,听上去更是像在做一次讲述,而我们,不过是围坐一旁侧耳倾听。

对于那些对万茜不够熟悉的观众,推荐看看她在影片《你好,疯子!》里演技炸裂的五分钟。据说,万茜在拍完这部戏后抑郁了两个月。

然后,也许我们就能更好地去体验这种由心出发的解读与感动。

万茜在影片中,向大众普及了“临终关怀”的理念:

“舒缓疗护,又称安宁疗护,是给临终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全面照料,使他们的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以提高,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镜头里的这些临终者,主要都是癌症晚期患者,他们生命所剩的时间,大多不超过三个月。他们就住在这些被称为“安宁病房”的临终关怀病房里,病房装修得很漂亮,看上去也很温馨。

刚好,《奇葩说》今天也在谈论死亡

但在一些病患者看来,“好有什么用,到这样的病房来都是等死的”。

所以,这里又被称为“死亡病房”。

就连附近的居民,也会觉得晦气,他们在各自的窗户边上挂上各类大小不同的镜子。

就算被视为迷信,他们也不想触碰这些晦气。他们说,镜子是反光的,晦气可以被镜子反射回去。

刚好,《奇葩说》今天也在谈论死亡

就算是医院,也专门辟出一条“死亡通道”,那些往生的病人,就从这条通道里送往太平间。

“中国有些忌讳嘛,就是说活人和死人不要走同一条路,如果是白天这样推出去,也不是很好对吧,因为外面是门诊,如果他们那些看病的人看到尸体出来,其实对他们也是一些恶性的刺激。”

但这些病人啊,谁也都曾朝气蓬勃,风华正茂,都有过美好的曾经——

患者黑子叔回忆起抗战胜利时在武汉的水塔里看到部队行军,鲁胜兰一直念念不忘新疆七八九月的麦子白面和瓜果,陈晓军谈到当年看到复员回家的哥哥时还是会泪流满面,王学文想起恋爱时会突然陷进自己的思绪里,汪明昌讲述着和爱人一起去吃浪漫的广东早茶……

刚好,《奇葩说》今天也在谈论死亡

黑子叔回忆起抗战胜利时候


刚好,《奇葩说》今天也在谈论死亡

鲁胜兰念叨新疆的瓜果


刚好,《奇葩说》今天也在谈论死亡

谈及往事泪流满面的陈晓军


刚好,《奇葩说》今天也在谈论死亡

陷进自己思绪里的王学文


刚好,《奇葩说》今天也在谈论死亡

汪明昌回忆和爱人的点滴

他们,也都有痛苦的现在。

病痛将他们折磨得痛苦不堪,他们害怕连累家人,他们孤独到连志愿者的一个拥抱都可以无限温暖。


刚好,《奇葩说》今天也在谈论死亡


刚好,《奇葩说》今天也在谈论死亡


刚好,《奇葩说》今天也在谈论死亡


刚好,《奇葩说》今天也在谈论死亡

他们,还都有遗憾的未来。

或者是希望可以和女儿再见上一面,或者是想要克服传统观念和法律缺陷捐赠眼角膜,或者是回到离上海很近的老家嘉兴看看,又或者,仅仅是想要看到女儿在自己有生之年出嫁……

刚好,《奇葩说》今天也在谈论死亡

希望可以和女儿再见上一面的朱慧芳


刚好,《奇葩说》今天也在谈论死亡

想要捐赠眼角膜的沈和敏


刚好,《奇葩说》今天也在谈论死亡

看着儿子拍的嘉兴照片的吴留里


刚好,《奇葩说》今天也在谈论死亡

在病房里去世的陈晓军

然而,这些在外人看来可能没有那么难的事,却成为了他们终其一生再也没能实现的愿望。

对于一个行将就木的病人来说,无论他曾经思考过死亡,抑或从未敢直面死亡,临终关怀也许都还是会显得微不足道。

《生命里》没有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但至少,它告诉了我们,“不只是优生,优死也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