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其心,实其腹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河上公章句:圣人治国与治身同也。虚其心,除嗜欲,去乱烦。实其腹,怀道抱一,守五神也。弱其志,和柔谦让,不处权也。强其骨,爱精重施,髓满骨坚。

——王弼注:心怀智而腹怀食,虚有智而实无知也。骨无知以干,志生事以乱,心虚则志弱也。

中国古代对老百姓,努力虚其心弱其志是做到了,但实其腹强其骨始终没做好。

2018-06-29

人和人之间真正的区别其实不是智商,甚至不是情商,而是经历。

2018-06-29

经历会塑造一个人,塑造他看问题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会最终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感谢我们自己的独特经历,尤其是伴随着中国经济一起成长的经历,因为这些经历教会我们的,远比商学院的MBA教材要精彩得多。

2018-06-29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

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

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

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

过尽飞鸿字字愁。

有的人习惯以一种比赛的心情处理许多情况,尽量找出可以减少浪费时间的捷径:他知道哪些餐厅的动作较快;哪些大楼中的哪部电梯最快;哪些航空公司准时;哪些地方处理行李最有效率;走哪几条路和小巷最节省时间。他们的的诀窍是:“我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看收件箱,并将所有文件依重要性、难易度分类,在心里规定每一件事情完成的时间,然后自己跟时间比赛,尽量在仅有的时间内完成每一件事。通常,我能做得比预期的还多。”运动员也是用这个方法:优秀的运动员不仅与他人竞争,还要跟自己竞争,尽力超越自己的记录并改善平时的表现。

养生与力学,皆从“有恒”做出,故古人以“有恒”为作圣之基。

---

若遇棘手之际,请从耐烦二字痛下工夫。

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将圣人之言语切己,不可只作一场话说。人只看得此二书切己,终身尽多也。

——张伯行集解:大凡读书而终身无所得者,以书自书、我自我也。 今人看《语》、《孟》,且须读之甚熟,玩味之久,咀嚼出意义来。直 将圣人言语为切己之事,勿作空言看过,方为善读《语》、《孟》者。 盖二书备详致知力行之事,大而君臣父子,小而日用事物,那一句话 不切于学者之身心?学者看得二书切己,便终身受用不尽。否则只作 圣人说话,震之诿之,唇舌应付,释卷茫然矣。

——朱子曰:“切己,就日 用常行中着衣吃饭,事亲从兄,尽是学问。”辅庆源曰:“切己体察, 则一日当有一日之功。若欲只做一场话说,则是口耳之学矣。”王伯 厚曰:“吕成公读《论语》‘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遂终身无暴怒。袁 洁斋见象山读《康诰》,有感悟,反己切责,若无所容。前辈切己省 察如此。”

——朱子曰:“且如‘学而时习之’,切己看时,曾时习与否?句句如此求之,则有益矣。” “如‘克己复礼’与‘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看,我实能克己与主敬行恕否?件件如 此,方有神。”

程 子 曰 : 「 學 者 先 讀 論 語 孟 子 , 如 尺 度 權 衡 相 似, 以 此 去 量 度 事 物 , 自 然 見 得 長 短 輕 重 。 」

程 子 曰 : 「 讀 論 語 孟 子 而 不 知 道 , 所 謂 『 雖 多 ,亦 奚 以 為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