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你做對了嗎?欲養生先要了解自己的體質!(附中藥和食療方)

體 質 與 養 生

一、 隨著社會的飛躍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生活質量的和疾病預防越來越重視,養生也越倍受關注!在此與大家淺談自己到底是什麼體質,應該怎麼來養生!

1、體質是人體生命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形態結構、生理及心理機能的綜合而相對穩定的特質。這種特質稟賦於先天,並受後天的多種因素影響,具個體差異性、同種相似性及階段變動性等特點;與機體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發病種類的傾向性和病變過程的趨向性密切相關。

2、那中醫體質怎麼講呢?

中醫體質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研究人類各種體質特徵,體質類型的生理、病理特點,辯體規律,以及與發病的關係,從而指導強身健體。防病保健、治療康復的一門學科。它是研究人體生命、健康和疾病問題的生命科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瞭解和掌握這些規律及其與健康和疾病的關係,對於保健養生、強身防病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養生你做對了嗎?欲養生先要了解自己的體質!(附中藥和食療方)

二、體質形成又有哪些因素呢?

1、有先天因素:先天因素即“稟賦”。包括種族,婚育、種子,以及養胎、護胎、胎教等,決定著群體或個體體質相對穩定性和個體體質的特異性。遺傳因素使後代具有類似父母的個體特點;胎兒在母內的發育狀況,對體質特點的形成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先天稟賦是體質形成的基礎,是人體體質強弱的前提條件。

2、有後天因素,後天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環境因素、飲食因素 、生活起居。

三、我們體質的又有哪些生理特點呢?

【一】、體質與年齡的關係:

1、小兒體質特點:

A. 小兒為純陽之體:

B. 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

C. 小兒五臟有餘和不足的特點:

2、青年體質的特點:

青年時期氣血漸盛,腎氣旺盛,是人體生長髮育的鼎盛時期。

3、中年體質的特點:

中年時期,由於生理上開始由盛轉衰,逐漸出現陰陽氣血失調,臟腑功能減退。

4、更年期體質特點:

更年期是人體由中年轉入老年的過度時期。女性多出現於44-55歲。多見於肝腎陰虛,陰陽失調之症狀。男性更年期多出現於45-60歲。其體質特點為臟腑功能衰退,並以腎氣虛衰而波及他髒。

5、老年人體質的特點:

人到老年,機體會出現生理、心理功能和形態學方面的退行性變化。機體調控陰陽協和的穩定性降低,表現為兩個特點:一是正虛,即精血虧虛。二是多夾有痰飲、血瘀,即水液代謝和氣血運行不暢。

人的體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育、成熟、衰老,既是一種由遺傳所規定的生命過程,又與在環境因素作用下自我調節的機制有關。

【二】體質與性別的關係

由於男女在形態結構、生理功能、物資代謝及遺傳等方面的差異,形成了男女不同的體質特徵。

【三】特稟體質的特點

特稟質主要包括過敏體質、遺傳病體質、胎傳體質等。

養生你做對了嗎?欲養生先要了解自己的體質!(附中藥和食療方)

四、我們的中醫體質有哪些體徵的分型和特徵呢?

辨析體質類型,主要是依據不同體質在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及心理活動和適應能力等四個方面的特徵,分為不同體質類型。常見的中醫體質主要分為平和體質。氣虛體質、陽虛體質、溼熱體質、氣鬱體質、瘀血體質、特稟體質10種

【一】平和體質

平和體質是指人體陰陽氣調和,五臟協調,經絡暢通,以體型勻稱健壯,平素患病較少為主要特徵的體制狀態。其形成的原因多是先天稟賦良好,後天合理養生的保健所致。

形體特徵多表現為體型勻稱健壯。其常表現可見面色、膚色潤澤,頭髮稠密,睡眠安和,胃納良好,二便正常,舌色淡紅,苔薄白,脈和有神。

【二】、氣虛體質

它是以氣虛,氣息低弱、臟腑功能低下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其形成的原因多是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失養,如孕育時父母體弱、早產、人工餵養不當、偏食厭食,或因病後氣虧、年老氣弱等。

特徵和表現:氣虛體質的形態特徵表現為肌肉鬆軟。常見主要表現是平素氣短懶言,疲乏神倦,易出汗,色淡紅、胖嫩、邊有齒痕,脈象虛緩。有的可見面色萎黃或淡白,口淡少華,毛髮不澤,頭暈,健忘,或便溏等。

此體質應補氣健脾。方藥:參苓白朮丸、補中益氣湯。

藥物:生曬參、黃芪、黃精、山藥、薏苡仁、大棗。

食療方:

清蒸參雞湯:人參15g ,香菇15g 火腿20g,母雞1只,調料適量。共燉食之。

養生你做對了嗎?欲養生先要了解自己的體質!(附中藥和食療方)

【三】、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是指人體陽氣不足而導致體質偏頗,以機體不得溫煦表現為形寒肢冷等虛寒現象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形的原因多為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如孕育時父母體弱,或年長受孕早產,或年老陽衰等。

特徵表現:形體白胖,肌肉鬆軟,肉不健壯。常表現為:平素畏寒,手足不溫,喜熱飲食,神色晦暗,口唇色淡,毛髮易落,易出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長。心理特徵多性格多沉靜、內向。

此體質應溫補腎(脾)陽。方藥:參苓白朮散,四神丸。

藥物:補骨脂、杜仲、菟絲子、巴戟天、肉蓯蓉、肉桂。

食療方:

當歸羊肉湯:羊肉500g,當歸15g 生薑20g,加入500ml水,熬湯。

溫中補血,驅寒之痛。

養生你做對了嗎?欲養生先要了解自己的體質!(附中藥和食療方)

【四】血虛體質

血虛體質是指人體由於血液不足或學的濡養功能減退而導致體質偏頗,以血虛不能濡養潤榮機體為主要特徵的體制狀態。

特徵和表現:形體偏瘦,肌肉鬆軟。面色晄白五華,口唇蒼白,爪甲淡白,頭暈眼花,肢體麻木,舌質淡白,脈細無力,婦女月經量少,延期,甚至閉經等症狀。心理特徵多為性格偏內向,沉靜。

此體質應滋補陰血,方藥:歸脾湯、十全大補湯。

藥物:當歸、黃芪、阿膠、龍眼肉、生地、山茱萸等

食療方: 桂圓大棗芝麻粥

龍眼肉15g、大棗5枚、黑芝麻10g蜂蜜適量,熬粥,加入阿膠5g融化。

養生你做對了嗎?欲養生先要了解自己的體質!(附中藥和食療方)

【五】、陰虛體質

陰虛體質是指人體由於陰精或津液虧損而導致體質偏頗,以精虧津少,陰虛內熱等,表現失於滋養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

特徵和表現:形體特徵多為形體瘦長。主要表現手足心熱,易口燥咽乾,口渴喜冷飲,大便乾燥,舌紅少津少苔。或面色潮紅,兩目乾澀。

心理特徵多為性情急躁,外向好動,活潑。

此體質應滋補肝腎。方藥: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

藥物:熟地黃、山茱萸、麥冬、石斛、沙參、山藥。

食療方:

銀耳羹:銀耳50g、梨2個、冰糖200g,銀耳泡開,梨切塊,加入清水2000ml,文火熬開,放入冰糖即成。

養生你做對了嗎?欲養生先要了解自己的體質!(附中藥和食療方)

【六】、痰溼體質

痰溼體質是指人體由於痰溼內蘊二導致體質偏頗,以形體偏胖、黏滯重濁等痰溼表現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

特徵和表現:形體特徵多見於形體肥胖,腹部肥滿鬆軟。主要表現為:多汗且粘,胸悶痰多,喜食肥甘,舌苔白膩,脈滑。口黏或甜。

心理特徵:性格偏溫和,穩重恭謙,豁達,善於忍耐。

此體質應健脾祛溼。方藥:參苓白朮散、蒼附導痰湯。

藥物:蒼朮、白朮、茯苓、澤瀉、薏苡仁、扁豆

食療方:二紅鯉魚湯

紅豆100克,紅棗4枚,陳皮10克、鯉魚一條,加水2500ml煲湯,調入適量食鹽即可。

養生你做對了嗎?欲養生先要了解自己的體質!(附中藥和食療方)

【七】、溼熱體質

溼熱體質是指人體由於溼熱內蘊而導致體質偏頗,以面垢油光、苔黃膩等溼熱表現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

表現和特徵:形體特徵常表現為形體偏胖。常見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粉刺,舌質偏紅苔黃膩,易口苦口乾,身重睏倦。男易陰囊潮溼,女易帶下量多,多脈見滑數。

心理特徵:性格急躁易怒。

此體質應清熱祛溼。方藥:龍膽瀉肝湯。

藥物:龍膽草、茵陳、蒼朮、澤瀉、生地、車前子、黃芩。

食療方:綠豆薏苡仁湯 綠豆適量,薏苡仁適量,加入白糖即成。

養生你做對了嗎?欲養生先要了解自己的體質!(附中藥和食療方)

【八】、氣鬱體質

氣鬱體質是指人體由於情志不暢或氣機不暢導致體質偏頗,以氣機鬱結所引起的情緒憂鬱脆弱,敏感多疑等表現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

表現和特徵:形體特徵常表現為平素憂鬱面貌,神情多煩悶不樂。常見胸脅脹滿,或走竄疼痛,多伴善太息,咽間有異物感。乳房脹痛,舌質淡紅苔薄白,脈見弦細。

心理特徵:多為內向不穩定,憂鬱脆弱,敏感多疑。

此體質應疏肝解鬱。方藥:逍遙散,柴胡舒肝散。

藥物:柴胡、當歸、青皮、佛手、炒香附等。

食療方:

二花理氣茶: 月季華10g, 玫瑰花10g, 紅茶3g 開水泡茶。

養生你做對了嗎?欲養生先要了解自己的體質!(附中藥和食療方)

【九】、血瘀體質

血瘀體質是指人體由於血運不暢或體內離經之血未能消散導致體質偏頗,以血行不暢,舌質紫暗等血瘀表現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

表現和特徵:形體特徵常表現為行瘦的人居多。常見面色晦暗,皮膚偏暗或色素沉著,容易出瘀斑,易患疼痛,口唇暗紫,舌質黯有瘀點,苔薄白,脈澀。

心理特徵:多為內鬱,心情不快易煩,急躁健忘。

此體質應活血化瘀,方藥:血府逐瘀湯,身痛逐瘀淤湯

藥物:紅花、當歸、炒桃仁、赤芍、三七、澤蘭。

食療方:

血瘀食療花茶:玫瑰花15g 當歸6g 生薑3片 大棗5枚 活血化瘀止痛。

養生你做對了嗎?欲養生先要了解自己的體質!(附中藥和食療方)

【十】、特稟體質(過敏體質)

過敏體質是指人體由於先天稟賦不足或因後天身體生理功能和的外在環境的變化,導致的適應能力改變的一種體質狀態。常因過敏則表現為過敏症狀。

表現和特徵:這種體制的形體特徵有的無特殊表現,或有畸形,或有先天生理缺陷。或表現遺傳性先天性家族性特徵。

心理特徵:因稟賦不同而各異。

養生你做對了嗎?欲養生先要了解自己的體質!(附中藥和食療方)

以上是我們淺談的中醫體質和養生知識,相信大家對自己的體質應該有所瞭解,能歸何型,怎麼去注意養生!最後祝願大家身體健康,福壽延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