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週期的成因

對於經濟週期這一個現代經濟生活中的常見現象,經濟學家們提出了多種解釋,但大體上可以分為內生經濟週期理論和外生經濟週期理論兩類。

1、內生經濟週期理論

內生經濟週期理論認為是經濟體系的內部因素導致了經濟的週期性波動。這類理論並不否認經濟體系外部因素對經濟的衝擊作用,但它強調經濟中這種週期性波動是經濟體系內的因素引起的。內生經濟週期理論包含許多理論。

(1)乘數—加速模型的基本思想

乘數—加速模型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該模型在試圖把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結合在一起對經濟週期作出解釋的同時,特別強調投資變動的影響。假設收入增長時,人們會購買更多的產品和勞務,從而整個社會的產品和勞務銷售數量增加。銷售量的增長會促進投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而投資的增長又使國民收入增長,從而銷售數量再次上升。如此循環往復,國民收入不斷增大,於是使社會處於經濟週期的擴張階段。

然而,社會的資源總是有限的,收入的增長遲早會達到資源所能容許的峰頂。一旦經濟達到經濟週期的峰頂,收入不再增長,從而銷售量也不再增長。銷售量增長的停止意味著投資量的下降。由於投資的下降,收入減少,從而銷售量也因之而減少。又根據加速原理,銷售量的減少使得投資進一步地減少,而投資的下降又使國民收入進一步下降。如此循環往復,國民收入會持續下降。這樣,社會便處於經濟週期的衰退階段。收入的持續下降使社會最終達到經濟週期的谷底。這時,由於衰退階段的長時期負投資,生產設備的逐年減少,仍在經營的一部分企業會感到有必要更新設備,這樣,投資開始增加,收入開始上升,上升的國民收入通過加速原理又一次使經濟進入擴張階段,於是,一次新的經濟週期又開始了。

(2)純貨幣理論

該理論認為,經濟週期是一種純粹的貨幣現象。經濟的週期性波動完全是由於銀行體系交替地擴大和緊縮信用所造成。在發達的市場體系中,流通工具是指銀行的各種信用工具,商人運用的資本主要來自於銀行信用。當銀行體系降低利率、擴大信用時,商人就會向銀行增加借款,從而增加向生產者的訂貨。這樣就引起了生產的擴張和收入的增長,而收入的增長又引起對商品需求的增加和物價上升,經濟活動繼續擴大,經濟進入繁榮階段。但是銀行擴大信用的能力並不是無限的,當銀行體系被迫停止信用擴張,轉而收縮信用時,商人得不到貸款,就會減少訂貨,由此出現了生產過剩的危機,經濟進入了蕭條階段。在蕭條時期,資金逐漸回到銀行,銀行可以通過某些途徑來擴大信用,促進經濟復甦。根據這一理論,其他非貨幣因素也會引起局部的蕭條,但只有貨幣因素才能引起普遍的蕭條。

(3)投資過度理論

該理論認為,由於各種原因的存在,導致了投資的增加,這種增加會引起經濟繁榮,繁榮首先表現為資本品(即生產資料)需求的增加以及資本品價格的上升。這就更加刺激了對資本品的投資,資本品生產的過度發展引起了消費品生產的減少,從而形成結構的失衡。而資本品生產過多必將引起資本品過剩,於是出現了生產過剩的危機,經濟進入了蕭條。也就是說,過度增加投資引發了經濟週期性波動。

(4)消費不足理論

該理論認為,經濟中出現蕭條與危機是因為社會對消費品的需求趕不上消費品的供給,而消費需求不足又引起資本品需求不足,進而導致生產過剩危機。消費不足的根源主要是國民收入分配不平衡所造成的窮困人口購買力不足和富裕人口的過度儲蓄。這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理論,主要用於解釋經濟週期中危機階段的出現以及生產過剩的原因,並沒有成為解釋經濟週期整個過程的理論。

2、外生經濟週期理論

與內生經濟週期理論不同,外生經濟週期理論認為是經濟體系外部的因素導致了經濟的週期性波動。這種理論並不否認經濟中的內在因素(如投資、貨幣等)的重要性,但它們強調引起經濟週期性波動的根本原因在經濟體系之外。比較有代表性的外生經濟週期理論有創新經濟週期理論。

創新經濟週期理論源於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熊彼特認為創新就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是企業家實行對生產要素的新的組合,即把一種從未有過的關於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流轉。那麼如何才實現生產要素的新的結合呢?有兩條途徑:一是進行技術創新,導致生產要素比例變化,如用機器生產代替手工生產;二是進行制度創新,通過制度創新來激發生產要素的生產潛力,如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者實行年工資制度等。

這種理論首先用創新來解釋繁榮和衰退,這就是,創新提高了生產效率,為創新者帶來了盈利,引起其他企業仿效,形成創新浪潮。創新浪潮使銀行信用擴張,對資本品的需求增加,引起經濟繁榮。隨著創新的普及和盈利機會的消失,銀行信用緊縮,對資本品的需求減少,這就引起了經濟衰退,直到另一次創新出現,經濟再次繁榮。

但經濟週期實際上包括繁榮、衰退、蕭條和復甦四個階段,創新理論用創新引起的“第二次浪潮”來解釋這一點。在第一次浪潮中,創新引起了對資本品 需求的擴大和銀行信用的擴張,這就促進了生產資本品的部門擴張,進而又促進了生產消費品的部門擴張。這種擴張引起物價普遍上升,投資機會增加,也會出現了投資活動,這就是第二次浪潮。它是第一次浪潮的反應,然而,這兩次浪潮有重大的區別,即第二次浪潮中許多投資機會與本部門的創新無關。這樣,在第二次浪潮中包含了失誤和過度投資行為,這就在衰退之後出現了另一個失衡的階段——蕭條。蕭條發生後,第二次浪潮的反應逐漸消除,經濟轉向復甦,要使經濟從復甦進入繁榮還有待於新的創新的出現。

熊彼特根據這種理論解釋了長週期、中週期和短週期。他認為,重大的技術創新(如蒸汽機、鍊鋼和汽車製造等)對經濟增長有長期的影響,這些創新引起的繁榮時間長,繁榮之後的衰退也長,從而所引起的經濟週期就長,形成了長週期。中等創新所引起的經濟繁榮及隨之而來的衰退則形成了中週期,那些不很重要的小創新則只能引起短週期。

經濟週期的成因

我們面對經濟波動,真的無能為力嗎?其實也不盡然。和1929年大危機相比,我們現在應對危機的能力和知識已經強大很多。我們對經濟運行機制有了更為深入的瞭解,對於危機的規避和危機發生的應對也早已大大強過從前。企業和個人更加了解經濟週期的規律和各類資產在週期中的表現,可以做出使自己受經濟波動影響更小的決策,政府在更加了解經濟週期規律,也可以進行更為有效的調控政策。但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不確定性和理性侷限兩個基本的事實仍舊無法迴避,也就是說,理論上講,經濟波動依然不可避免。就像約瑟夫·熊皮特1939年說的,“週期並不像扁桃體那樣,是可以單獨摘除的東西,而是像心跳一樣,是有機體的核心”。

經濟週期雖然逃不開,但我們也無需因此悲觀。我們並不知道自己在週期中會處於什麼樣的位置,但是,無論處於種境地,我們都會更加明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