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青年吴振江,脱下军装穿白衣


栾川青年吴振江,脱下军装穿白衣


豫青网讯(记者 侯伟峰 牛改儒)在豫西地区的栾川县三川镇,有一个村级卫生室,虽然地方不大,但每天都挤满了看病的患者。老百姓都说,这个卫生室的医生医德好,人善良,看病准,药不贵,不管有钱没钱都能看病拾药。

卫生室的医生叫吴振江,今年43岁,曾经是一名军人,1997年从部队退役后,他没有找政府安排就业,而是选择了随父行医,他说,他要把在部队的优良传统带回家,实实在在的为人名服务,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吴振江祖辈世代行医,从他记事起,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爷爷和父亲背着药箱穿梭在大山里的群众家中,那个时候没有车,完全是靠两条腿步行在羊肠小道上为患者看病就医,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立志长大后也要像爷爷父亲那样,做一个“赤脚医生”。


栾川青年吴振江,脱下军装穿白衣


18岁那年,在父亲的鼓励下,吴振江响应国家召唤,光荣的参军入伍,成了一名武警战士。农村出身而且不怕吃苦,吴振江很快成为军事过硬的排头兵,在部队多次获奖,并多次被评委优秀带兵班长。

退役随父从医后,吴振江一直保持着一个军人的本色,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隆冬严寒,只要有人所需,他都会二话不说背起药箱就走,有时候跑了几十里的路程,就为几块钱的感冒药,有人问他,那么远的路,几块钱的药,你划算吗?吴振江却总是笑笑说,医生的职业是看病,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哪怕就是不需要用药,遇到行走不方便的人一样得上门看病,这就是一个医生应有的职业道德。他的话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誓言,但让人听了很舒服,很暖心。

吴振江在平时行医中,给自己定下了几条规矩:穷人富人一个样;生人熟人一个样;有钱没钱一个样,他认为只要是找他的,肯定都是病人,医生眼中的病人是平等的。有一次,他看见一个人在他的门前晃来晃去,好像有什么心事,便上前询问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那个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经吴振江一再追问,才明白那个人是邻村的一个贫困户,先前已经在卫生室里赊欠过药费,这次不好意思再去看病。吴振江问明原由后,呵呵一笑说:“我都记不清了,只要你还记着那怕啥,谁还没有遇住困难的时候,不能因为没有钱就不敢来找我看病啊!耽误了那就跟不上了。”当那个人拿着再一次赊欠的药时,两眼红红的。这种事情在吴振江这里不算稀事。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国各地人民的心,吴振江同样是心急如焚,第三天,他便独自一人背起药箱,又带了几箱常用药品,开着车奔赴四川救援,在那几天里,饿了啃几包方便面,渴了喝点自带的矿泉水,困了就在车上眯一会,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喊着妻子赶快给自己做顿好吃的,看着出去才几天就瘦了20多斤的丈夫,吴振江的妻子心疼的哭了,吴振江却不以为然地对妻子说,自己虽然瘦了一二十斤,但是在四川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们减轻痛苦就是他最大的心愿,别说掉了20多斤肉,就是再掉20多斤也心甘情愿。妻子心疼的把吴振江抱在怀里。

从医20几年来,吴振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军人,虽然退役几十年了,但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他说他是一名老兵,不管走到哪儿,军人的素质不能丢,部队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同时,致富思源,回报社会也是应尽的社会职责。这些话伴随着他,在社会上践行着一个退役军人的承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