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为什么老二大多比老大精?

文 |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二胎家庭,为什么老二大多比老大精?

闺蜜生了二胎,我去看她。

襁褓中的小baby,很乖,很安静。

我和闺蜜说话,声音很大,他也不醒,睡得很香。

闺蜜说,虽然,老二才出生几天,但明显比老大省事多了......,知足、满意写在脸上。

接下来的事,照闺蜜的话来了,老二真的好带、懂事、超级乖:

大八岁的哥哥兴致上来,舞刀弄棒,又蹦又跳,老二该睡睡,一点儿不受影响;

哥哥心情不好,拿弟弟撒气,抢饼干,夺玩具,老二笑脸相迎,主动奉上;

哥哥不好好和弟弟玩,捏脸、踩脚、当人梯,老二不哭不闹,反倒笑嘻嘻。

闺蜜感慨:早知道老二这么好带,应该早些生,何必拖到奔四?

二胎家庭,为什么老二大多比老大精?

闺蜜的二宝不是个案。

儿科医生说过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

如果是老大,1岁多看病,几乎是从头哭到尾(当然不是全部,但绝对是大多数),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无法安抚,而老二,却常常能出人意料的安静,即使哭闹,稍一安抚就奏效。

老二普遍比老大更好带、更早熟、更精。无论人际交往,还是智能发育,都比老大早。

二胎家庭,为什么老二大多比老大精?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这样一个重要理论:出生顺序效应。

“同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由于出生顺序不同,产生在家庭中的独特经验与不同地位,使其不得不采取相应的适应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各异。这些独特的方式在个体的生活中不断总结、归纳和概括,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一套特殊的行为方式,以此作为对付环境的基础,即所谓的“生活风格”。”

阿德勒认为,出生顺序和童年经验,对个体生活风格的差异具有决定性作用。

按照阿德勒的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可以很好解释,为什么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家庭,老二普遍比老大精,孩子的差异那么大?

养育环境不同是根本原因

“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二胎家庭,父母在经历了初为人父母的喜悦和紧张之后,养老二,就不那么小心翼翼。

这样的教养方式,导致老大老二,有不同的教养方式:

老二被散养,渴望父母更多的关注

初为人父人母,事无巨细,务必亲躬:怕孩子磕了碰了,怕冷了热了。有个头疼脑热,就紧张得不行,有个风吹草动,就往坏处想。

有了老二,经过老大的“试水”,父母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复存在,不胆战心惊,也不自己吓自己。

​再加上,有了上次的试错改良,父母更有育儿经验,对老二开始放手,不再过度关注。

英国的心理学博士凯文·莱曼(Kevin Leman)说“父母花大量时间与最大的孩子一起阅读和玩耍,但随着其他孩子的出生,这种时间会逐渐减少。”

这话没错,有个有趣的细节就是,好多家庭的影集,会塞满第一个孩子的照片或成绩单,而较晚出生的孩子,却要少很多。

晚到的位次,“照猪养”的现实,无形中让老二的生存压力加大,要想讨父母欢心,就要多想办法,多动脑、多伺机,哄得父母开心,慢慢地,老二就显得比老大脑子活,点子多,更聪明。

二胎家庭,为什么老二大多比老大精?

老二被散养,动手、动脑的机会更多

“照猪养”并不是坏事,恰恰相反,对老二来说,反倒好事一桩。

少了家长的过度照顾,老二探索世界的机会和可能增加,束缚更少,自由更多,适应更强,有更多大运动、精细运动的机会,这些训练,让老二的四肢更有力,手指更灵活。

多体验、多感受、多动手,恰恰是一个孩子生命早期,大脑开发的前提和基础。

手脑协调,孩子妥妥聪明!

二胎家庭,为什么老二大多比老大精?

■ 家庭结构不同,老二更会察言观色

有人调侃,“两个孩子,老二不机灵点儿,还不得每天挨老大揍!”道出了老二生存环境的“险恶”。

老二生下来就有一个竞争对手:老大。

为了获得宠爱,博得关注,老二从小学会察言观色,用高情商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有些凄凉的说~~) ​

二胎家庭,为什么老二大多比老大精?

这也是人的生存本能。

恰恰来自老大的刺激和竞争,让老二在人际交往、语言表达方面,有了更快成长。

二胎家庭,为什么老二大多比老大精?

老大对老二示范作用更大

孩子的主要学习途径就是模仿。

对老二来说,除了爸妈,还有老大可以观察模仿。

父母的思维、态度、处事方法当然和作孩子的老大不一样,老二又多一个维度的学习机会。

老大的行为和父母的反应,都被老二看在眼里:父母肯定老大的,老二会模仿,父母否定的,小宝会思考怎样避免。

某种程度来说,老大就是老二的试验品,真的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升级促销,加量不加价 ​~~

二胎家庭,为什么老二大多比老大精?

多了老大的呵护,老二的幸福指数更高

这个最好理解。

好多哥哥姐姐都是弟弟妹妹控,把弟弟、妹妹宠得要上天。

前几天热播的《大江大河》,着重展现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但是,萍萍和小辉的姐弟情,一样让人唏嘘。

二胎家庭,为什么老二大多比老大精?

萍萍和小辉没差几岁,从小到大,却给予小辉母亲般的关心、爱护:

“父母给的早饭钱有剩的, 姐姐只给自己买过一次盐橄榄,剩下的,全给我买了玻璃弹子,我家成分不好,哪个小朋友会理我,还不是看中我手中大把的玻璃弹子”,“我姐胆小,但只我受欺负,我姐豁出去的时候,胆比谁都大。有一次,我挨人揍,我姐看见了,说冲上去保护我,她不会打架,她就护着我,我都能听到,拳头打到她身上的嗵 嗵 的声音.......”
二胎家庭,为什么老二大多比老大精?

家里成分不好,尽管萍萍也达到了高考分数线,但只有一个上大学名额,为了小辉,含泪签字,放弃上大学;

小辉上了大学,怕他钱不够花,萍萍剪了辫子,卖了钱,去看小辉,给他买白衬衫,打扮弟弟,怕被人嘲笑......

二胎家庭,为什么老二大多比老大精?

长姐如母,这样的呵护与照顾,让弟弟得到的爱更多,情商更高,当然脑子活,点子多。

二胎家庭,为什么老二大多比老大精?

虽然,一般来说,老二比老大精,是因为出生顺序影响的。

但要知道,出生顺序本身不具有意义,顺序本身并不会影响性格。

出生顺序是通过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对待,以及孩子本人对出生顺序的看法而起作用。

二胎家庭,为什么老二大多比老大精?

比如,因某些原因,老大无法担当哥哥姐姐的角色,老二承担了老大的角色。

这种情况下,老二往往有责任心、有主见、有担当。

据此,父母可调整教养方式,对不同顺序的孩子做出不同的应对,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一个九年级男孩的妈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16、2017年搜狐母婴最受欢迎自媒体 《心理育儿》杂志专栏作者 大V店、有书、娃娃等多家平台特邀家庭教育主播 资深媒体人 中国新闻一等奖获得者欢迎关注,可以免费咨询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