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要選對時間,否則不會有很好的效果

打坐要選對時間,否則不會有很好的效果

按照傳統的做法,前行法最好能坐下來修,以打坐的方式,有規律地在一天當中更適合修法的幾個時間段裡修持。坐下來修法稱為入座;下座後,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修持佛法,稱為座間修法。

我們發願修一次前行不容易,應該儘量按照正規的方法認真去做,這樣修法的效果會更好。

首先,關於入座的時間安排。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一天安排兩座、三座、四座、六座不等。因為各地經緯度不同,四季天光不同,很難一刀切地說每一座具體幾點開始、幾點結束為宜,只能是告訴大家基本原則,各人再自己酌情調整。

一般來說,黎明座在天亮時起座。大家可以據此往前推算一到兩個小時,就是入座的時間。

從天亮起座一直到太陽昇起,進行座間修法,可以做火施、唸誦日常功課或做其他善事,吃早飯,做家務事,等等,但心裡仍然要思維剛才座上所修的法,不能人一起座,就把法扔到一邊去,否則就像燒紅的熱鐵,離開高溫的爐膛,一會兒就又變黑。

上午座在太陽昇起後入座,一直到中午之前。起座之後修水施朵瑪儀軌、用午餐、頂禮、看書等等。這段時間會比較自在放鬆。

下午座從三點左右開始,直到太陽即將落山之前。起座後供護法,唸誦迴向文、發願文等等。

到了光線只能看見一個人的輪廓、卻認不清是誰的時候,再次入座,是傍晚座。一直到睡覺時起座。起座後修古薩里法。

我們心念的變化與身體內氣脈的運行密切相關,二者互相影響,人體氣脈與日月星辰的移轉又有密切關係,所以我們根據太陽的運行規律來確定修法時間,在上面講到的這些入座的時間段裡,心會比較調柔安靜,更適合觀修。

初學者沒有太大能力管好自己的心,也就是沒有定力,在其他時間觀修比較容易昏沉、散亂,可能不會有很好的效果,這樣與其勉強在座上打瞌睡或妄念紛飛,不如唸經和做其他善事為好。

大家可以留意觀察一下,在自己住的地方天亮、日出、日落等大概都是幾點,再根據冬夏的變化做相應調整,就能得出一個比較具體的時間表,然後在適當的時間段裡選擇去修法。

——希阿榮博堪布《前行筆記之耕耘心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