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奇蹟:胡夫大金字塔

墨西哥、希臘、蘇丹都等國都有金字塔,但名聲最為顯赫的是埃及的金字塔。

人間奇蹟:胡夫大金字塔

埃及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埃及國家的象徵,是埃及人民的驕傲。

金字塔,阿拉伯文意為"方錐體",它是一種方底,尖頂的石砌建築物,是古代埃及埋葬國王、王后或王室其他成員的陵墓。它既不是金子做的,也不是我們通常所見的寶塔形。是由於它規模宏大,從四面看都呈等腰三角形,很像漢語中的"金"字,故中文形象地把它譯為"金字塔"。

埃及迄今發現的金字塔共約八十座,其中最大的是以高聳巍峨而被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首的胡夫大金字塔。在1889年巴黎埃菲爾鐵塔落成前的四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胡夫大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據一位名叫彼得的英國考古學者估計,胡夫大金字塔大約由230萬塊石塊砌成,外層石塊約115000塊,平均每塊重2.5噸,像一輛小汽車那樣大,而大的甚至超過15噸。假如把這些石塊鑿成平均一立方英尺的小塊,把它們沿赤道排成一行,其長度相當於赤道周長的三分之二。

1789年拿破崙入侵埃及時,於當年7月21日在金字塔地區與土耳其和埃及軍隊發生了一次激戰,戰後他觀察了胡夫金字塔。據說他對塔的規模之大佩服得五體投地。他估算,如果把胡夫金字塔和與它相距不胡夫的兒子哈夫拉和孫子孟卡烏拉的金字塔的石塊加在一起,可以砌一條三米高、一米厚的石牆沿著國界把整個法國圍成一圈。

在四千多年前生產工具很落後的中古時代,埃及人是怎樣採集、搬運數量如此之多,每塊又如此之重的巨石壘成如此宏偉的大金字塔,真是十分難解的謎。

胡夫大金字塔底邊原長230米,由於塔的外層石灰石脫落,現在底邊減短為227米。塔原高146.5米,經風化腐蝕,現降至137米。塔的底角為51。51'。整個金字塔建築在一塊巨大的凸形岩石上,佔地約52900平方米,體積約260萬立方米。它的四邊正對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英國《倫敦觀察家報》有一位編輯名叫約翰·泰勒,是天文學和數學的業餘愛好者。他曾根據文獻資料中提供的數據對大金字塔進行了研究。經過計算,他發現胡夫大金字塔令人難以置地包含著許多數學上的原理。

人間奇蹟:胡夫大金字塔

他首先注意到胡夫大金字塔底角不是60。而是51。51',從而發現每壁三角形的面積等於其高度的平方。另外,塔高與塔基周長的比就是地球半徑與周長之比,因而,用塔高來除底邊的2倍,即可求得圓周率。泰勒認為這個比例絕不是偶然的,它證明了古埃及人已經知道地球是圓形的,還知道地球半徑與周長之比。

泰勒還藉助文獻資料中的數據研究古埃及人建金字塔時使用何種長度單位。當他把塔基的周長化為英寸為單位聯繫。他由此想到。英制長度單位與古埃及人使用的長度單位是否有一定關係?

泰勒的觀念受到了英國數學家查爾斯·皮奇·史密斯教授的支持。1864年史密斯實地考查胡夫大金字塔後聲稱他發現了大金字塔更多的數學上的奧秘。例如,塔高乘以109就等於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大金字塔不僅包含著長度的單位,還包含著計算時間的單位:塔基的周長按照某種單位計算的數據恰為一年的天數,等等。史密斯的這次實地考察受到了英國皇家學會的讚揚,被授予了學會的金質獎章。

人間奇蹟:胡夫大金字塔

後來,另一位英國人費倫德齊·彼特里帶著他父親用20年心血精心改進的測量儀器又對著大金字塔進行了測繪。在測繪中,他驚奇地發現,大金字塔在線條、角度等方面的誤差幾乎等於零,在350英尺的長度中,偏差不到0.25英寸。

但是彼特里在調查後寫的書中否定了史密斯關於塔基周長等於一年的天數這種說法。

彼特里的書在科學家中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有人支持他,有人反對他。

大金字塔到底凝結著古埃及人多少知識和智慧,至今仍然是遠沒有完全解開的謎。

大金字塔之謎不斷吸引著成千上萬的熱心人在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