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从进博会到川港澳合作周 成都展现出怎样的城市品格?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

这一周,中国站在了世界的中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在上海开幕,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更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出的重大决策。

进博会的举办地上海,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才拥有了今日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城市缩影。

那么,新时代之成都,又展现出怎样的城市品格?这一周,成都用一系列“动作”做出回答。

蓉平:从进博会到川港澳合作周 成都展现出怎样的城市品格?

进博会上成都企业与境外企业集中签约(摄影:成都商报王效)

在上海,由2000多家企业、150多个社会组织、3000多人组成的成都交易团穿梭在进博会现场寻找合作商机。11月6日晚,28家成都企业与来自美、英、澳、日等国的37家企业签订进口产品采购协议,涉及智能制造、汽车整车、能源投资、服务贸易多个行业领域。其中既有“引进来”,比如成都兴城集团与新加坡丰隆集团拟在成都智慧城市综合社区项目上开展深度合作,引入新加坡、马来西亚或其他境外优秀医疗、康养、教育、商业等领域的知名企业入驻。也有“走出去”,比如四川国际商会清真食品专委会与巴基斯坦-中国工商联合会签约的巴基斯坦(成都)经贸促进中心项目。

蓉平:从进博会到川港澳合作周 成都展现出怎样的城市品格?

四川构建陆海联运通道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推介会现场(摄影:王若冰)

目光再转向香港,11月7日上午举行的2018年“川港澳合作周·走进香港”活动上,四川构建陆海联运通道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推介会和成都新经济发展专场推介会相继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等众多香港政商界知名人士参与,多个合作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构建蓉港城市合伙人、发展共同体,成为两地人士的广泛共识。一个是有东方之珠之称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核心城市、国际贸易航运中心,一个是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国家向西开放开发战略前沿、西部国际门户枢纽,成都向香港的主动靠近,不仅是对中央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战略的具体落实,更凸显出成都作为后起“新门户”积极向先进取经、提升城市能级、融入世界城市体系的态度和决心。

从上海到香港,从积极参与国际盛会,到主动牵手国际门户,成都展示了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

开放,是第一个关键词。

在进博会开幕式上,国家最高领导人强调, 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对成都而言,开放不仅是自古以来兼容并蓄的文化气度,更是新时代历史机遇下强化城市核心竞争力、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实现后发超越的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40年来,成都实现了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从区域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的跨越。进入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构建起全面开放新格局,使得成都由第一轮开放的内陆腹地跃升为第二轮开放的战略前沿。目前,111条国际(地区)航线覆盖全球主要中心城市,“蓉欧+”国际班列覆盖22个海外城市、14个国内城市……作为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以开放为品格,确立了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的战略目标,更以开放的品格,让世界在中国西部找到共谋发展的机遇。

创新,是根植于成都血脉的另一个重要品格。从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闻名于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到新中国第一只股票“蜀都大厦”、第一个股票场外交易市场“红庙子”,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是天府之国拥有无限活力的根源。

新时代,创新更是“第一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带来巨大的机遇,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新领域催生各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毋庸置疑,谁张开怀抱热情拥抱,谁就将获得发展的先机。

蓉平:从进博会到川港澳合作周 成都展现出怎样的城市品格?

“川港澳合作周”上,与会嘉宾对推介会很感兴趣(摄影:王若冰)

聚焦于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的“新经济”,正是成都创新品格在新时代的体现。自去年11月全市新经济发展大会召开,一年来成都在发展新经济上的动作频繁——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全球首个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产业载体“独角兽岛”开建、集金融科技创新载体和“产学研”创新与交流中心于一体的交子金融科技中心启用、100亿元规模的新经济发展基金设立……一年来的成绩也同样令人侧目——一年内新成长达到独角兽标准的企业4家、2018全国双创周主会场落地成都、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1200多家、专利申请量超过300件……正如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文在成都新经济发展专场推介会后感慨,“‘少不入川’应该改为‘少应入川’”。成都,正以创新的品格,成为众望所归的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努力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中成为创新引领者。

包容,是深处盆地的成都最为世人乐道的气度。自古成都就是崇尚兼容并包的移民城市,到今天,28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分享城市发展机遇,“蓉漂”成为时代风尚,全国各地青年才俊在这里扎根、奋斗、创业,变为新成都人。以蓉港合作为例,如今香港是成都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在蓉港资企业超过3000家,IFS国际金融中心、太古里、兰桂坊等港资项目成为成都的城市标识,这些都成为“川港澳合作周”上蓉港进一步深化合作的纽带。

行动是品格的外在体现。从进口博览会上的3000人交易团,到川港澳合作周的热火朝天,展现出成都的“雷厉风行”。开放、创新、包容的成都,乘民族复兴之势,正大踏步走上大城崛起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