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2年了,你為何仍然孤單一人沒有結婚?

翻開2018年的新聞,從明星名人的角度,趙麗穎和馮紹峰,唐嫣與羅晉等都在這一年甜蜜婚配。而從普通人來看,我也發現,有不少有情人偷偷選擇了2018年完成了終生大事。但也有一些人,卻並沒有選擇在這一年走入婚姻的殿堂。當然也有一些人選擇了離婚。

8102年了,你為何仍然孤單一人沒有結婚?

國民女神俞飛鴻,在2016年做客《鏗鏘三人行》的訪談中獲得了大讚。目前已經47歲的她至今未嫁,她對單身女性和婚姻的認知見解獨特。

在節目中竇文濤問俞飛鴻為什麼一直單身到現在,俞飛鴻回答說:

“我不覺得這是個問題,單身或者結婚,我不覺得這對我來說,是一個特別困難的選擇題,我覺得哪個更舒適就處在哪個階段。”

連竇文濤都忍不住讚揚:

“真正精神獨立的精英女士,無論怎樣生活,都能夠過得好。”

馮唐不甘示弱地問起俞飛鴻:“你一個人待著會覺得煩嗎?你會覺得需要吃點東西跟人聊聊天嗎?”

俞飛鴻無奈的笑了:

“如果一個人的精神足夠富足,是不需要通過聊天這樣一個表達和溝通的方式。”

8102年了,你為何仍然孤單一人沒有結婚?

俞飛鴻的父親畢業於清華大學、媽媽畢業於浙江化工學院,從小的家庭條件優越。1998年,留美歸來的她憑藉情感劇《牽手》在電視劇領域嶄露頭角。此後,她主演的劇情片《千年敬祈》榮獲第55屆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金貝殼獎。2009年,憑藉自導自演的愛情片《愛有來生》獲得第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獎 ……精神世界非常豐富,是集舞蹈、表演、導演、編劇等於一身的美才女。

但是俞飛鴻自稱,自己過了26歲就不再憧憬婚姻。她是一個現實主義者,對於愛情,她看的很透徹,她認為,兩個貌合神離的人,其實比一個人更孤獨。婚姻需要經營,但是如果為了結婚而結婚,就會品嚐到苦果。

她還認為,很多的獨身女性,她們對生活的品質要求高,她們有穩定可觀的收入,有強大的能力,和體面的工作。完全可以去放心的追逐自己的精神信仰,而不需要把男人當成精神支柱。

其實目前,跟她有類似需求和想法的都市女性是越來越多。2017年一個20000多人參與的大調查,結果發現,

中國職場單身率高達53.56%。而月平均可支配收入超過8000元的群體裡,單身女性人數多於單身男性。

但是,俞飛鴻這類女性,也不是不婚主義者,只是選擇了讓自己舒適的狀態。如果婚姻哪天讓她舒適,那麼她可能也會選擇。只是,她目前選擇了單身這個選項而已。

8102年了,你為何仍然孤單一人沒有結婚?

主動單身者,一個人也可以很從容

根據民政部的數據,中國單身成年人口數量超過2億,單身率高居不下。特別是參加工作、深入職場的男女青年們,疲於應付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疏於情感上的追求和溝通,導致了“父母逼婚”、“公園相親”等一系列國內獨有的社會現象。一線城市中,經濟獨立的單身女性日益增多,擇偶要求越來越高,高學歷女性單身率也在增多。中國30+的單身女性的比例,已經比10年前增加了近3倍。

瑞妍就是這麼一位女性。她今年已經41歲。但是,依然是單身女郎一枚。在某機關單位供職,性格內向沉穩,研究生學歷,長相偏普通,既不好看也不難看。她自稱,更重視內在美。她工作能力較強,學術能力也可圈可點,單位把活派給她,也是頗為放心。且,她幾乎很少有時間花在個人私生活上,也不用請婚假、產假等,反而成為受到單位歡迎的員工。

她曾經有過一段傷心的談了多年的感情,但最後無疾而終

,這給了她較大的打擊。此後,她慢慢走出來,相親少說也有幾十次了,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學歷的提高,社會地位的提升,她一般的人可能都看不上,逐漸變得非常挑剔。而她自己呢,雖然具有內涵,但也並不善於表達,內向,不善於社交的性格讓她在婚戀上步履維艱。隨著對於兩性心理差異和複雜性的一些瞭解,她逐漸變得有點看透了婚姻,主動選擇了單身的生活方式。

過了四十歲的她,變得很少去相親。而是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和父母一起湊首付在城市買了房子,按照自己的品味裝修、設計,每日烹飪,灑掃庭除。閱讀喜歡的書,完成自己喜歡的工作,週末拜訪圖書館、看展覽、演出,每年揹包國內外旅行,愛好豐富。報的古琴班,是一個氣質優雅的男老師,她覺得和老師在一起,很舒服,互相研習,互不打擾,精神契合。

她這種生活,其脫俗之處就在於,按照自己喜好的生活方式自在生活,不必受到男方以及家庭的束縛。且不需要處理男女爭吵、冷戰、互相協調等問題,不需要擔心對方是否出軌,少了這些雞毛蒜皮的俗事。

只是偶爾看到同事的配偶來探班,或者朋友的孩子,她些許有一些遺憾

。但她大致滿意自己現在的生活,也不再因為家人的催婚而著急。朋友們大致知道她的心理需求,也不再張羅著把她嫁出去了,她逐漸長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靜謐、深邃、從容、淡定,其實也未嘗不可呢?單身就是一種可選項,婚姻也並不是必選項。當你覺得,很難找到那個適合自己的人時,也可以退而求其次,讓自己一個人去舒適。單身也並不代表沒有男友,或者精神戀愛的對象。

不過她也承認,自己和原生家庭父母之間也許有一些問題。小時候,父母因為照顧哥哥多,而把自己給保姆帶,有一些忽略。讓自己從小就缺乏安全而親密的依戀關係,尤其和父親比較疏離,導致她也有一些不自信,因此也就很難成人後同一個男人建立較親密長久的關係。現在,父母看到她單身,也加強了對她的關心,彼此關係反而有了一些修復和緩和。

心理學家們發現,單身人群通常更容易有著不安全的依戀方式。但是近年來又有別的研究,認為單身認識其實也可以有著安全型的依戀模式,只是他們的對象更多的是自己的朋友或者親屬,而不是戀愛對象。

8102年了,你為何仍然孤單一人沒有結婚?

不走進婚姻,延長了愛情的保鮮期

近年來,離婚率可謂逐年上升。12月22日,楊冪和劉愷威也宣佈離婚。我們越來越發現婚姻的弔詭不易,當你的心理素質還不夠強大,經營婚姻的能力還不足時,暫時選擇單身,何嘗不是一種明智?

或者,

你可以選擇戀愛,但是並不進入婚姻。目前44歲的才女導演徐靜蕾,是同時代女明星之中,唯一一個沒有結過婚的。她說自己不是不婚主義者,她只是覺得每個人願意幹嘛就幹嘛,有人覺得結婚快樂,那就去結婚,可是她覺得不結婚自己也過得非常幸福。幸福是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不是為了家人開心,去做自己不願意的事情。

她目前和男友黃立行的情感穩定,在接受《朗讀者》採訪中,董卿問徐靜蕾為什麼不結婚的問題,徐靜蕾說,“一切都挺好的,可以說100分,也不會說結婚就變成了120分。”

她自稱,因為從小父親要求很嚴格,而父母從她小時候就吵到大,導致她多少有一些恐婚。因此不敢輕易結婚。而黃立行呢?父母感情頗為良好,到現在仍然能夠手牽手地去散步,這種原生家庭,讓他對她是一種療愈和補償。

面對老徐的戀愛不結婚,男友黃立行選擇了接受。性格品性以及三觀的貼合度則是這段感情持久度的最佳保障。愛發微博的老徐,時不時地會小秀一下恩愛,比如說:“每一天都更好,這可怎麼辦?有你在我身旁、還留什麼浪!”

不追求轟轟烈烈,沒有想著趕緊結婚生孩子。而是彼此達成一致,互相獨立又能相互依靠,維持著滿分的生活狀態,這樣的他們,有什麼理由說不幸福不快樂呢?而黃立行現在對於情感經營也不敢怠慢,他會為了老徐去健身,43歲了,去練成8塊腹肌,遠遠好過一些男人婚後變懶,成了啤酒肚的模樣。兩人九年來互相包容,幾乎從不吵架,猶如徐靜蕾所說“我時常有病,你永遠有藥”,一對療愈系十足的伴侶。

而老徐還可以像少女一樣,做感興趣的電影工作之外,做包包,做首飾,畫畫……私人空間不被打擾。

把每一天都過得有品質,有愛情滋潤,這真的很好,又何必在乎“昏不昏”呢?兩個人在一起的幸福程度,不會因為婚姻這張紙增或者減。

8102年了,你為何仍然孤單一人沒有結婚?

被動單身者,處理過往心傷

單身潮幾乎是一個國際趨勢,根據2017年的相關數據,在英格蘭與威爾士,已婚女性不過半數,創造了歷史新低。超過16歲的英國女性中只有49.9%的人已婚。而已婚男性的數字為51.9%。而2018年,美國的調查,超過一半的美國成年人是單身。53%的單身人口是女性,47%是男性。在西方出現一個趨勢:慎重結婚。為了避免婚後再出現問題,導致離婚,不如不選擇結婚。因此,其單身人口逐漸增多。已婚人數屢創新低。

當然,由於各種原因停留在婚姻大門之外的人群,有的人還是有一定的心理陰影。像茵帆就是。她目前已經38歲了,單身三年。頗具幾分文藝氣息的她在十來歲就會被男生追求。後來,她交了幾任男朋友,卻發現自己談上戀愛之後,卻抑鬱了。出現了失眠、噩夢、容易猜忌嫉妒等現象。

後來,她找到心理諮詢師進行疏導。原來,她從小家裡就有哥,有弟,在那樣一個家裡,父母重男輕女。小時候媽媽很強勢,爸爸則責任感不強,父母之間屢有爭吵,關係並不好。

她從小屬於性格偏內向,面對男生的追求並不知道該怎麼辦,索性把自己包裹起來。初戀遇到一個壞男孩,跟她在一起不到一年,就花心劈腿,狠狠地傷害了她。生性敏感,自尊心極強的她,對男性的信任感急劇下降,抑鬱接踵而至,有一段時間抑鬱到失眠,厭食,情緒糟糕。

但沒想到,後來接連再談幾次戀愛,似乎並沒有逃出這一魔咒,總是一開始對她很熱情,但過了熱戀期,她可能會表現出強勢,黏人,對對方的情感投入要求很高。否則就缺乏安全感,不滿足。對方呢,會顯得有些逃離,然後她起疑心調查對方,果然發現對方有外遇……然後又抑鬱,吵鬧,最後分手。

經過三四次這樣的折騰,她的年齡也來到了三十四五歲,於是不敢再問感情,專心投入工作。目前她的事業風生水起,但感情卻似乎成了她的禁區。

她的心理諮詢師經過諮詢,發現她小時嚴重缺乏父母之愛,心理發展階段還卡在1歲前,頗為自戀,又對戀人情感付出要求特別高,其實要求是母愛的補償,讓對方几乎達不到標,於是只有逃走,被外遇……她對父親也缺乏信任,所以容易疑心對方,顯然需要一個比較長期的心理諮詢與治療,來調整修復自己早年的愛的缺失,安全和諧感的缺失。獲得一個成熟的,富有覺知力的自我。否則可能會難以走出問題愛情模式。

英國精神分析大師溫尼科特的心理理論的核心就是good enough mother,其意思是做一個“六十分的媽媽”,夠了就行了,不要過分好。同時幫助爸爸們成為“因為溫柔、所以勇敢”的稱職爸爸的榜樣。如果有一個“剛剛好的母親”,一個孩子就會獲得這樣的感覺——“世界準備好接納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湧出”。這樣獲得足夠愛的孩子也才會在長大後擁有足夠的情愛安全信任感。不至於抑鬱

8102年了,你為何仍然孤單一人沒有結婚?

懂得愛,也懂得孤獨

在《懂得愛》這本書裡說:“人覺得自己不完整,需要別人才能完整,這就是寂寞的來源。人在關係裡選擇具有特定特質的人,以符合內在的形象。他們相信自己能和這個理想人物建立關係,藉此解決生活中的缺憾與不安全感。問題在於尋找某人來滿足自己浪漫的願望時,會把重心放到自身以外,於是變得軟弱、不認識自己、無法和他人有關懷的對話。”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在人感覺自己不完整的時候,適度保持單身,去做充分的自我探索,然後自我完善與完整,其實能夠幫助他們提高自我價值感,獲得自我悅納感。

此時,他們就不會去選擇一個伴侶來解決自己的缺憾與不安全感,那時,他們再等待一個伴侶,彼此都是獨立的生命,大家能夠學習真正的相互關心,而無需讓對方來彌補自己的缺憾。

8102年了,你為何仍然孤單一人沒有結婚?

如果,過了這一年,你始終還是沒有選擇結婚,不論你是主動,還是被動選擇,都沒有問題,這都是你的自由。但是給你幾點小建議,讓你輕鬆應對別人的催婚,並完善自己的心理健康:

1、做一個心靈體檢,看看自己目前過了適婚年齡,但仍然不想選擇婚姻的真正原因究竟為何。是恐婚,還是沒能走出過往戀愛陰影或者心靈創傷,仰或是和原生家庭牽連過度,並沒有準備好獨立成立自己的家庭?或者,你只是覺得一個人更自在一些,也許比兩個人在一起還舒適,所以選擇了這個狀態。

2、你是否具備足夠的社交能力和資源,遇到那個更對的,更適合的人呢?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伴侶之間完美的相處關係是:窩在愛人懷裡孤獨。”這是兩人相處信任的極致表現。因此,成熟的伴侶關係也並不會打擾了你的孤獨和自在的。不要拒絕繼續社交,繼續戀愛,而避免談愛色變。

3、要學習處理好和原生家庭父母的關係。

既不是太親密,也不要太疏離,注意把握一個度。走出所謂的媽咪寶貝的感覺,或者父親的“小情人兒”的情況,切忌事事依靠父母,聽父母的,讓自己的人格成熟起來,又要適度地孝順父母,問候父母,獲得愛和力量的源泉。這樣你也才能更好地發現自己是誰,要去向何處,有的放矢地去處理自己的愛與親密的話題。

(燕園心理資深心理諮詢師)


添加微信公眾號(yanyuanxinli),獲取更多資訊。

添加微信號:tjyybs2,備註:加群。即可加入“免費心理問答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