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男同志代孕養子獲准 同性戀平權討論將開啟


新加坡:男同志代孕養子獲准 同性戀平權討論將開啟

新加坡高等法院週一(12月17日)作出判決,准許該國一名同性戀男醫生領養其在美國通過代孕手段生育的4歲兒子。在同性婚姻及同性性行為仍為非法的新加坡,這項判決被視為“劃時代的”,具有里程碑意義。

綜合外媒的報道,申請領養孩子的是一位現年46歲的男同志醫生,他和同性伴侶交往長達15年,從2003年起開始同居。新加坡的法律未允許同志伴侶收養孩子,他到美國花了20萬美元(約合137.96萬人民幣)通過人工受孕(IVF)生下一名兒子,並帶回了新加坡。男童現在已5歲。

去年12月,男醫生向當地法院提出合法領養兒子的申請,讓孩子成為新加坡公民,但法官以法律不允許代孕、人工受孕只限合法(異性戀)夫妻為由,駁回了他的申請。男醫生不服判決,上訴到高等法院,如今獲得翻盤。

在審理上述男子的上訴時,新加坡高等法院認為,若法庭准許該男子獲得領養權,孩子的利益將得到更大程度保障。“我們的裁決不應被視為對上訴人及其伴侶既定關係的認可,”首席大法官桑德里什-梅農(Sunderesh Menon)在其判決中表示,“但是,促進兒童的福利,將其福利放在首要地位,這是法律裁決的必要條件。”大法官同時強調,這項判決涉及個案,不應被視為贊同當事人和他伴侶的行為。

當事人的律師Koh Tien Hua表示,這是新加坡法庭第一次審視代孕和同志收養案件,“這很重要,因為無論家長的性向為何,家庭都很重要”,他說,這項判決承認家庭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而收養令最終是為保障孩子的福祉。

根據新加坡法律,單身人士或已婚夫婦才可領養兒童。然而,由於上述男子不能合法與其伴侶結婚,他必須以個人身份提出收養申請。

在全世界70多個視同性戀性行為有罪國家中,超過一半是前英國殖民地國家,這些國家沿用了殖民時期的英國法律。而在英國人離開殖民地,並在國內將同性戀合法化幾十年之後,禁止同性戀的法律在這些前殖民地國家依然存在。今年,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甚至承認英國對此負有責任,稱這些法律“當時是錯誤的,現在也是錯誤的”。

近幾年,同性戀平權運動在亞洲一些地區發展迅猛,而在社會氛圍保守的新加坡,同性婚姻,甚至同性性行為仍被視為非法。印度最高法院已於今年9月取消了該國刑法禁止同性戀性行為的第377條,打破了自殖民地時代150多年來的法律禁忌。印度同性戀的非罪化也引發了新加坡國內對禁止同性婚姻的廣泛討論,該案的判決再度將公眾的注意力吸引到同性戀權益問題上。

有外媒的報道稱,裁決或推動公眾重新審視在殖民時期訂立、有關同性性行為禁令的法例。此前,新加坡資深外交官湯米-科(Tommy Koh)對印度法院的裁決作出評論,鼓勵同性戀群體“再試一次”,該國活動人士應聲再度為同性戀非罪化作出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