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商業體西康189弄與盒馬鮮生的合作方式有點意思

隨著新天地廣場的開業,小體量商業項目再一次進入到關注視野,但其實放眼整個上海市場,可看的案例不多,我去年分享過兩個迷你型商場,分別是2萬方的西康189弄,以及1.7萬方的凱德·星貿。

相關閱讀:

新場播報 | 西康189弄購物中心探班圖報

完整探班圖報 | 凱德·星貿打造了一款小而美的購物中心

相比凱德的穩紮穩打,中信資本旗下的西康189弄在兩年的時間中變化較大,剛開業時給我留下較為深刻印象的有幾點:

1、採用了“很用力”的設計,在空間結構上營造了獨有的視效,但總體而言是有利有弊。

2、“聲音體驗館”理念的提出,是在主題型購物中心領域走在比較前端的,甚至早於上海的另一以音樂為主題特色的項目瑞虹天地月亮灣。

3、業態品牌方面,開業時B2層引入了銀泰旗下的精超品牌銀泰西選在上海的首店,頂部6、7兩層也是頗具魄力地用當時熱度較高的聯合辦公品牌裸心社來進行打造。

以上這些,即使放到今天,西康189弄重新再開業一次,依然可以成為再次書寫的有趣話題,但是商業不是紙上談兵,需要實際的日復一日的運營,同時也離不開天時地利等各項因素。

在經歷了2年時間的磨合後,我再次前往能感受到該項目在嚴酷的競爭環境中正在試圖尋求更務實的改進思路。

體量、硬件設計,幾乎是不可變的,因此我們不能指望說西康189弄再空間上做出怎樣的創舉;“聲音體驗館”,依舊存在,場內還能依稀聽到廣播中時不時傳出的老上海特色“原聲”,但相比開業初期以“聲音”為特色的完整市場營銷體系構建,如今項目的定位顯得更務實;而在品牌調整方面,最大的變化就是撤出了銀泰西選(可能是水土不服),引入了商超業態市場的重量級品牌——盒馬鮮生(下文簡稱:盒馬)。

而該項目挖空心思與盒馬的合作方式,是引起我時隔兩年後再次來聊西康189弄的最大初衷,下文來八一八這個被盒馬品牌方都稱為和他們溝通得最緊密的商場,圍繞盒馬做了哪些工作。


迷你商業體西康189弄與盒馬鮮生的合作方式有點意思


眾所周知,盒馬自帶流量,ta自身的模式不是本文的討論重點,我前往探班時正值商場剛開門營業,超市中早已不乏客流。

迷你商業體西康189弄與盒馬鮮生的合作方式有點意思


迷你商業體西康189弄與盒馬鮮生的合作方式有點意思


這家盒馬鮮生給到我的最大感受與西康189弄一樣,就是“迷你”,ta甚至比之前的銀泰西選在賣場面積的劃分上進一步地“濃縮”了,當然各種品類還是齊全的。

迷你商業體西康189弄與盒馬鮮生的合作方式有點意思


迷你商業體西康189弄與盒馬鮮生的合作方式有點意思


店中也能看到當初盒馬作為亮點推出的、設置成不同功能坐席的堂食區,由於尚未到飯點,從畫面中還看不到消費者使用。


迷你商業體西康189弄與盒馬鮮生的合作方式有點意思


由於我個人平時對於盒馬的運用,更多隻是停留在手機app下單購買,因此現場看到這些消費者(目測年齡均為中年及以上)都已經能夠熟練地採用自助結算機器,內心還是非常有感觸的。我們能感受到技術或者說基於技術的服務在商業中的運用,哪些是噱頭、哪些是切實提升效率及用戶體驗的?消費者自然會通過行動來投票。

以上這些只是結合探班當日看到的場景稍作評述,都9102年了還在說盒馬的模式顯然不符合我的選題作風,下文部分具體聊一下商場是如何整合場內商戶,與盒馬鮮生進行合作的。


迷你商業體西康189弄與盒馬鮮生的合作方式有點意思


形式層面,首先是盒馬會員和商場會員能夠獲得同等的整體主題活動待遇,期間但凡是商場及盒馬的會員,都可在指定商戶中享受“每滿100立減12元”優惠(均為餐飲品牌),這是商場的姿態,甚至在海報製作時,把盒馬放置在了項目名之前。


迷你商業體西康189弄與盒馬鮮生的合作方式有點意思


其次是主力商戶的消費聯動,這類活動並不唯一,我們能在其他項目中也有所遇見,例如商場搞主題展,憑票可在場內指定商戶享受各類額外優惠。在西康189弄,則是活動期間憑藉盒馬消費小票,可在指定商戶(包括零售、餐飲、體驗等)享受折扣、特價、贈禮等優惠活動,以期通過主力商戶的流量來帶動場內其他品牌的消費。


迷你商業體西康189弄與盒馬鮮生的合作方式有點意思


有趣的來了,從商場屏幕宣傳能夠看到,項目有與場內商戶進行組織聯動,鼓勵消費者攜帶在盒馬購買的海鮮(盒馬的優勢產品)等產品進店堂食(店內最低消費達50元),變相豐富其他不同類型商戶的品類以及用餐場景。


迷你商業體西康189弄與盒馬鮮生的合作方式有點意思


更進一步的,場內不同類型的租戶還提供各種菜系的加工服務,收取幾十元不等的加工費,初衷自然與上一趴一致,希望能借盒馬之力為更多商戶帶來實際效益。


迷你商業體西康189弄與盒馬鮮生的合作方式有點意思


迷你商業體西康189弄與盒馬鮮生的合作方式有點意思


更有甚者,例如望鄉樓、米魚記、となりの鱗屋、新馬茶餐廳等商戶會特推“加工升級菜”——消費者在店內點單後,品牌會前往盒馬挑選最新鮮的食材進行加工製作(保證了新鮮度、降低了庫存風險)。與此同時,店鋪還可利用盒馬提供的食材資源,推出原先沒有或不具備條件,但現在可以實現的菜品。

綜上所述,是否覺得西康189弄與盒馬鮮生的合作方式還是有創新點的?這方面其實我沒怎麼特別關注過盒馬的不同項目,因此無法個人臆斷上述營銷及運營方式是否為西康189弄首創,但上文已有提到,據說盒馬方面的原話是:“從來沒有見過和我們溝通這麼緊密的商場。”

迷你商業體西康189弄與盒馬鮮生的合作方式有點意思


因此個人認為有這一點就足以成為做單篇分享的動因,歸納而言,本文聊的是這幾個觀點:

1、西康189弄正處於開業後根據兩年來的發展,審時度勢的轉型期,ta當然不屬於春風得意的項目,但確也代表著如今很多項目所處的實際情況。品牌的更替自然是最直接的調整方案,盒馬放到哪裡多數情況都不會差,但場內的更多租戶的實際營收才代表著項目整體是否健康運轉。

2、以第1點作為前提,盒馬能夠增加自然客流,但商場不僅僅只是提供賣場空間,運營因此起到關鍵作用。本文所述商場所促成的盒馬與其他商戶間的合作,絕大多數都不是“必要項”、也不是常規操作,需要一些創新及突破意識。當然你會說這裡與盒馬合作的租戶並非大餐飲品牌,這類運營方式對大品牌就未必適用。這其實就是一種悖論了,我相信西康189弄也希望所有的品牌都“搞不定”,說明整個項目的號召力和品牌級數都已經提升到了不需要採用該策略的水準,但事實情況是眾多商戶仍需通過更多“互動”來進行培養、提升,好在商場已在作為。

3、營銷層面,本文案例中既有全館互動型活動,又有單店定製型活動,如果ta不是基於盒馬的案例,而是一次IP主題展,或是週年慶,同樣可以作為一則優質或者說至少是有趣的案例與大家分享。

迷你商業體西康189弄與盒馬鮮生的合作方式有點意思


我平時分享內容,並不喜歡聊大而空的宏觀話題,而是更熱衷於去挖掘一些細小的亮點。這也是我和商場朋友聊選題時一直強調的點,西康189弄的這則案例,能讓我感受到ta在竭盡所能去做一些改變和突破,ta未必絢麗奪目,但操作層面符合商業邏輯,因此分享給大家,希望類似的商場能夠從中獲取一些運營層面的靈感。


歡迎合作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