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獎歷史上最厲害的影帝,非周潤發莫屬

最近古天樂獲得金像獎影帝,再一次讓觀眾把視線拉回到這個華語電影史上曾經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

金像獎因為香港電影的輝煌曾經輝煌一時,現在港片黃金時代早已遠去,所以金像獎的關注度也越來越差。

據說今年的金像獎收視率再次走低。

我還是懷念8、90年代的金像獎。因為那是最有含金量的金像獎。那麼金像獎歷史上最厲害的影帝,到底是誰呢?

我覺得必須是周潤發。

因為他拿的金像獎影帝,都是在香港電影競爭最激烈的時代拿到的。

金像獎歷史上最厲害的影帝,非周潤發莫屬

(我最喜歡的發哥電影《阿郎的故事》劇照鎮樓)

只有對手足夠強大,才能襯托出你勝利的可貴。

這就好比打仗,周潤發打的都是硬仗,所以含金量最高。而有的影帝,尤其是最近幾年的,說句不好聽的話,都是在沒有什麼厲害對手情況下拿到影帝,勝之不武。比如今年古天樂拿影帝的電影《殺破狼貪狼》,要是擱在發哥那個時代,是什麼破電影啊?還有去年林家棟《樹大招風》,郭富城《踏血尋梅》這些,.......算了不說了。

金像獎是從1982年開始舉辦,到今年2018年,是第37屆。我覺得可以大概分成3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2年-1999年,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其中又以1984-1993這10年是最鼎盛的時期;

第二階段:2000年-2010年,是香港電影逐漸沒落又夕陽返照的時期;

第三階段:2011到現在,香港電影越來越沒有影響力的年代。

第一階段尤其是84-93年期間拿的影帝最有含金量,第二個階段拿到影帝,還湊合,第三個階段拿影帝,基本沒有含金量。

為什麼我說第一階段影帝最有含金量?因為這個時期港片整體質量最高,實力最強,對手最強大。

下面,我從每年電影製作數量,觀影人次、電影票房這3個指標來具體說明。

1、香港電影每年拍攝數量

香港電影80年代開始走向巔峰,到95年前後,每年拍攝製作電影都在300多部。看下錶。

金像獎歷史上最厲害的影帝,非周潤發莫屬

注意,這個表中1994年以後數量不僅僅是電影數量,也包括各種vcd,港片在高峰期基本上每年拍攝的電影在300部以上。

2、香港電影每年觀影人次

然後我們再看每年觀眾人次情況。

金像獎歷史上最厲害的影帝,非周潤發莫屬

大家看,觀眾人次最多的年份集中在1982年-1993年,每年人次都超過3000萬。

其中1988年觀影人次歷史性突破4500萬,是歷史最高,所以1988年是港片最輝煌的年份。

在1995年以後,觀影人次逐步下滑,2000年以後觀影人次跌破1000萬。願意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少。

3、香港電影每年票房

還是上面這個表,可以看出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在1988年首次超過10億港幣,1992年達到最高12億港幣(全靠周星馳啊),91-93連續3年都超過10億港幣。

當然,港片的票房不僅僅只靠香港本地市場。更重要的是靠臺灣和日韓、東南亞市場。

金像獎歷史上最厲害的影帝,非周潤發莫屬

從這個表可以看出,港片海外收入最高的也是1992年,達到18億港幣,比本土12億高出了6億。

在1996年以後,港片在海外的票房逐漸萎縮,也正是由於海外票房減少,導致了港片逐漸沒落。因為賣不動了,沒錢賺了,自然沒有人拍了。

綜合上面幾條來看,香港電影最厲害的時期,就是1984-1994年這十年,是當之無愧的黃金十年。1984年之前,港片還在醞釀,在1993年以後,港片就逐漸沒落。

所以在這10年香港電影最具活力,最有創造性,也是這10年間港片打出了“盡皆癲狂盡皆過火”的名頭,在整個亞洲都具有強大競爭力。

那麼在這10年獲得影帝最多的是哪一位?

正是發哥。而且在1987和1988年實現兩連莊。

金像獎歷史上最厲害的影帝,非周潤發莫屬

金像獎歷史上最厲害的影帝,非周潤發莫屬

也是香港電影金像獎歷史上唯一一個實現梅開二度的影帝。

金像獎歷史上最厲害的影帝,非周潤發莫屬

金像獎歷史上最厲害的影帝,非周潤發莫屬

當然,別以為他拿影帝這麼容易。

其實他早就提名金像獎影帝,但提名了3年都一無所獲。所以1987年他第一次憑藉《英雄本色》獲獎自嘲說“穿得最隨便的時候拿到了獎”

金像獎歷史上最厲害的影帝,非周潤發莫屬

其實香港電影最厲害的永遠是“雙週一成”。雖然成龍從來沒拿到過金像獎,周星馳也只拿過一次影帝,但他們3個人是香港電影黃金年代最黃金的代表。周潤發是由於戲路更廣,拿的影帝最多。

至於梁朝偉雖然是金像獎歷史上拿影帝最多的,但那是因為金像獎比較偏重文藝片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