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父母在擔心的就是寶寶發燒,對於其他方面都很健康的寶寶來說,發燒原則上並不是一件很糟的事情,而是寶寶的免疫系統能夠成功對抗感染的標誌。因為隨著體溫升高,細菌和病菌的活性降低,這樣可以刺激代謝和免疫系統。發燒通常來說是一個好的信號,因為這有助於寶寶恢不同的原因。
寶寶“發燒”有可能不是真“發燒”
通常來說,發燒意味著“體溫升高”,但是對於體溫升高多少才應被稱為發燒,說法不一,也沒有明確的定義。一般認為,人體的正常體溫根據個人情況有所不同,如果體溫高於正常體溫1℃就是發燒。但是,在此之前必須要排除由於其他因素導致體溫上升的可能性,比如因為給寶寶穿衣服太厚或者給寶寶日曬過多形成的日射病導致體溫升高,而且在身體活動之後體溫也會升高,負重及刺激也可能會導致體溫過高,但是這些與發燒無關。
嬰兒的正常體溫在36~37.5℃,兒童體溫一般為37.5℃。如果體溫達到37.6~38℃,則視為體溫過高。如果體溫高於38℃,我們稱之為發燒。如果體溫在39℃以上,則稱為高燒。但是,因為兒童發燒的程度不同,所以體溫高並不一定意味著病得嚴重。此外,如果體溫在一天之內上升了0.5℃,也需要引起注意。
寶寶“發燒”的正確分類
在發燒時,寶寶的一般狀況起到決定性作用。不要專注於給寶寶退燒,因為需要治療的不是發燒,而是生病的孩子。如果寶寶只是發燒,其他一切都很好,就沒有必要進行治療。請注意觀察寶寶發燒的情況,找出導致發燒的原因。給寶寶穿上輕薄的棉質衣服,以避免熱量散不出去。多給寶寶喝些水或者無糖的茶。只有在出現其他症狀時,才能確定是否患上了某種疾病。小嬰兒可能會出現幼兒急疹,嬰兒的第一次感染通常都是嬰兒急疹,這是由皰疹病毒引起的。急疹會導致寶寶突然發高燒,一般對寶寶影響不大。通常情況下,3天后感染會消退,胸部、背部以及臉上會有白色的皮疹,而且突然就不發燒了。這一般是無危險性的,並且幾日之後便會消退。如果出現其他的病症,請帶寶寶去看醫生。
去看醫生
如果3個月以下的嬰兒發燒了,請立即帶寶寶去看兒科醫生。如果出現下列情況,也請帶上發燒的寶寶去看兒科醫生:
*寶寶明顯呼吸急促;
*發燒3天以上;
*寶寶的一般狀況發生變化,或者出現其他病症。比如:痙攣發作、熱性驚顧
寶寶剛出生時,最常見的導致控攣發作的原因是熱性驚厥,也稱為與發燒或者感染相關的痙攣發作。痙攣發作極少出現在6個月以內以及5歲以後的寶寶身上。家族性遺傳是有規律的,而且是一個好的信號,這就表示不會出現癲癇(羊角風)。熱性驚質通常出現在得病初期,人們經常會以為是痙攣發作,寶寶會發燒。雖然發燒會增加痙攣的可能性,但是高燒與痙攣並沒有什麼關係。對於小嬰兒來說,其主要原因通常是幼兒急疹感染或者其他病毒感染,中耳炎或者尿路感染也可能會引發熱性驚厥。
病症
熱性驚厥的病症非常嚇人,絕對是家長最糟糕的一段經歷:寶寶會突然沒有意識,身體變得僵硬,眼睛歪曲,胳膊和腿有節奏地抽搐,皮膚呈蒼白或者灰青色。在經過好像一個世紀以後,其實通常不到1分鐘,寶寶就會恢復意識。有時痙攣持續的時間會稍長些,可能會持續15分鐘。熱性驚厥不會造成腦損傷、癱瘓或功能失常,也不會致命。如果寶寶患上了熱性驚厥,復發的可能性大約為50%。
更好地理解發燒
以前人們會把發燒看作一個好的信號,表示寶寶能夠與疾病對抗了。在發現了血液循環之後,再加上解剖學和生理學的進步,人們的這種觀點發生了變化:發燒被歸因於炎症過程的血流增加,等同於感染。因為發燒實際上可能會導致疾病和死亡,所以人們會對它感到害怕,並不斷與之對抗。
如果必須退燒
通常在15~17點以及晚上大約23點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通常很難對發高燒的寶寶的情況做出評估,所以可能必須給寶寶服用止痛退燒藥。在這種情況下,小腿溼敷包帶是沒有用的。
閱讀更多 育嬰指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