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記憶的三個原則,告別遺忘,內化知識,讓你學習事半功倍

如何應用科學記憶規律來戰勝遺忘?我要和大家介紹三條戰勝遺忘的規律。

● 間斷重複

● 主動回想

● 多感官重複

3.1 間斷重複

下面我們首先來看第一個規律,叫做「間斷重複」(spaced repetition)。

我們還是來看看遺忘曲線這張圖中藍色曲線

高效記憶的三個原則,告別遺忘,內化知識,讓你學習事半功倍

當知識隨著時間延長髮生遺忘的時候,我們不要等它遺忘到徹底再去複習,而是在間隔一小段時間的時候,就重溫一下這個知識點,讓這個知識點重現一次;這時候我們對知識的掌握就更牢了,於是就從藍色曲線攀升到紅色曲線上了。

我們來看紅色的曲線,其實依然還是逃脫不了遺忘的規律,隨著時間延長紅色曲線也還是逐漸下降的,也還是會發生遺忘。但是紅色曲線和藍色曲線有兩點不同:

紅色曲線下降的斜率變緩了,就意味著它比藍色曲線遺忘速度變慢了;

紅色曲線雖然說隨著時間延長依然是會遺忘,但是在每一個時間點上它都比藍色曲線相應點來得高,也就意味著紅色曲線記憶得更牢了。

一次小小的間斷重現為什麼就能讓記憶變得更牢,遺忘變得更慢呢?

這是因為間斷重現的這次努力是在原來藍色曲線基礎上的積累,而不是從零開始。是在藍色曲線原有殘留記憶上的疊加。

而如果我們都忘光了,再從頭開始複習,就享受不到原來努力的成果了,所有原來的努力成果都白費了,努力不可積累。間斷重複就是讓我們看到了積累的力量!

所以很容易預見,隨著時間延長,如果我們間斷重現的次數也隨之增加,而每一次間斷重現都讓我們記得更牢,遺忘得更慢;那麼總有一天,當我們間斷重複累積到一定的次數的時候,我們進入很平穩的長期記憶,知識就不容易遺忘了。

在沒有間斷重複之前,時間是我們的敵人,時間越久我們遺忘得越多;而有了間斷重複以後,我們和時間的關係發生了徹底的改變,我們和時間「化敵為友」,徹底和解了,時間越久記得越牢了。

當你和時間是朋友的時候,時間和你是「鐵哥們」的時候,威力是無比巨大的。擺脫了在「遺忘-記憶-遺忘」的怪圈中疲於奔命。

高效記憶的三個原則,告別遺忘,內化知識,讓你學習事半功倍

這種間斷重複的記憶方法,我又取了一個形象的外號叫做「涮毛肚記憶法」。

我們吃火鍋涮毛肚,因為毛肚涮時間久了特別容易變老,所以我們會間斷地把毛肚放入滾燙的火鍋中,在鍋裡呆個幾秒鐘,再取出來;不用長時間在鍋裡煮,只要「七上八下」如此間斷重複幾次就好了。是不是特別像間斷重複記憶的方法?

回想以往我們是如何「背書」記憶的呢?我們不是間斷重複,而是一次性突擊。

學生時代,我們平時可能就是課後重複一次知識點,之後再也不溫習了,一直等到考前集中突擊,把相關知識點重複幾遍,這樣的效果怎麼可能好呢?

工作以後更是如此,書只看了一遍就放在書架上了,再也不重現了,等到應用的時候還能記住才是奇怪呢!過去的學習方式特別像把毛肚粗暴地直接放在鍋裡爆煮,然後就關火不再管他了,等到要吃的時候才發現毛肚「又老又涼」。

​4個1相加的結果大於4,這就是間斷重複在記憶上的秘密。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我們不知道如何努力。間斷重複,為我們的努力指了條明道。

3.2 主動回想

下面我們再講講高效記憶的第二個規律,就是要「主動回想」(active retrieval)。

高效記憶的三個原則,告別遺忘,內化知識,讓你學習事半功倍

還記得在大學的時候,我總是喜歡和好朋友一起出題考對方。「控制翻白眼的肌肉叫什麼?」「患有什麼病的病人,尿的顏色是黑的?」……每次要回答這樣的問題,總是要努力地去回想過去的知識,其實就是完成了一次複習,但是這樣的複習遠遠比自己看書重複一遍效果來得好得多,也有趣得多。

其中的道理顯而易見,就是因為我們「主動」地努力了。

而傳統的複習是怎麼去做呢?我們只是很機械地把書看一遍,把筆記看一遍;這時候我們直接看到的就是「正確答案」「正確知識」,這個過程其實只是實現了信息的回現,根本不是「回想」;只是被動地眼睛從筆記上掃過,更談不上主動,起碼是不夠主動。

高效記憶的三個原則,告別遺忘,內化知識,讓你學習事半功倍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重新看這本書和筆記的時候,你直接看到的就是「Q&A」筆記中「A」的部分,也就是答案的部分;你一開始就看答案了,沒有任何回想的過程。

而要記憶效果好,必須「主動回想」。首先出現的絕對不應該是答案而是問題,依然還是要以問題為先導。當你看到這個問題了以後,你努力地去回想答案是什麼。

無論你是否能夠回想起這個問題的答案,效果肯定比你單純只是看一遍答案來得好,記憶更加深刻,讓你單位時間效率變得更高!

另外,不知道大家以往復習的時候有沒有這樣的體會。複習完一遍以後,好像知識都會了,但是到了考試才發現其實自己並不會……這就是因為我們直接看答案,沒有主動去回想的話,我們的複習是「開卷考」,獲得不了任何反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只是眼睛在這些文字上掃過而已。

高效記憶的三個原則,告別遺忘,內化知識,讓你學習事半功倍

而以問題為先導的話,每次先看到的都是問題,就相當於你給自己一個小測驗,每次在你回想的答案和正確的答案之間的異同,就是非常真實的「反饋」,真實地反應了哪些是掌握的,哪些是薄弱的。這就是我們「反饋鏈條」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主動回想很容易被我們忽略的一個關鍵詞是「想」!我們一直以來以為記憶就一個字「背」,死讀書。但是主動回想把我們對記憶的認識提升到另外一個層次:不單單是要背,更是要想。甚至要用想來替代背。

而這個訓練營之前介紹的讀書、筆記環節都一直強調以問題為先導,都是讓我們發揮思考、理解,這些都是在「想」。

在記憶環節同樣是要思考,根據Q&A筆記精煉的關鍵詞「想出」完整的內容來,而不是背出來;光「背」是多無聊和機械啊,「想」就能充分調動我們積極性;而且這樣只要記住少數關鍵詞就好了,剩下的內容應該是在以前理解基礎上自然地「想」出來,發揮我們成人理解記憶好的優勢,揚長避短。

我們經常抱怨要背的東西實在太多,但是光抱怨沒有用,要學習如何讓自己要背的東西變少。而從「背」到「想」就是增加理解思考,讓自己記憶負擔減少。

高效記憶的三個原則,告別遺忘,內化知識,讓你學習事半功倍

3.3 多感官重複

第三個規律,當我們要用重複的方式來記憶一個知識點的時候,一定要用多感官去重複,千萬不要只用單一的感官去不斷的頻繁的重複。

很多人背單詞或者課文,總是像小和尚唸經一樣,嘴裡唸唸有詞,只是單調地用「念」的方式不斷重複。小和尚這樣對一段經文反反覆覆的念,會對這段經文非常熟悉。但是他記住的可能只是這段經文的文字排列而已,他對經文後面的意思可能並不瞭解。

並且這樣的快速多遍的重複會讓大腦陷入麻木的狀態,大腦對這部分內容像是「起了繭子」一樣,對文字後面所要表達的意思失去了敏感。而自己卻往往會因為對經文的滾瓜爛熟,誤以為自己懂了,而這樣沒有反饋的「假懂」是一種毒藥!

這也是很多人總是覺得自己學的挺好的,但是到了考試就不會了;這根本不是什麼緊張引起的「發揮失常」,而是因為平時沒有反饋,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高效記憶的三個原則,告別遺忘,內化知識,讓你學習事半功倍

所以,我管這樣反覆用單一感官來重複知識點的結果,叫做「三無產品」:

● 學習:無聊

● 效果:無用

● 認知:無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高效記憶的三個原則,告別遺忘,內化知識,讓你學習事半功倍

但是相反,如果同一個知識點是用多種感官去重複,而不僅僅是「背」的話,會讓我們成為「四有青年」

● 學習有興趣

● 成果有反饋

● 記憶有效果

● 行動有方向

學習有興趣就不多解釋了,一會用說的,一會講故事的,肯定有興趣啊;

記憶有效果,當每一次轉換感官去重複同一個知識點,對於我們大腦是一個全新刺激,這樣記憶效果更加深刻,比如背了很久以後變成動手抄抄,記憶效果更好;

成果有反饋當每次我們換感官重複的時候,很可能之前很熟悉的內容就會發生「卡殼」,比如說「背」的時候我們背得很熟,同樣內容當我們換成「抄」,可能就會發生卡殼,而這個卡殼其實就是一個真實有效的反饋,它在告訴我們,實際上我們並不是自己以為的那樣「懂得了」,就可以及時糾正、改進。

行動有方向是說以前只有單一背的手段,想努力只能增加重複次數,而現在認識到這個規律之後行動就更有方向,更多選擇了。「說學逗唱」都可以用來背書記憶。

高效記憶的三個原則,告別遺忘,內化知識,讓你學習事半功倍

希望今天的內容對大家有用,歡迎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