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主張「遺忘」袁隆平 這些人不是說忘就能忘

近日,“該不該遺忘袁隆平”在網絡引發討論。一家自媒體作為話題的發起者,在一篇《請暫時遺忘袁隆平,我們應該認識一下這些給我們米飯吃的人們》的文章中提出人們應當遺忘袁隆平,給予更多的科學家一些關注。

有人主張“遺忘”袁隆平 這些人不是說忘就能忘

為什麼其他科學家會被遺忘?這應該是為人們提供信息和進行設置議程的媒體們應該反思的話題,我們對於公共議題的呈現是不是太少了。但是提供一種議題時不該為了製造爆款而說出毫無邏輯的言論。

由於這位作者在言語中將袁隆平和其他科學家對立,方才引起這樣的爭論。實際上,這樣的二元對立只是一種臆想,我們應當記住每一位為社會做出過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包括袁隆平。

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

有人主張“遺忘”袁隆平 這些人不是說忘就能忘

48年前的12月26日,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我國僅用10年時間就研製出了國外幾十年才研製出的核潛艇。

當這個承載著中華民族強國夢、強軍夢的龐然大物從水中浮起時,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難掩激動,淚流滿面……正是包括他在內的無數人的艱辛付出,才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動力潛艇的國家。由此,黃旭華的名字與核潛艇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再往後,不少人稱他為“中國核潛艇之父”,但黃旭華婉拒美意。這個為了核潛艇隱姓埋名30年、奉獻了畢生精力的九旬老翁,哪裡在乎什麼名頭,他只是覺得:“這輩子沒有虛度,我的一生屬於核潛艇、屬於祖國,無怨無悔!”楊 偉殲—20總設計師說起殲-20相信很多軍迷都是非常的熟悉。

有人主張“遺忘”袁隆平 這些人不是說忘就能忘

殲—20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五代重型隱形戰機,2017年3月9日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序列,2018年,2月9日列裝空軍戰鬥序列。是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能同時研製兩款第五代戰機的國家。

有人主張“遺忘”袁隆平 這些人不是說忘就能忘

楊偉是我國新一代殲擊機電傳飛控系統的組織者和開拓者。這項技術難度大、風險高,世界上許多技術先進國家在這方面的研究中都遭遇過嚴重挫折,西方國家對我技術上更是嚴密封鎖。這項技術,是實現我國幾代航空人強國夢想的關鍵技術之一。朱英富

中國艦艇設計及造船專家

一個人要有夢想,一個民族更應該有自己的夢想,曾經中國是一個沒有航母的大國,如今遼寧艦一次又一次出海訓練,載著國人的航母夢遠航。是那些默默奮鬥者的英雄,托起了中國的航母夢!

有人主張“遺忘”袁隆平 這些人不是說忘就能忘

有沒有航母,絕對是評價一個國家軍工強弱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說到航母,就不能不提到遼寧號,說到遼寧號,怎麼能不說到遼寧號航空母艦總設計師:朱英富!

朱英富是中國著名艦艇設計及造船專家,中國海軍國防中多種現代化艦艇的總設計師,包括新近下水引起世界關注的遼寧號航空母艦。孫家棟

中國衛星之父

他的傳奇人生與我國航天發展史上的多個第一密切相連: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顆遙感探測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第一次繞月探測……他被業界公認為中國的“衛星之父”;在他領導下所發射的衛星,幾乎佔到中國航天飛行器總數的三分之一;他親歷、見證、參加、領導了中國航天從起步到目前為止的全部過程;閱讀他的一生,就如同閱讀新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歷史。他就是孫家棟。

有人主張“遺忘”袁隆平 這些人不是說忘就能忘

作為資深航天專家,孫家棟親歷、見證、參加、領導了中國航天從起步到目前為止的全部過程,他是我國第一代多個首發衛星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他是我國多項重大航天工程大系統總統計師,他領導下所發射的衛星,幾乎佔到中國航天飛行器總數的三分之一。

如今是耄耋之年的孫家棟,還有一個夢想,就是讓“中國航天的觸角能夠伸向更加遙遠的太空”。

這兩年走紅的《國家寶藏》和《朗讀者》,就讓許多有風骨有素養的名家為眾人所知和尊重。

仇慶年

“國畫顏料製作技藝”的傳承人

《國家寶藏》裡展出的一幅《千里江山圖》,讓嘉賓和觀眾都讚歎不已,它流傳千年,色澤卻依然光亮如新,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有人主張“遺忘”袁隆平 這些人不是說忘就能忘

背後的秘密,就是這幅畫運用了中國傳統的國畫顏料,節目現場也請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國畫顏料製作技藝”的傳承人仇慶年做講解。仇慶年今年74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中國畫顏料製作技藝傳承人。他曾去深山老林獨自尋找礦物顏料,探索讓顏色“千年不腐”的秘訣。

這種特殊的顏料。都取自頂級礦石,經由敲碎、磨粉、篩細、漂清……多道工序,才能得到一點點。僅磨粉一道工序,就得要每天磨8小時,磨20天……仇先生的工作,就是拿著榔頭,哪裡有上好的化石就去挖,挖回來就一道道工序製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但是這工藝卻沒有傳承人,他把兒子、女兒硬拖來搞,才算有了。他還拜託大家,哪裡有好的礦石一定要通知他,山長水遠,他都帶著榔頭去。

張錦秋

儒雅愛國的女建築師

還有一位嚴肅認真儒雅愛國的女建築師也受到關注。

有人主張“遺忘”袁隆平 這些人不是說忘就能忘

畢業於清華大學、師從梁思成的張錦秋先生,自1966年起就響應號召,“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

要問張先生的履歷有多牛X,“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這是必須的,還有一項“國際性、永久性的崇高榮譽”—— 2015年,國際編號為210232號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張錦秋星”!

張先生作為一位建築設計大師,不僅用她的設計,讓大唐風韻重新流淌在西安的街頭巷尾,更將她對我國古代建築、特別是唐代建築精髓的理解,如數家珍般向觀眾娓娓道來,言語間洋溢著滿滿的熱愛之情。

有人主張“遺忘”袁隆平 這些人不是說忘就能忘

陝西曆史博物館

有人主張“遺忘”袁隆平 這些人不是說忘就能忘

長安塔

許淵衝

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獲得者

除了《國家寶藏》,央視的另一檔節目《朗讀者》也讓人們認識到了許多優秀卻默默無聞的先生。其中一位就是96歲的許淵衝,他成功將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

老先生在2014年獲得了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北極光”文學翻譯獎,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翻譯家。

有人主張“遺忘”袁隆平 這些人不是說忘就能忘

“說實話,翻譯一本是一本,不敢吹牛,活一天是一天。如果我活到一百歲,我計劃把莎士比亞翻完。”他坦承多活一天是一天,多翻一天是一天。不知道生命的終點什麼時候會到來,但是能活在今天,就好好翻譯。目前他已經出版六本莎士比亞,交稿了十本。

在每個領域還有很多這樣的大家,

他們和袁隆平一樣,

除了有本身過硬的業績,

還有不慕名利的道德風範、

幾十年如一日堅持鑽研的精神。

這裡不能一一介紹。

他們是民族的脊樑,

更是民族的榜樣。

每一位我們都不該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