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市民文化获得感,打造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

在重大文体设施建设上,深圳又有大动作。日前,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深圳市加快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规划》为深圳人擘画了美好文化生活的美丽图景和规划蓝图。根据《建设规划》,我市将重点规划建设“新十大文化设施”、提升改造“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同时规划建设一批重大文体设施。这意味着,在深圳经济特区这片热土上,新的文体设施建设高潮即将涌起,令人心潮澎湃。

加快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是描绘现代城市文化新版图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深入实施《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推动深圳文化建设实现新的跃升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可以想见,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越来越多公共文化设施的拔地而起,将为城市带来更浓郁的文化气息,进一步增强深圳人的文化福利。

提升市民文化获得感,打造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

代表城市形象的地标性设施

熟悉深圳发展历程的人都知道,特区自建立以来,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经济实力逐步进入全球城市前列,科技创新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同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品牌和文化传播力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建成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的要求以及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深圳的文化发展还存在不小差距。尤其是在重大文体设施建设方面,呈现出规模总量小、门类不齐全、专业化水平不高、文体设施老旧以及各区之间文体设施建设布局不均衡等态势,未能很好地满足市民多元化和高质量的文化需求。

文化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一无二的“指纹”,是城市的特色名片。要让这张特色名片永久闪亮,煜煜生辉,须臾离不开文化建设。而文体设施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文体设施尤其是重大文体设施是市民文化需求得以满足的重要物质载体,它们是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文化产品、保障市民文化权利的文化容器。正如高端文化活动、顶级体育赛事的举办离不开高标准的场馆来支撑一样,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通过一流的文化设施来呈现。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市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的、较低层次的需求,转化为多元的、较高质量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然要求深圳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重大文体设施,承载优质的文化活动,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听交响乐、听讲座、看演出、去图书馆看书等文化活动,已成为深圳人常态。体现城市特质、蕴含城市精神的重大文体设施,不仅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阵地。深圳深谙其道,并为此孜孜以求。因应新时代及时出台高屋建瓴的《建设规划》,是对深圳未来文化发展的前瞻布局。无论是重点规划建设的深圳歌剧院、深圳创意设计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馆等“新十大文化设施”,还是将提升改造的大鹏所城、南头古城、大芬油画村等“十大特色文化街区”,抑或是规划建设的31项市级重大文体设施、51个区级大型文体设施等,都堪称大手笔,其中每一个规划建设项目都是以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为导向的民生工程。足见深圳对殷殷民意的倚重,彰显了一座城市厚实的民生情怀。

美国著名社会学专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空间。”要让城市成为一个可以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硬杠杠”就是必须持续提升市民文化获得感。事实上,深圳在加快建成与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相匹配的文体设施体系上的不断努力,正让生活在其中的市民日益抵进诗意栖居的美好图景。(作者:谢仕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