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快速崛起對傳統銀行未必是“狼來了”

金融科技快速崛起对传统银行未必是“狼来了”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盤和林

1月2日,京東金融攜手中信銀行、浦發銀行,發佈京東小金卡升級版。升級之後,京東小金卡的用戶餘額將自動簽約髮卡銀行的明星餘額理財產品,從而將京東金融的數字科技能力更徹底地開放給銀行,幫助銀行深度連接客戶和盤活業務,將銀行金融服務嵌入到觸手可及的場景裡。

實際上,此舉的意義並不只在於餘額理財,更為重要的啟示在於,金融科技公司的快速崛起,對於傳統銀行而言,未必全是“狼來了”的生存危機,反而是獲得新發展動力的大好機遇,因為我國金融科技與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有著很強的互補性。

傳統銀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網點遍佈全省、全國乃至境內外,擁有相當豐富的線下金融業務場景,處理各種金融業務問題的經驗也相當豐富。但是由於大多數業務都是由人工開展,而且各網點之間相對隔離,因此處理業務的效率相對較低,而且時間較長。

相比之下,金融科技公司依賴於技術支持下的大數據運算,線上處理業務的效率非常快,在近些年興起的個人線上消費領域,金融科技公司更是擁有傳統銀行難以比擬的先天優勢。

可見,與其說快速發展的金融科技公司把傳統銀行業擠進了更逼仄的生存空間,倒不如說給傳統銀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合作空間,顯然,雙方的合作是有天然基礎的。其實,傳統銀行業對金融科技公司崛起的擔憂是被放大了的。由於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傳統銀行的業務驅動力開始減弱,銀行財報利潤增速下滑、資產質量壓力上升,此時,銀行業自然對任何影響其生存發展的新生事物非常敏感。

但可喜的是,傳統銀行業對金融科技的關注,也讓它們見證了數字化時代新技術運用的逐漸成熟,並從中看到了新的發展驅動力。尋求新技術的賦能,將各網點相對隔離的數據集連接起來,並且有效解決線上和線下割裂的痛點,以往這些問題不僅嚴重限制了銀行進一步擴大其服務的覆蓋範圍,而且嚴重影響了客戶體驗,尤其是個人客戶在享受金融服務時的體驗。

實際上,中國的金融科技與包括銀行在內的傳統金融機構有良好的互補性,前者擁有依託於多元化數據的大數據風控、精準營銷的技術實力,而後者則擁有豐富的金融業務場景。二者深度合作,前者輸出金融科技能力,後者提供金融業務場景,以數字生態環境為基礎,將科技公司、金融機構、上下游供應商和消費者聚合起來,形成共同體,充分發揮價值網絡力量。

金融科技公司與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不僅僅是各自發展所必需,更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可以看到的是,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已經分別與京東、百度、騰訊等巨頭達成戰略合作,而招行要做金融科技銀行、平安立志成為科技公司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一個嶄新的金融科技時代已經來臨。

銀行不僅不應將金融科技視為威脅,而且更有理由深度擁抱數字科技公司。小金卡雖然本質上仍然只是一張儲蓄卡,但其背後是銀行和科技公司的深度合作,是一個正在形成的開放型的金融科技生態圈。讓金融科技公司迴歸科技,讓傳統金融機構優化服務,彼此優勢互補,這樣才能幫助金融機構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推動金融行業高速、穩定地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