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湖南「橋頭堡」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劉永濤

經濟提速看交通,交通優勢在港口。

8月1日下午,由中宣部組織的“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大型主題採訪團走進湖南城陵磯新港區,實地探訪新港區依託“一區一港四口岸”平臺優勢,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不斷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崛起為我省“走出去”的“橋頭堡”。

位於岳陽市區東北部的城陵磯新港區,有湖南唯一通江達海良港——城陵磯港,是國家長江經濟帶“黃金水道”的咽喉、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的核心區域,是我省全力打造的通江達海增長極。

採訪團記者行走在新港區,放眼望去,業務運輸車輛頻繁往來,新廠房建設工地緊張作業,整個區域湧動著發展的澎湃動能。

形成發展新格局

“2019年上半年新港二期建成後,城陵磯港集裝箱吞吐能力將突破100萬箱。”湖南城陵磯新港區黨工委書記黃俊鈞介紹,新港區已形成“一區一港四口岸”的發展新格局,即岳陽城陵磯綜合保稅區、啟運港退稅政策試點港、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進口糧食指定口岸、固廢進口指定口岸,以及中部地區唯一的進口肉類指定口岸查驗平臺。

與建區之初對比,新港區GDP、規模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財政總收入、集裝箱吞吐量等指標分別增長3至7倍,成功躋身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全省首批示範物流園區。

一串沉甸甸的數據,顯示了發展的鏗鏘步伐。

2017年,城陵磯港貨物總吞吐量1.21億噸,在中國內河港口中排名第9位;集裝箱吞吐量42.28萬標箱,在長江所有內河港口中排名第10位,超過鎮江、九江、宜昌等港口,為岳陽連膺“中國外貿百強城市”作出了引領性貢獻。

迎來發展新機遇

在“長江經濟帶”戰略指引下,城陵磯新港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期。

“做大做強對外貿易,‘新業態’發展迅猛。”城陵磯綜合保稅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建華透露,目前園區共有註冊企業260家,其中加貿類30家,商貿類214家,物流類16家,大部分企業均實現了業績破零倍增。2017年,園區共完成進出口貿易額14.8億美元。今年1—6月,累計完成進出口貿易額15億美元,繼續領跑全省7個海關特殊監管區。

“新產業”項目來勢喜人。城陵磯綜合保稅區內,總投資4.5億元的海益通微生態複合能量加工項目已竣工投產,設計年加工能力30萬噸。總投資10億元的中德合資複合橡膠加工項目已試生產。總投資35億元的國際商貿保稅物流中心、總投資10億元的正昇電子產業園、總投資6億元的恆陽集團牛肉加工等多個在建項目正在抓緊施工。

今年以來,綜合保稅區已先後簽約7個大型加工貿易項目和綜合服務項目,累計投資達17.75億元。

“汽車進口業務今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李建華介紹,汽車整車進口口岸於2015年7月通過驗收,2017年進口汽車455臺,今年上半年進口汽車2200臺。今年1月30日,成功納入汽車平行進口政策試點口岸,打通內陸港口平行進口汽車從上海轉關的瓶頸,開創了內陸港口一次性大批量進口平行汽車的先河。

構建開放新高地

“構建內陸開放新高地,正全面提速。”湖南城陵磯新港區黨工委書記黃俊鈞表示,為主動呼應“長三角”,接軌上海自貿區,岳陽出臺《關於促進岳陽城陵磯“一區一港四口岸”加快發展的獎勵辦法(試行)》,從航線航運培育、外貿企業扶持、通關環境優化等方面明確了13條含金量較高的優惠政策措施。

自2016年來,城陵磯新港區已兌現58家外向型企業獎補資金1.2億元,“一區一港四口岸”平臺優勢進一步顯現。口岸建立了“屬地申報,口岸驗放”大通關機制,順利實施重慶-武漢-長沙-上海“四關聯動”運輸模式,實現“江海聯運”。

截止目前,城陵磯新港區已累計簽約項目265個,合同引資近千億元,開工或投產項目100多個,基本形成了現代物流業、裝備製造業、軍民融合產業、新材料產業、糧油加工業、商貿服務業等發展迅速,成功構建了多點支撐的產業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