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教授細講“了生死”!看完豁然開朗,帶你徹悟生死的奧祕

全文字數:11709,建議收藏閱讀。本文轉載自:曾仕強留聲機

2018年11月11日19點54分,敬愛的曾教授離開了我們,而教授生前著作等身,留下的智慧必將長存世間。第5天,是時候了,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將教授的智慧分享傳承。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教授的《了生死》,人生在世,生死是大事,悟透生死,乃是人生大義所在。我從哪裡來?死後又到哪裡去?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帶著這三個問題,讓我們跟隨教授講述,一起來悟道……

曾仕強教授細講“了生死”!看完豁然開朗,帶你徹悟生死的奧秘

一、為什麼要了生死?

人生在世,經歷各不相同,卻無一例外地殊途同歸,走向死亡。

“生”是我們共同的起點,“死”則是同樣的結局。人有個別差異,“生”和“死”卻是一致的:有生必有死,生死既然是我們共同的課題,誰也逃避不了。那麼,就是重要的課題,必須加以探討、思慮、以期追尋出究竟。

我究竟從哪裡來?死後又到哪裡去?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這三個問題,我們遲早會出現,總想找出令自己滿意的答案。

大家都知道,有關生死的問題,有答案,但不可能是固定的答案。因為科學再怎麼發達,恐怕也不可能透過實證,給我們一個標準答案。這也就是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無法加以統一的根本原因。人與人之間,有大同也有小異,才能分工合作,共同建設大同(小異)世界,完成“贊天地之化育”的神聖使命。

尋找人生的究竟,便是我們常說的“了生死”。意思是:把生死這樣難解的課題,做出一個眾人共同可以接受的了斷,以供參考實施。

時間固然是恆久的,從遠古以來,更未曾中斷;可是我們的壽命,通常十分有限。轉眼就是一年。雖然年年難過年年過,也忍不住白髮日漸增多、牙齒日愈動搖,而憂傷不已!

何況人生似乎是條永不改變的單行道,即使再怎麼神通廣大,好像也不能重新來過。在這種侷限的情境下,倘若不能及早“了生死”,恐怕有生之年,將永遠搞不清楚、弄不明白,豈不是枉走一回?

年紀輕的時候,理想高遠,信心十足,想想還是發展事業、開拓前程比較重要,哪裡有時間、精力和興趣來“了生死”?很可能聽而不聞、避而不談,甚至於嗤之以鼻,想這些做什麼?

步入中年,遭遇各種意料不到、思慮不透、捉摸不住的事情,這才著急於尋找生死的答案。於是宗教,成為最為便捷的途徑。尤其現代社會,各種宗教居於市場需求,無不大開方便之門。進出全無障礙,當然放心一試。有些人遊走多年,這才發覺:各有各的道理,卻大多忙於排他固己,實在難以滿足我們的需求。

往昔民智未開,宗教確實可以補道德之不足。因為“道”是內發的,倘若自律不夠嚴謹,最好有宗教的外力來加以補強。何況民智未開,實際上表示良心尚在,離道不遠。對宗教的啟示,也能更加純潔、誠摯地接受。

現代科技發展、知識爆炸,科學幾乎已經取代了良心,道德也逐漸納入宗教的範圍。在這種狀態下,利用宗教,往往大於信仰宗教。加上市場導向,使得“宗教企業化”,代替“企業宗教化”的精神。形式重於實質,利益重於教化,而互惠重於勸勉。宗教的門派日愈增多,花樣不斷翻新,以致正教不敵邪教,更加造成人們的不安。

人生在世,最大的需求在“安”。心安理得,才是真正的悅樂。

我們曾經寄望:教育普及、知識程度提高,有助於社會的和諧、人群的安寧。現代,我們終於覺醒“此路不通”。我們衷心期望:生活富有、社會脫離窮困之後,大家都能得到安寧。現代,我們也不得不苦嘆“剛好相反”。大家所向往的“現代化”,竟然是一條快要走不下去的絕路!

我們不得不回頭讀一讀《論語》,冷靜下來,細心思慮,用心體悟,這才發覺,它並不是我們記憶中所說的“家常便飯”,更不是孔門弟子的談話記錄。它實實在在,是孔門論道的結語所集結成書的人生寶典。

孔門論道,論的是什麼道?當然是“為人之道”,也就是“仁”道。人生於天地之中,如何與萬物共處,才能獲得安寧?

孔子提示我們一個思慮的方向:反求諸己。意思是不要向外求,因為求天天不應,求地地不靈,求人人不理,不如反過來求自己。因為自己的事情,當然自己要負起完全的責任,怎麼能夠推給別人?

但是,我們的眼睛,一共有兩隻,全都向外。而不是一隻向外,另一隻向內。往往看別人比較清楚,看自己卻相當糊塗,所以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於是,我們只好以他人為鏡子,來照出自己的原形。

同時,從實際生活當中,我們也充分理解:單打獨鬥,不但不能成事,而且十分危險。最好互相照顧、彼此合作。因此人與人相處的道理,成為我們做人做事的根本,稱為“仁道”,也就是“為人之道”。

人與人相處,最好的基礎,莫過於同心協力。由於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以“齊心”,成為共處的第一要務。心齊好辦事,心不齊各懷鬼胎,互相不信任,怎麼能夠把事情辦妥?而心齊的具體表現,便是大家有共識。

現代建立共識,大多依循科學的途徑。先大膽假設,再細心求證。由於主觀和愛面子,對於自己所提出的大膽假設,無不盡力加以呵護。在求證的過程中,儘量尋找有利的資訊,卻不能以正確為優先。所以歷來所提出的結論,大多經不起時間的考驗,造成我們常說的“長江後浪追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令人敢相信,以免不久之後,便成為受害者。

我們發現,所有宗教,都是“指向道的那隻手”,無不以“道”為依歸。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提高層次,直接從“道”入手,來探討“生死之道”呢?

我們不必假設,而是透過多年的實踐和體悟,提出三個公式來“了生死”,供大家參考,也請大家指教!

曾仕強教授細講“了生死”!看完豁然開朗,帶你徹悟生死的奧秘

二、怎樣了生死?

我們提出的三個公式,相信各位都能一目瞭然,因為只要有一些數學基礎,沒有看不懂的。大道至簡,生死之道也並不例外。

第一個公式:“生=死”。

“生”怎麼能夠等於“死”呢?

雖然說“生死一瞬間”,或者“生死一線間”,或者可以說“一口氣不來,生就變死了”,但畢竟“生”就是“生”,“死”還是“死”,怎麼可能“生”等於“死”呢?

但是,我們說“來生”,意思是“靈魂來投胎形成的今生”;說“往生”,則是“靈魂最後一次離開今生的軀體,到另一個世界往生去了”。

中華文化以“生生”為主軸,便是“靈魂不死”。“生”不過是“有軀體的生”,而“死”卻是“沒有軀體的生”。“生”和“死”的本質都是“生”,“有軀體”和“沒有軀體”,可以說是“一陰一陽”的現象不同罷了。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似乎在提醒我們“倘若明白生,也就能夠明白死”。兩者所共同需要的,便是“活在他人心中”。所以炎黃子孫的“永生”,既不依憑宗教,也不依賴藥物。我們以“立功、立言、立德”來獲得永生,稱為“三不朽”。

那就是精神不死,長久存在於眾人心中。孔子做到了,老子也做到了。孔老二大聖人,並沒有宗教信仰,也不追求煉丹尋藥,只要華夏子孫永遠記住二老,孔老便永生了,證明“生=死”,是能夠以身作則,具有實際的成效。

更加了不起的,是孔老二聖人,都沒有“唯我獨尊”“高高在上”,和大眾明顯劃出不可跨越的雙黃線。“我欲仁,斯仁至矣!”人人都可以向孔子學習,也有成為孔子的希望。只要“尊道貴德”,人人都可以向老子學習,也擁有成為老子的機會。

換句話說,只要我們立定志向、堅定信心、持續向上,想要做到“生=死”,都是可能的。看來,眾生平等,在這種狀態中,確實存在。

我們只要覺悟“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固然是“生”時的共同認識。還要更深層地推出:“死”時也不能忘記修身,就算沒有具體的身,也不能連“修”都忘掉了!

於是,我們推出了第二個公式,那就是:“生>死”。

因為“生”和“死”固然是相等的,都建立在修己的基礎上,但是這個“己”,不免有“有軀體可以協力”和“沒有手腳可以運用”的區別。

我們把“有軀體可以協力”的狀態稱為“人”,而將“沒有手腳可以運用”的狀態稱為“神”或“鬼”,很容易發現:

1.神佛固然神通廣大,十分神奇巧妙,倘若想做一些事情,仍然需要人的配合,因為人有手腳,可以在世間做一些具體的、有象有形的事物。神佛需要信徒的護持,更需要有力的人群組織,來加以弘揚發展,是不爭的事實。

2.天地生萬物,看起來只有人最喜歡、也最擅長裝神弄鬼。當邪教林立的時候,常常逼使正教反而遭受冷落。因為正教必須嚴守規律,教徒也要恪守規矩。只有邪教才敢迎合潮流,求新求變,以致花樣百出,令人眼花繚亂。神佛遭人利用,經常也拿人沒辦法,只好感嘆人身難得,卻不知珍惜,有意無意的加以誤用。所以老子才說:吾之大患,在有這個臭皮囊!

3.人有手腳,可以實際行動,又喊出“團結就是力量”,設法集結眾人的力量。令人遺憾的是:應該做的沒有做,反而做了很多不應該做的事,否則人類怎麼會演變到現代如此惡劣,似乎愈來愈走投無路了呢?現代人不知謝天謝地,不能孝敬父母,不守分,更充滿“只要合法,什麼事情都可以做”的心態,有時還誇口“人定勝天”,隨時要“創新改變人類社會的生活方式”,卻不關心到底是變好還是變壞?換句話說:天地間倘若沒有人,缺乏創造的動力,當然不能日新又新。現在有了人,卻也可能破壞得面目全非。把地球資源耗盡了,把環境破壞了,居然還想移居其它星球,繼續加以毀壞,真是知過不改,罪加一等。

這樣看來,“生>死”,不過是一種良心的期待,卻在科學凌駕道德的現代,令人觸目驚心。科技果然像撒旦,給人類一點點好處,回過頭來,便要人類的命!

現代什麼家都有,可惜並沒有思想家。是不是因為思想家不會賺錢,大家都不想當呢?不幸的是,人類若是缺乏思想家,勢必喪失方向感,顛來倒去。於是什麼家都失去依據,各是其是,也各非其非,當然四分五裂。美其名為“多元化”,實際上卻是“混雜化”。

下一代不知如何承接,上一代也不知怎樣傳授。一旦傳承出了問題,原本綿延不斷的中華文化,就會如同其它古文化一樣,在我們這一代斷掉了,再也傳不下去了!

為了救中華文化,為了救人類,我們真的不能再迷惑於“生>死”而誤己害人,更毀壞了地球。

我們必須儘早推出第三個公式,也就是:“生

上天有好生之德,真正的用意,便是:覺悟的人,可以透過“槓桿作用”,以“生>死”的功能,來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產生“生

“生”在這裡,表示有生之年的“一時”;而“死”在這個公式中,則代表沒有軀體的更長期間,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千秋”。

不爭一時爭千秋,不就是“生

“生原因有三,說明如下:

1.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唯一的例外,便是“品德”。我們和萬物一樣,都是道所生,所以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把中間的字句刪掉,只保留尾頭,就成為“道生萬物”。死後也迴歸大道,看起來“從無中來,回無中去”。實際上,有生之年遵道而行,有所得的“德”,會帶回去,否則豈不是枉來一遭,白過一生?

2.看得見、摸得著、有形有象的,都是“物”,不能擺脫“成、住、壞、空”的過程,想帶也帶不走。試以軀體為例,用了幾十年,既使不斷地新陳代謝,相當於更換零件,也已經陳舊不堪,有的甚至大修過好幾次。就算可以帶走,也不如換一個新的,更適合使用。上天使所有物質都會損壞,原本也是出於善意。求新求變,對物質面來說,殊為必要。

3.知識看不見,也摸不著;有人懂,也有人不懂。但是,不管怎麼樣,總是不能持久。因為時代的巨輪,由於人的努力,持續地向前。很多知識,不久就會更新。上天使我們的知識不能遺傳,也是基於善意,讓我們的新生兒女,都能夠學習當時,當地適用的知識,獲得生存和生活的知能。

唯一不受限制的,是品德修養。同樣的父母,為什麼生出來的子女,成就未必相同?因為後天的環境和教養即使一致,先天的資質卻不一定相等。我們一方面說“眾生平等”,一方面又說“人比人氣死人”。可見機會平等、努力平等,而先天帶來的無形因素,卻難以平等。先天就是我們常說的“上輩子帶來的”,可見也是自己努力的成果,並非上天憑空給予的。一切靠自己,才最為牢靠。

一切靠自己,首先要做個明白人。明白什麼?明白生死轉化的道德,真正地“了生死”。同時,還要即知即行,以免“知道知道卻做不到”,流於空言,等於不知道。

天下間有很多事情,是“知難行易”;卻也有一些事情,真的是“知易行難”。這樣,才合乎“一陰一陽之謂道”。

“了生死”,道理十分簡單,也很容易明白。但是人身難得,往往被濫用,弄成人身慾望太多,難以滿足。尤其現代人力求創造新的誘惑,致力於擴大需求的市場,並且倡導自我滿足,更容易把軀體的大患極大化,導致離道愈遠,而難以善用吾身。

現代人普遍不知道什麼叫作“修身”,也分不清“修養”“修行”和“修道”之間,有什麼關係。一聽到“修”,便想宗教。要談“了生死”,真是不容易。

道不遠人,可以說一輩子都不會離開我們。可惜我們大多隻看到身體,卻不知道可貴與可親。殊不知,這就是人類社會愈來愈紛亂,各種問題愈來愈難以化解的根本原因。

我們必須靜下心來,把原本“知易行難”的“了生死”,轉化為“知難行易”,以利有效地自我提升品德修養,化“生>死”為“生

曾仕強教授細講“了生死”!看完豁然開朗,帶你徹悟生死的奧秘

三、怎樣自我提升呢?

首先,必須正本清源:天助己助者。

我們應該先反求諸己,然後才能獲得天助。“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明白地把“自”放在“天”的前面,告訴我們:“自己”先努力,“上天”才會依據自然規律來保佑我們。

孔子倡導“敬鬼神而遠之”,完全沒有否定鬼神的存在。只是不可以依賴鬼神,天天祈求保佑,卻不知道自己努力,那就是不敬——既不尊敬鬼神,也不尊重自己,當然白費力氣。不但沒有效果,而且耽誤了自己。

“遠”的意思,並不是疏遠或避開,卻在於突顯鬼神不像人有軀體,受到遠近的侷限。鬼神無形,說來就來,說到便到,並沒有什麼遠近的區隔。用不著一定要靠近,站在神佛的正對面。因為那樣未免太小看神佛了,徒然貽笑大方。

鬼神並聯,在提示我們:鬼神都在我們的心中。倘若心中沒有鬼神,何必祈求膜拜?為什麼又說神佛,卻把鬼隱而不現?因為我們通常只會拜神佛,很少有人拜鬼。就算偶而為之,也是將鬼當做神拜。

然而,深一層的意思,則是看我們的心怎麼轉,發出神的念力,所拜的就是神;發出鬼的念力,所拜的立即轉化為鬼。

人生的規律,原本就是自作自受(自己必須對自己的言行,負起完全的責任,承擔所有的後果),面對鬼神,當然也不例外。天地人鬼神,明白指出:天地之間,只有人心有神鬼的變化,可愛在此,可怕也在於此。

“信我者得永生”,要看這個“我”,指的是“人”還是“神”。倘若是“人”,便是“人本位”;假使是“神”,就成為“神本位”。孔子悟出“人神並重”的道理,這才說“盡人事以聽天命”。天人合一,也天人共重。

“上天下地,唯我獨尊”,這個“我”,如果指“我這個人”,未免狂妄自大;倘若指的是“我心中的神”,那就真的可以獨尊。

人向上提升,可以成神;向下沉淪,那就必然為鬼。鬼也不可怕,只要轉念向上,同樣可以修成神。

一般人大多死時為鬼,也就是歸(回老家)的意思,再向上提升,努力成神。這當中的要訣,便是憑良心為社會人群服務。

為社會人群服務,也分一陰一陽。憑良心便是“陽”,現代稱為正能量;不憑良心即為“陰”,可以用來假公濟私,甚至於因私害公。通常“公”為“陽”,表示可以攤在陽光下,供大家檢驗;“私”為“陰”,只能夠暗中進行,力求避人耳目,現代稱為“黑箱作業”,意思是見不得人。

可見,一公一私,相去甚遠。為公即向上提升,為私便向下沉淪。一上一下,完全在於自己的一念之間。說起來十分容易,做起來卻相當困難。因為公私的明辨,缺乏固定的標準。即使現代採用法律規定,也往往難以令人心服。

只要身份不同,立場不一樣,對於公私的判斷,就會產生差異。中華民族,歷來依據日久知人心的原則。現代交通便捷,人口遷徙也相對快速,很難有長久的時間可以考驗,所以,憑良心,但求自己心安理得、無愧於人,便成為最合乎時宜的檢驗標準。

良心在哪裡?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答案其實很簡單:不用它時,怎麼找也找不到;真正要用時,它必然隨傳隨到。我們常說要“用心”,是不是用時就有良心可憑呢?是不是可以更進一步解釋為:只有憑良心,才叫用心。

這樣說起來,人人憑良心,才有時時立公心的可能。不憑良心,很難立公心;要立公心,必須憑良心。具體的原則有三,分述如下:

1.對自己不利,對他人也不利,當然不要做。因為損己不利人,等於害己又害人,為什麼要做?看起來順理成章,卻也有人在做,實在令人想不通,所以列為第一原則。

2.對自己有利,對他人有害,往往忍不住要做,應特別慎重。尋找法律條文保護自己,替自己編造許多理由,然後自欺欺人地企圖瞞天過海,做了,等到東窗事發,這才大呼冤枉,又到處設法逃脫。這種人特別多,所以這一條非常重要。

3.對自己有利,對他人也有利,趕快去做。看起來和第一條一樣,很容易做到。實際上,卻常常推三阻四,既然大家都有利,為什麼非我不可?等別人去做,豈不輕鬆?還可以事後批評幾句,表示自己更加高明。

居於上述三大原則,我們確立了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信念。因為我們原本都是光著身子,來到這個世界,並沒有帶來任何東西。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來自於父母以及社會。我們一方面孝敬父母,一方面也應該盡一己之心力,來奉獻人群社會。

利他和利己,是可以兼顧並重的,但是先後的思慮次序,卻產生很大的差異。

先想利己,往往傷及利他;而先想利他,實際上沒有不利己的。可惜先利己容易,先利他實在有困難,這就是人人必須自我克服的第一個關卡。

人之所以和一般動物不同,即在於人能夠抬頭仰望蒼天,而一般動物不能。特別是魚類,一抬頭便翻白眼,整個魚腹朝天。我們仰觀天象,天是空的,除了雲霧之外,一無所有,所以稱為天空。

可見,颳風、下雨、出大太陽,對天本身來說,並沒有什麼不同。天只是提供一個巨大的空間,讓風自己刮,讓雨自己下,也讓太陽有時露臉,有時躲進雲層裡面。天這樣做,完全是為了萬物的生存發展,可以說是利他,獲得了無比崇高的地位。

至少中華民族,常常不忘謝天謝地,親切地喊一聲“老天爺”。孔子希望我們學天,向上天學習,便是學天的大肚量、不計較、無私奉獻。隨著時的變化,呈現“合時”的現象。

聖人提示我們“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意思是上天有眼,會適時反應廣大人民的心聲,表現出相應的天象,供大家反省改進。

現代科學發達,天象也隨著科學化,形成天文學、氣象學。大家只關心氣候變化,及時更換合適的衣物,卻嚴重忽略了氣候如此變化的道理,包括給人們的警示。老天爺不得不改用更加明顯的變化,甚至於不合時序,卻似乎仍難以喚醒大眾。現代人的保健,好像只及於身體,卻不能兼顧心靈,衍生出諸多疾病。

有些人明白這種道理,也提醒自己,要從自己做起,卻為了一句“年輕不留白”,趁著年輕,先賺錢享樂,滿足各種欲求。心裡仍然緊記,以後要修行,也要修道。甚至於明知道自己的行為不仁不義,也給自己找一個“逆取順守”的藉口,先逆取然後順守。即使失手坐牢,也可以“浪子回頭金不換”,依然有機會修復自己。

“年輕不空白”,不能白過那一段青春,這是真的。但是“不留白”則害人不淺,必須自我提高警覺,以免受騙,反而害了自己。留白做什麼?用來反省、修正,做好修行、修道的基礎,至少養成良好的習慣。

“逆取順守”,是萬不得已才用的策略,因為危險性實在很高。何況逆取不一定取得到,而逆取之後能夠順守,也十分困難。

至於“浪子回頭金不換”,可以用來鼓勵已經成為事實的人,卻千萬不能夠用在事前,成為目標的一部分。

倘若這些道理,還不足以促使自己下定決心,及早開始付諸實踐,我們就不得不說出一些聽起來不一定很愉快的事實,請大家見諒!

自古以來,誰能夠活得久?並沒有一定的標準。有些人健壯如牛,從來不生病,卻稍有不慎,便一病不起,宣告不治。有些人長年看醫生,竟然自己也久病成良醫,不但活得長久,也有豐富的疾病經驗,可供親朋好友參考。

看來人生最有趣的事情,莫過於:誰都知道自己會死,只是沒有人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死成什麼樣子!

只有修道有成的人,死前一週左右,自己知道即將安然回老家。從容不迫地向家人或弟子宣告自己的大去之日,問大家還有什麼事情,可以提出來商量。倘若家人或弟子確有重大事項,必須請示或協助,而一週之內處理不完時,還可以向上天稟告,再順延一週才回去報到。

我們常說:人生的目的,在求得好死。但是“好死”的情況,也各有不同。前面所說的狀況,應該是上乘的“好死”,相信人人都喜歡。

“好死”的真實含義,在死得心安、毫無愧疚,更沒有遺憾。一般人所想象的壽終正寢,不過是表象而已。真正的好死,不一定無疾而終,更不能排除戰死沙場。看得見的形態,並不重要;內心的心安理得,才是我們所向往的。

於是,問題的關鍵終於浮現了:由於我們大多數人,只知道自己會死,卻不明白什麼時候會死。

為了求得好死,也為了不留遺憾,不致含恨而去,我們必須像曾子那樣“每日三省吾身:替人家計議事情,有沒有盡心?對朋友有沒有不誠信的地方?傳授學業有沒有不夠純熟的地方?

我們終於明白:富和貴,是人人所喜悅的,倘若不依正當道理,即使可以得到也不取;貧和賤,是人人所厭惡的,若是不依正當道理,就算可以避去也不去。這是我們時刻不可違背的鐵律。千萬不可存有僥倖的心理,想著先犯一些過失無妨,將來有機會再補回來。因為說不定當天晚上就“蒙主恩召”,含著遺憾和悔恨,怎麼能夠死得安然呢?

孔子告訴子路,可以向他們這樣介紹孔子:“他的做人,用起功來連飯也忘記吃;時常高興得一切憂愁都消失了,好像不知道老年就快到臨似的。”孔子所日夜思念、天天以身作則教導大眾的,便是“大道能夠普世推行,世界太平,人民安樂”。因此才有“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感嘆。

這裡的“朝”“夕”,並不是時間的距離,而是“馬上”的意思。“聞道”也不表示聽到道理或是聽懂道理那麼簡單。而是實實在在,聽到天下太平的好訊息。孔子自認倘若有這麼一天,就算馬上死去,也很樂意。為什麼?因為已經死而無憾了。一生的志業完成,當然心安理得。死得其時,還有什麼不樂意呢?

曾子生病的時候,把弟子聚集在一起,說:“看看我的腳,看看我的手!《詩經》上說:‘戰戰兢兢,好像站在深潭的旁邊,好像踏在薄冰的上面。’現在,我想我的身體可以免於毀傷了吧!”

《孝經》開宗明義指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這是孝道的起點。但是,曾子的意思,則是他一生戰戰兢兢、小心翼翼,是為了不辱父母的名聲。希望弟子們務必用功,做到大孝尊親的地步。

中華民族,把“永生”寄託在眾人的心中。只要大家永遠心中有孔子,孔子便永遠活在大眾的心中,稱為雖死猶”。孔子所憑藉的,不是他的家世,並非他生時所獲得的功名利祿,更談不上富貴財寶。他之所以成為萬世師表,主要是立德。儘管一生不得志也不如意,他終於在“知我者,其天乎”那一刻,“了生死”,悟出生死的大道理。

為什麼不一定要為當世的人所擁戴,只要天知道,孔子便了無遺憾了?因為上天給中華民族一件非常珍貴的東西,那就是人人心中有一把尺,用來衡量一切的人、事、物。

有史以來,我們對於“人”的量度,都是“德本才末”,從來不改變。任何人往生時,棺木上前後左右四隻釘子釘下去,便可以蓋棺論定。因為一生到此,已經走到盡頭,不可能再重新來過,也就是不會再改變了。

這時候把他的一生,先衡量品德修養合不合乎要求,倘若不過關,那就一切免談,不值得一提!如果“立德”有成,再來看他的“立功”與“立言”,有什麼卓越的表現。這時候我們的態度,是“隱惡揚善”,只宣揚優良可供仿效的一面,不再提及稍有不足、略帶瑕疵的那一面。

西方人不瞭解我們的評量方式,總認為我們偏愛聖賢而厭惡小人,所以好人太好而壞人太壞,與事實頗有出入。我們可以包容西方人,卻不應該忘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

由於中華兒女享受“人之所以為人”的最大榮譽,擁有最高的人性尊嚴,也就是自主性特別高,因此自然而然不服氣、不認輸、不崇拜英雄。在這種情況下,要出人頭地,受到大多數人的敬仰,真是談何容易?所以我們心目中的聖賢,十分稀缺,也彌足珍貴!我們常說:天下大事,取決於一二人。要改變社會風氣,也不過一二人而已!

現代人喜愛成就感,又厭惡挫折感。殊不知有小成就的人,大多不可能獲得大成就,就是我們常說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缺乏挫折感的人,等於沒有接受完整的磨練,稍微冒出頭,便被整得頭昏眼花,還要怪罪社會太無情,“見不得人家好”。

孔子親身遭遇“人不知而不慍”的磨練,終於有了“知我者,其天乎”的感悟。孔子一生求仕不得,求財不得,求顏回為傳人也不得,簡直沒有什麼成就,所以最終獲得最大的成就。一句“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真正點出了萬世師表的偉大光輝,令人由衷欽敬!

身為現代人,千萬不要為現代知識所迷惑。因為近四百年來,由於西方科技突飛猛進,使我中華民族喪失了持“經”(堅持不可變易的常規)的毅力,以求新求變取代持經達變,養成知變不知常的風氣,把以不變應萬變改成以萬變應萬變的歪風,導致盲目亂變。

在一片凡新的都是好的,而凡舊的都是落伍的呼聲中,對固有經典智慧不聞不問,甚至認為是影響進步的阻力。對外來知識、技術、觀念,都一本不求甚解的態度,不但翻譯錯誤、解說粗淺,也不能隨時補充,造成壞的大多學到,真正好的卻學不來的重大遺憾。中不中、西不西,只好說什麼“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來自欺欺人。

幸好國力日盛,民族自尊心逐漸恢復,大家對國學愈來愈有信心。這時候正好透過互聯網,把觀念好好釐清。使自己的觀念正確,等於將自己的磁場理順,有助於對生死的瞭解。

曾仕強教授細講“了生死”!看完豁然開朗,帶你徹悟生死的奧秘

首先應該釐清的觀念,例舉如下,以供參考:

1、“一次生死論”或“多次生死論”,哪一種比較合理?

“一次生死論”指出:人這一生,不論活多久,死了便什麼都沒有了。所以沒有生前、來世,也沒有什麼投胎轉世。就這麼一次,很乾脆。

“多次生死論”認為:人有前世,而且不限於一世。也可能有來世,同樣不限於一世。合起來稱為累世,所以這筆賬牽涉太多,很難算。

2、依據非正式統計,認為人死後並非一了百了,多少有一些遺蹟。

至少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的人,歷史上有一些記載。這種精神上的永生,到底是“活在上帝心中”或“活在眾人心中”的結果?

“活在上帝心中”,表示信仰上帝,便得以永生;“活在眾人心中”,必須“立功、立言、立德”,除了信仰道德之外,還需要實踐、反省、弘揚、傳承。

3、西方文化有三大基石:科學、法律、宗教。中華文化把這三大基石,再向上提升為:道德、藝術。

“科學、法律、宗教”當然是人群社會的必要因素,然而,這些因素倘若不能到達“道德”和“藝術”的層次,其弊端現代已經非常明顯,難道我們不應該及早返回原點,好好調整嗎?

以上三個基本問題,我們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

我們只是再次慎重地提醒:每一個人,都必須遵守自作自受的自然規律,無人可以例外。

與時俱進,應該是為保持道德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做出合理的調整,千萬不可以為了求新求變,而無視於經典的常規。否則綿延不絕、萬古常新的中華文化,很可能因此而變成不再連續、忘掉根本的新文化。我們這一代人的罪過,實在太大,承擔不起,死後無顏面見列祖列宗!

有了累世相積的觀念,產生傳承的使命感,“了生死”自然成為重要的課題。生時要為死後著想,以免不知死活。

人來到這個現實的世界,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必須忘掉所有未出生之前的記憶,把它打入潛意識。人人從幼稚期開始,接受啟蒙,經由不斷學習而成長。

孔子教導我們“下學而上達”,也就是經由學習一般為人處世的常識,逐漸向上提升,最好能夠上達到“知天命”的層次。至少要明白下述三大要點:

1、此生所為何來?

這一生到底為什麼而來?答案是人人不相同的。既然有答案,卻沒有一定的答案,那就要自己不斷反省,向內心探求,找到使自己心安的那一個答案。

2、怎樣達成這一生的願望?

明白這一生的目標和使命,接下來便要尋找合理、方便而有效的方法。因為人生苦短,倘若不能配合妥當的方法,恐怕有心無力,到頭來一場空,豈不徒留悔恨?

3、怎樣做到止於至善的地步?

孔子說仁,始終沒有說出對仁的定義,或者具體可行的方法。因為當時正是社會混亂、人心不安的時代。孔子只用簡單的“心安則為之”的原則,並不提出具體的要求,應該是居於安定人心、穩定社會的美意。

實際上“仁”是無止境的,值得一輩子去修持。《大學》把它引申為“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定名為“大學之道”,用意即在:

任何人有志成為“了生死”的大人,最好能夠從修己著手,不斷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並且把“尊道有德”,也就是修來的德,推己及人,由親而疏,透過具體的為社會人群服務來造福世界。

但是,每一個人的資質不同,身份地位不一樣,不妨站在不同的立場,抱持同樣熱情服務的心態,止於各自不同的合理點,一方面恪守本分,一方面盡心盡力,才是恰到好處的度。

人生的重點,在於過程而不是結果。我們只能管制自己的人生過程,結果卻有賴於天和當時的環境變數。

孔子說“盡人事以聽天命”,便是好好地運用有生之年所有能發揮的槓桿力量,使看得見的“生>死”,產生看不見的“生

有意向者不妨一試,相信便能瞭然於心。

謹以此長文,紀念曾仕強教授懿德永彰!

【惜緣見聞】

與你分享文化的樂趣與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