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講為人處世

圓通就是“面對現實”“負起責任”,另外加上“不傷害面子”。

「曾仕強每日箴言」

|全文共1300字,深度閱讀需4分鐘,受益終生|

我們常常說,為人處事要圓通,不能圓滑。

圓通和圓滑僅一字之差,卻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中國人最討厭圓滑,任何人只要給人一種“滑頭”的感覺,便成為別人心目中“狡猾的人”,會被人區別對待。

圓通是我們十分喜歡的,可悲的是,不少人腦筋比較扁平化,缺乏深度,看事情不能入木三分,所以凡是圓通都看成圓滑,得不償失。

那圓通和圓滑有什麼區別?如何做到圓通?

1

從表面看,圓滑和圓通幾乎一樣,不分軒輊,都是打太極拳,搞“推、拖、拉”,但二者有本質上的不同。

  • 第一

圓通與圓滑,過程完全相同而結果截然不同。

“推、拖、拉”到最後,沒有解決問題,或者解決得不夠圓滿,是圓滑。

“推、拖、拉”到最後,把問題圓滿解決,是圓通。

  • 第二

圓滑的人只想利用“推、拖、拉”把時間拖延過去,根本不想解決問題。

圓通的人善於利用“推、拖、拉”的短暫時間來充分思考,尋求合理的行動方案,以便減少阻力,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第三

圓滑的人希望不通過競爭,就能獲得勝算,或者不願應付挑戰,悄悄逃之夭夭。

圓通的人則用“推、拖、拉”來降低競爭的壓力,使大家覺得經過“推、拖、拉”之後得到的答案,應該可以接受。

人們常常認為小人圓滑,因而對他充滿鄙視。為人處事當然不應該圓滑,但要足夠圓通。

很多人盲目排斥“推、拖、拉”,認為這一手法落伍、陳舊,把圓通和圓滑都看成可惡的行為,因此失去圓通的本事,實在可惜。

其實,合理地“推、拖、拉”,把“推、拖、拉”的功夫做到恰到好處,就是圓通。

如果固執地認為“推、拖、拉”是壞事,就會事事看不順眼,甚至整天不愉快。

2

那麼,如何才能夠學得圓通的精髓?

我們並不否認,圓通有圓滑的成分,但也含有不圓滑的成分。

我們必須先接受圓通的概念,再觀察圓通的事實,分析圓通的要素。

  • 第一

圓通的先決條件是將心比心。

如果能以欣賞的眼光來體會他人的圓通,就容易吸收他人的經驗,迅速成長。

如果常以厭惡甚至鄙視的心情來批評他人的圓滑,便只剩下生氣,失去了學習他人寶貴經驗的機會。

  • 第二

不要完全排斥或放棄“推、拖、拉”,也不能夠凡事都“推、拖、拉”,以免不小心,就變成令人厭惡的圓滑。

問題是,中國人自己“推、拖、拉”的時候,往往不認為自己正在做這種令人厭惡的動作,卻自滿於“事緩則圓”的解說。但是,看到別人”推、拖、拉”,卻又立即覺察出來而心生反感。

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對待他人和對待自己,不要用雙重標準。

3

人如果不夠圓通,很容易傷害別人的面子,也容易傷害自己的面子。

我們可以拿介紹別人這件事來舉例。

經常聽到當老師的人說“這是我的學生”。而被介紹的人,卻似乎並不認定介紹人是老師,反而淡淡地說“我們現在合作一些事情”,這樣會很尷尬。

當老師的人如果介紹“這是我的朋友”,對方緊接著說:“不,我只是教授的學生而已。”

這樣就可以避開尷尬的場面了。並非自己盲目亂認,而是讓別人承認自己,這樣就圓通多了。

坦白講,圓通就是“面對現實”“負起責任”,另外加上“不傷害面子”。

“面對現實”和“負起責任”可以用理智和科學來處理;“不傷害面子”卻需要以感性和藝術來協調。

圓通就是科學加藝術,理智加感性,所以很難做到。

我們承認,圓通是高難度的素養,做得不到位,就會流於圓滑而遭人唾棄,一般人很難精於此道。

但是,難學,也要學,因為只有學會圓通,才能在日常為人處事中游刃有餘。

本文內容:曾教授人際關係彙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