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靜法師:談佛教慈善與公益事業

慈善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慈悲濟世是菩薩道的精神。《大智度論》雲: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寶集經》雲:“貧者給財,病者施藥,無護作護,無歸作歸,無依作依。”而所謂公益事業,意即謀求公眾利益的事業。佛教認為所有眾生皆相依的因緣和合體,並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及“同體共生”的理念作為推展公益事業的依據。

又《觀無量壽經》中雲:佛心者大悲是。慈悲表達了“四無量心”,慈、悲、喜、舍,四種自利利他圓融的心。佛陀的根本精神“慈悲憫生”,是與眾生一同獲得智慧與解脫,故“慈悲利他”是佛陀的根本情懷。而大乘佛教的菩薩道思想乃不離“上弘下化,饒益眾生”,可見教理與慈善的方便行,是為佛教慈善與公益事業的基石。

因應現代社會需求

隨著科技進步,物質日益豐盛,道德淪喪、暴力充斥,許多人由於物質慾望、窮困的逼迫與生活壓力,因走不出困境而做出自殺、搶劫、偷竊等行為,使得社會秩序混亂、治安敗壞,因此,佛教慈善及公益組織團體日顯重要,一方面扮演社會教化與淨化人心的角色,減少嗔恨與暴力;另一方面在物質或經濟上提供若干資助,以協助需求者走出困境,迎向希望與價值的人生。

《大乘起信論》雲:“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因此,佛教的慈善與公益事業,在服務的各個領域與層面中,不僅僅在物質上適時適量支援眾生,更在心靈與精神上,以佛法教育滋潤眾生,秉持著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濟世本懷,為社會大眾服務。

佈施善行濟群生

佛陀以慈悲、智慧來接引、度化眾生,其中又以佈施與廣大眾生結緣,而大乘佛教中的六度波羅密中第一就是“佈施”,可分為三種:1.財施─財物的佈施、2.法施─佛法的傳揚與功德迴向3.無畏施─信心與慈愛的給予。由佈施的立足點發展出慈善利他的觀念,不但可以去除我等貪執之念,無形中也與大眾廣結善緣,是以推動佛教慈善與公益事業,當以教化人心、利濟群生為前提,行慈善、佈施之行,來為眾生謀求福祉,以臻身、心、靈之和諧。

慈善公益組織

早在在二千五百多年前, 佛陀已是最偉大的慈善家,不但以佛法滋潤眾生,淨化心靈,這種種善行,為眾生豎立良好典範,物換星移,時至今日,我們仍追隨佛陀慈悲濟世的本懷,積極投入社會的慈善事業。

現今社會的慈善事業,有各種宗教的投入,佛教寺院也抱持積極入世之精神來推動、參與,包括向政府機關登記立案成立機構,服務項目含:醫療、孤兒院、養護院、貧病救濟、冬令救濟、急難救助等慈善公益組織,應社會各領域之需求而設立,除了眾所周知的佛教慈濟基金會、國際佛光會、法鼓山基金會、靈鷲山慈善基金會,還有:關懷生命協會、以安寧療護、關懷臨終為主的“蓮花基金會”;以輔導為主的臺北市佛教觀音線協會、淨耀法師最近啟用的“普賢慈海家園”為感化受刑機構;以服務僧伽為主的中華佛寺協會、中華佛教護僧協會、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以照顧老人的“淨覺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另有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推行慈航法師的慈善、教育、文化的“慈航社會福利基金會”、福智慈善基金會、正德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等。

以本會“中華佛教青年會”為例,以監獄關懷、校園演講及社會公益、生命教育等為會務主軸,同時也在需求時動員成立國內外救難救助基金與關懷行動。

願景與展望

我們都是佛弟子,當效法追隨佛陀的慈悲精神,一步一腳印地推動“慈善事業”,超越區域、宗教、種族的藩籬,因為身處地球村,我們都是一家人,如最近的四川大地震及緬甸風災,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伸出關懷與援手,共同度過災難,走出悲傷。

處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應善用網際網路與世界接軌,進行區域與區域、國與國之間的合作,建立互助與溝通平臺,無遠弗屆傳達慈善與公益理念,以發揮更大效益,嘉惠更多需要關懷的角落。

我們期許,有更多佛教的慈善與公益機構的設立,本著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之大悲精神,以法水滋潤眾生,積極發展利他志業,推己及人,促進人心、社會、世界的和諧與圓滿!

惟靜法師:談佛教慈善與公益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