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瘋賣傻36年唐宣宗李忱終當上皇帝

人物介紹

唐宣宗李忱(810年-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則天和殤帝李重茂外,846年-859年在位),唐憲宗李純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恆異母弟。初名李怡,長慶元年(821年),封光王。

會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後,李忱為宦官馬元贄等擁立,登基為帝 。

李忱勤於政事,孜孜求治,喜讀《貞觀政要》。他在位期間,整頓吏治,並限制皇親和宦官,將死於甘露之變中除鄭注、李訓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 。對外關係上,擊敗吐蕃、收復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復河湟,這是安史之亂後,唐對吐蕃的重大軍事勝利之一。李忱在位時,國家相對安定繁榮,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之為"大中之治"。李忱性格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所以直至唐亡,百姓仍思詠他,稱其為"小太宗"。

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李忱因服長生藥中毒,於大明宮駕崩,享年五十歲,在位十三年。諡號聖武獻文孝皇帝,廟號宣宗,葬於貞陵。後加諡元聖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

李忱工詩,《全唐詩》錄有其詩六首 。

裝瘋賣傻36年唐宣宗李忱終當上皇帝

人物生平

李忱原名叫做李怡,他雖說是唐憲宗的親生兒子,後來也被封為光王,但是卻是庶出,母親鄭氏原本是鎮海節度使李錡的侍妾,李錡謀反失敗後,鄭氏入宮成為了郭貴妃的侍女,後來被唐憲宗臨幸,生下了李怡。

因為母親身份地位,所以光王李怡自然享受不到其他親王那樣的榮寵,只能在一個無人注意的角落孤獨成長,所以他從小就顯得呆滯木訥,經常一整天一整天的不說話。就這樣,此後無論什麼場合,光王都成為了專門被人取笑和捉弄的對象。

有一次,文宗皇帝在十六宅宴請諸王,席間眾人歡聲笑語,唯獨光王悶聲不響,文宗就拿他開涮,說:“誰能讓光叔開口說話,朕重重有賞!”諸王一哄而上,對他百般戲謔。可這個光叔始終都像一根木頭,無論大夥如何戲弄他,他甚至連嘴角都不動一下。看著他那逆來順受的模樣,眾人越發開心,文宗在一旁笑得前仰後合,眾人也不斷鬨堂大笑。

可是就在這時候,有一個年輕的親王卻忽然止住了笑容,這個親王就是後來的武宗李炎。李炎剛才戲弄光王的時候也很起勁,可現在他忽然在想: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場合都不為一切外物所動,他如果不是愚不可及,那就是深不可測!李炎忽然有點兒不寒而慄,他下意識地覺得,光王很可能屬於後者。

到了李炎登基之後,多年前那種不寒而慄的感覺始終揮之不去。武宗李炎越來越覺得,光王可能不像人們心目中那麼的蠢笨。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他這個天子就不能這樣無動於衷了。身邊留著這麼一個人,遲早是個禍害!然後有一天,光王突然被四名內侍宦官綁架,不由分說地關進了永巷,幾天後又被捆得像個肉粽一樣扔進了宮廁。內侍宦官仇公武對武宗說,這種賤骨頭沒那麼容易死,乾脆給他一刀,一了百了好了。武宗點頭同意,仇公武隨後趕到宮廁,趁人不注意,偷偷把奄奄一息的光王撈了出來,隨即用糞土覆蓋在他身上,神不知鬼不覺地把他運出了宮。

會昌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李炎病危,他的幾個兒子都還年幼,帝國沒有儲君,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就在這個微妙的時刻,早已被世人遺忘得一乾二淨的光王,忽然在宦官仇公武、馬元贄等人的簇擁下,出人意料地回到了長安。

因為宦官馬元贄等認為李怡較易控制,就把他立為皇太叔,"勾當軍國政事",並更名李忱,成為新的皇位繼承人。李忱監國後,滿臉悲傷地接待臣下,決斷事務,眾人這才見到他的隱德。

李忱非常喜歡讀《貞觀政要》,在即位後便勤於政事,孜孜求治,致力於改善中唐以來所遺留下來的種種社會問題。他對內貶謫李德裕,結束牛李黨爭;抑制宦官勢力過分膨脹;打擊不法權貴、外戚。他把死於甘露之變中除鄭注、李訓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 。

李忱勤儉治國,體恤百姓,減少賦稅,注重人才選拔。在對外問題上,李忱不斷擊敗吐蕃、回鶻、党項、奚人,收復安史之亂後被吐蕃佔領的大片失地,使唐朝國勢有所起色,百姓日漸富裕,使本已衰敗的朝政呈現出"中興"的小康局面。因此,史家對李忱評價極高,認為他是和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和貞觀之治的唐太宗一樣的明君"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之為"大中之治" 。

儘管李忱本人在即位後"憂勤無怠",但天下常發生水旱災害。而自大中十二年(858年)後,因所任將帥管理不當,各藩鎮也相繼發生叛亂:宣州都將康全泰驅逐其觀察使鄭薰、湖南都將石再順驅逐其觀察使韓琮、廣州都將王令寰驅逐其節度使楊發、江西都將毛鶴驅逐其觀察使鄭憲。李忱分命崔鉉兼領宣、池、歙三州觀察使、溫璋任宣州刺史、蔡襲任湖南觀察使、李承勳任廣州節度使、韋宙任江西觀察使,平定了各州叛亂。


自大中十三年(859年)五月起,李忱因為食用太醫李元伯所獻的仙丹(長年藥)中毒,"病渴且中燥",身體狀況非常糟糕,一連一個多月都不能上朝。 到了八月,病入膏肓的李忱駕崩,享年五十歲。由他一直信任的宰相令狐綯攝冢宰負責治喪。群臣上其諡號為聖武獻文孝皇帝,廟號宣宗。

大中十四年(860年)二月,葬於貞陵(今陝西咸陽涇陽縣)。

鹹通十三年(872年),追諡為元聖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